左旋规律不可违背 左旋能量 生命源泉

左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毛泽东去世后,中南海里一堆不起眼的废纸,揭开了主席花钱的秘密 [复制链接]

1#
毛泽东去世后,中南海里一堆不起眼的废纸,揭开了主席花钱的秘密

往史i
发布时间: 04-08 10:26
历史达人,优质创作者

你知道开国领袖毛主席的工资有多少吗?你想知道作为第一家庭他们的花费都有哪些吗?

1976年我们敬仰的毛主席在中南海与世长辞。一时之间举国同悲。他许多生活里的秘密也随之沉寂下去。

工作人员将毛主席的遗物归纳整理,一些被毛主席的亲人留作纪念,更多的是作为文物移交给有关机构珍藏。


毛泽东
也许是因为东西庞杂,许多看似生活琐碎的物品没有被及时整理出来而是堆在了地下室里。1990年的一天,工作人员在整理地下室时发现了不少物品很可能是毛主席的。他们马上联系了毛主席纪念馆的人员前来甄别。

远在湖南的纪念馆人员收到北京的通知后,不敢延误,离开安排了人手前往北京中南海。

在北京方面的同志的帮助下,纪念馆开始对地下室里的物品进行鉴定整理,就在他们满载而归,准备离开的时候。中南海的工作人员叫住了纪念馆的同志:“这有一堆东西,你们要不要看看。”

纪念馆的人停下了脚步,他们上前查看,原来是一堆破旧泛黄的纸本,凌乱不堪地躺在角落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上面居然记录着毛主席的各项生活开支。这让纪念馆的人员喜出望外,连忙说道:“这太珍贵了,我们都要,全部都搬走!”

回到湖南韶山,工作人员才有时间仔细地整理那些尘封已久的账本。毛主席一家花钱的所有秘密由此被渐渐揭开。


韶山毛泽东纪念馆
那么毛主席一家的经济来源有哪些?究竟有多少呢?在毛主席家里当了12年管家的吴连登算是最清楚的人了。主席家的经济来源只有两个,工资和稿费。

先说一说工资,建国后行政人员工资定级,大家都按照级别拿钱。毛主席是国家最高领导人,拿一级工资是毋庸置疑的。当时的一级工资是594元,可是自从1958年以后,毛主席将自己的工资级别降到了3级,变成了400多元。直到1976年逝世,毛主席的工资一直是400多元。

毛主席还有一项收入就是稿费。众所周知,毛主席的著作很多。除了书籍出版,他还经常给报纸写社论,因此有不少稿费。这也是毛主席最大的一笔“私产”了。

中央办公厅会计室有一本特别的账本,上面记录了毛主席从1951年到他去世后的稿费收支情况。这是毛主席为了管理自己日益增多的稿酬,亲自委托建立的。

毛主席曾这样说自己文章的来源:“所谓的好文章,都是在斗争的实践中逼出来的。”

也许正是因为抱定了这种态度,毛主席给自己的稿费定下了一个原则:

“稿费,都是从老百姓那里来的,是党的稿费,人们的稿费,最做事情来的,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951年《毛泽东选集》出版后,面对逐渐增多的稿酬收入,毛主席亲自委托特别会计室为他建账管理。对于这本稿酬账,赖庆来在《毛主席与他的大管家赖祖烈》一文中有详细的记载:

赖祖烈的案头经常转来中央领导人给他的亲笔函件,这些函件中算是毛主席的最多。毛主席的信,总是这样开头的“祖烈同志,请从我的稿费中付给xxx人民币xxx元。这些钱大多是接济家乡的故友以及战争年代曾接济过我党的一些民主人士的生活困难者。例如,高级民主人士覃振的女儿覃瑛,患重病,未分配工作,生活无着。毛主席念其父亲曾接济过我党,从稿费中拿500元给覃瑛送去。

赖庆来在文章中提到的毛主席用稿酬接济别人,这其实是稿费的主要用途之一。早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已经有了一些稿费收入了。共和国建立以后,有了工资的毛主席更是把稿酬用到于“济友济亲济天下”。

毛主席在韶山有不少亲友,仅仅《毛泽东书信选集》一书中,就用9封信谈及用稿酬接济亲友。


最著名的就是用稿费偿还民主人士章士钊先生的2万银元。当年为了资助赴法勤工俭学,章士钊先生在上海各界募集到2万银元交给了毛主席。这并不是毛主席的私人借款,按道理并不应该由毛主席个人来还。

