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唯公
- 管理员
- 3
- 1530
- 1
- 16235
- 14700
- 14700 元
- 13136
- 2014-03-08
- 2024-06-14
|
1#
t
T
发表于 2014-11-29 18:45
|只看楼主
2014-11-29 15:54:57 来源:乌有之乡 作者:阮显忠 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我国大规模的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成为过去。这场运动的发起、延续和结束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然而无论这场运动是如何发起和如何结束,全国1700多万名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客观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为我国克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危机做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以后,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在这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和在经济工作、人口政策、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失误,我国城市尤其是大型城市的人口压力与日俱增,加上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城市年轻人的上学、就业、住房等问题日益突显。据有关资料统计,1949年我国人口为5.4亿