之所以这样做,毛主席主要是想接济章士钊的生活,当时我国正处在困难时期,另一方面,也是感谢他对中国革命以及我党的帮助之情。

从身边的卫士到工作人员,烈士子女,乃至素不相识的百姓,毛主席将他的稿费真正做到了取之用民,用之于民。

1973年4月25日,毛主席在中南海游泳池边读了一封人民的来信。信上提到儿子在上山下乡时遇到了许多困难。毛主席当即回复他的信,寄上300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

可是,通过从整理出来的生活账本来看,稿费是很少用在毛主席一家的生活中的。


毛泽东与吴连登
从1964年开始,吴连登在毛主席家里当了12年“管家”。用他经常说的话来说就是:“主席家的账既好管,又不好管。”好管是因为账目简单,以固定的开支为主,不好管是因为常常收支不平衡,“没钱”。

我们已经知道,因为毛主席对于稿费的原则,稿费建国后就有专门的人掌管。因此,吴连登是只掌管毛主席工资的账,只有在收支不平衡,没钱的时候才能动用稿费。不仅如此,每次使用稿费,吴连登还要打报告,毛主席批准之后才可以用。

毛主席日理万机,却依然能够对家里花钱的事情这样慎重,可见他大事不糊涂,小事也清楚的做人原则。

所谓公私分明,往往就是在一些小事上含糊不清才导致后面损公肥私等腐败行为。除了收支有度,毛主席家的账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夫妻分账。

据吴连登说,主席的账和江青的账是分开的。夫妻二人各花各的钱,各记各的账。这样做一来是主席知道江青爱出风头,会乱花钱,提早严格控制能让她学着按照自己的收入生活。

另一方面可以不让家庭成员借助自己的地位和威信谋私。毛主席是国家领袖,位高权重。如果不能严格要求家人,时间一长,不免会有人习惯使用各种特权。后来的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决定是十分有远见的。


毛泽东与江青
江青刚开始担任文化处长的时候工资是100元,后来增到九级234元。十年动乱期间,林彪为了讨好江青,说她的待遇应该和邓颖超一样。林彪深知毛主席不会同意,于是,背着主席把江青的工资调到了5级。

林彪出事后,江青被提工资的事情被清查了出来。毛主席发了好大的脾气,对江青进行了严肃的批判。江青也感到问题严重,就写了报告要求退回多领的钱,还降回原来的9级工资。

十年动乱期间,江青曾多次向毛主席提出要挪用稿费,都被他顶了回去。由此可见,采取严厉的控制措施是完全必要的。

从1955年实行薪金制以后,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李银桥就草拟了一份《首长薪金使用范围、管理办法及计划》。上面将主要的开支分为几个项目,如伙食费、住宿费和日用消费品等等。

所谓的住宿费就是房租。没错,毛主席和家人住在中南海里面,还是要交房租的。每月80多元,冬季125.02元,属于每个月的一笔固定支出。美国总统住白宫不要钱,我们的主席住中南海却要交房费。如果不是有清楚的账目记载,想必很多人都不敢相信。


毛泽东
日用消费品包含的比较多,据说此账之外,还有一个日常杂物费开支表。其中。包括毛主席买书、给孩子的衣物,生活用品,老家亲友来京的车马费,各种花销等等。

毛主席的生活账本里还有一项特别的支出项目。就是烟茶钱。我们都知道,毛主席喜欢抽烟。一位美国人写的《毛泽东传记》里曾称:“毛泽东一生至少抽了60年的烟。”

毛主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吸烟的?这没有什么地方记载,毛主席也没说过。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毛主席在井冈山的时候烟瘾已经很大了。

在中国苏区时,毛主席经常深入群众做调查研究,他吸的烟主要是农民自种自晒“生烟”。毛泽东把烟叶拿来晒黄、切碎、用纸卷成一支支锥形。后来在南征北战中,毛主席还吸了不少国民党军的香烟,大都是缴获上来的战利品。

国民党“送”来的香烟,牌子各异,五花八门,甚至有美国“555”牌的名烟,劲大味重。毛主席后来提起时还说道:“我是吃百家饭,抽百家烟的人。”

新中国诞生以后,工作更加繁重,毛主席需要借助香烟来调剂精神,提高工作效率。他先是吸美国那种劲大的烟,后来开始吸“熊猫牌”和“中华牌”两种有名的国产烟。


毛泽东
在北京时,毛主席的香烟都要放在办公室和床头边等触手可及的地方。一旦离开北京就不方便携带,毛主席外出巡视、调查、开会的时候,他就要花钱买当地的烟。有一次,毛主席去武汉,听说湖北生产一种“珞珈山牌”香烟,烟味很好而且价格便宜。他毛主席就让随从的工作人员帮他买了几条,吸了之后果然不错,又买了几条随身带着。

毛主席吸烟厉害,有时一天要吸3包,每月买烟的钱就要几十元,在生活费用里占着不少的分量。毛主席点烟从来不用打火机,他向来喜欢用火柴,而且喜欢自己来,不喜欢别人帮他点。

吸烟费火柴,为了节省火柴的磷边,毛主席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划柴方式。他每次都先在磷边的两侧划火柴,等到一盒火柴用完了,磷边的中间部分还是新的。长期下来,毛主席那里保存了许多空盒舍不得扔。

工作人员觉得留下这么多火柴盒没有意义,想要扔掉。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火柴盒是木材做的,丢掉它就是丢掉木材,我们国家还很穷,浪费不起呀!”

后来,工作人员就专门找到火柴厂买散装的火柴棒,把它们装到旧的火柴盒里继续使用。


毛主席的嗜好并不是很多,吸烟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就是喝茶。这两个嗜好表现在主席的生活支出里,烟茶费用就因此而来。

和吸烟不同的是,毛主席喝茶的嗜好并不被太多人知道。主席总是晚上睡前让工作人员沏好一杯茶。第二天醒来后,毛主席要先在床上喝隔夜茶然后读报,接着才会起床、洗漱、吃早饭。

毛主席爱喝浓茶,尤其是隔夜茶,这是他多年的一个习惯。毛主席精通历史,对茶叶的历史和茶道文化十分熟悉。他喝过不少茶,有铁观音、碧螺春、毛尖、汉阳峰等许多品种。最后,主席选择了清香爽口的龙井茶。

所以,在毛主席的案头经常摆放着一杯清香四溢的龙井茶。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要准备两瓶热水为主席泡茶。毛主席的茶杯里需要经常加新茶叶以保证茶水的浓度。

尤其随着毛主席的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不好,他需要烟和浓茶来提升精神,支撑着他去处理国家大事。仅仅一个月,毛主席就可以喝掉4斤的茶叶,这确实是一支不小的开支。


那个时候,中央领导经常到各处开会,有时不方便自己带茶,就要付钱。像钓鱼台、人民大会堂和怀仁堂一般都是“一杯水,一毛钱。”这笔账在生活账本上也有清清楚楚的记录,“管家”一般一个月左右回去结一次账。有毛主席的带头示范,也没有敢忽视这一笔小的费用。

因为爱好和工作原因,毛主席离不开烟茶,可是工资就那么多。除了女儿李讷,还有几位亲人也是靠毛主席养活的。作为一家之主,毛主席也会向其他家庭那样省吃俭用,严格控制家庭的支出。

他曾经对生活管理员说:

“只要你们饭菜做得干净卫生就好了,不必买一些贵重的东西给我吃。比方说,现在是冬天,你就别买那些西红柿、黄瓜之类的新鲜蔬菜。现在买一条黄瓜的钱,到夏天就能买一筐黄瓜,冬天买一根黄瓜吃只能吃一顿,夏天买一筐黄瓜就能吃几十顿。”

无论在哪个时期,毛主席吃的都是百姓菜。多少次,保健医生劝主席多吃些有营养的东西,他都以“不喜欢吃,吸收不了”为理由不让厨师做那些营养的食物。毛主席也许确实不是特别喜欢吃那些营养品,但是真正的原因是“吃的太好,心理不安 ,国家困难,节约工资。”

从主席时代走过的老人也许还记得这样一个场景:冬季的一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骑自行车的,还有推小车的,像赶集一样排起长队买白菜。那是在毛主席的关心下,地方政府抢夺险要冻坏的白菜才换了敞开供应大白菜的场面。


毛主席一向喜欢吃蔬菜,但是为什么会对大白菜情有独钟。这其中还有一个趣闻。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毛主席要前往苏联访问。为此,我们国家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在礼品方面,既准备了贵重的,也准备了许多实用的。在食物方面就有北京的大白菜。这个礼物让人不知情的人有些哭笑不得。通过在苏联留学的同志了解到,苏联在冬天几乎没有蔬菜,只有肉和土豆。我们中国人离不开蔬菜,大白菜非常必要。它量大、便宜,制作又方便又好吃。毛主席也认为有道理称:“能为国家省钱,又能调剂伙食。一举两得,告诉他们,多带一些。”

铁道部门和北京市的动作十分迅速,专列后边足足挂了一车皮的大白菜。大白菜就这样跟着毛主席出了国。第二天,随行的厨师想要给首长们做辣白菜的时候却发现怎么找都找不到白菜了。经过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的了解才知道:当时主席的列车一到,整个站台周边的气氛热烈而紧张。苏联方面除了迎接客人的高级官员,其他人都专责自己的分内工作,别的一概不管。

可巧的是,那天中方人员也忙着照顾首长,谁都没有想起那一车皮的大白菜。事后,清理现场的人发现了大量颗颗饱满的中国大白,一个个都感到十分奇怪。没有人交代他们也不知怎么处理,想来想去,他们最后把这些白菜定为:中国代表团留给他们后勤的礼品。

于是,苏联后勤方面的工作人员你传我,我传他,一车皮的白菜一会就被高高兴兴地分完了。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知道后笑谈:“早知道这样,真应该再多拉一些,让苏联的同志知道,北京不仅有烤鸭,还有香甜的大白菜!”因为这个插曲,毛主席对白菜印象深刻起来。


陈云
后来一次农业讨论会上,陈云谈到蔬菜问题说了一段话:

“北京人多,冬天时间长,蔬菜供应,主要是大白菜。从部队到工厂,从机关到学校,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大白菜,价廉物美,是名副其实的当家菜。”

但是,作为“当家菜”的白菜每年都会发生冻菜烂菜情况。这让毛主席十分痛心,他不能让这种靠天吃饭的情况继续出现了。于是,在毛主席的关注下,市政府发动群众,打了一场人民战争。从生产管理、收割抢运到储存销售各个环节都制定了周密的计划,最终保证了全北京整个冬季的蔬菜供应,大大减少了蔬菜的浪费。

毛主席不仅在吃的方面想办法节俭,在穿衣服方面也是如此。其实相比其他,毛主席最不在意的就算是穿衣服了。除了几套必要场合要穿的衣服,其他的基本上都是缝缝补补又一年。在诸多生活支出里更是很少见到毛主席衣装方面的。

毛主席经常嘱咐工作人员,生活用品需要多少就买多少,以免浪费。他的东西总是用到不能用为止。也是因为这样,毛主席的账本里有许多类似修补热水瓶、换锅底、换皮凉鞋、修理手表等等这样的消费记录。


毛主席的两个女儿李讷和李敏在育英小学寄宿的时候,每个星期是要回到家里过周末的。到了周末这一天,学校会把离校这一天的伙食费退给学生。李敏和李讷每次都会把钱交给父亲,毛主席在把它交回生活保管员那里,重新入账。他告诉子女们,学习和事业上要学会向上看,但是生活要向下看。正是在毛主席的悉心教导和严格要求下,毛主席的子女都十分随和,从不太讲究衣着。

虽然勤俭持家,但是毛主席的工资账单还是经常入不敷出。可谓是较早的一批“月光族”了。因为毛主席要帮助救济的人是在太多了,每次救济别人,他都是先从工资里面拿。只有当工资不够的时候,毛主席才会同意从稿费里支出。

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唯一的资产就是他的稿费。一共剩下124万多,折合旧币的1亿多。后来有几年网上疯传毛主席有亿元巨款,想必就是因为新旧币兑换的失误引起的。

对于稿费的用途,毛主席其实早在和汪东兴的对话里就说过了。“主席,您的稿费不能总存在中办特会室那。”汪东兴说道。

“这个稿费是党费,是老百姓的稿费。”毛主席回答说。

“那您的孩子们怎么办?”

“孩子们都长大了,他们为人民服务,人民给了他们一定的待遇和报酬,可以养活自己。”

大概上世纪80年代,毛主席的稿费被全部上交到国库。用吴连登先生的话:“毛主席的稿费没有作为遗产留给自己的子女,而是把这些钱归给党、归人民了。”


1994年,被整理好的毛主席家庭账本被定为一级文物,岁月流逝,那些泛黄的纸张从此躺在纪念馆里向更多的人诉说着毛主席的高风亮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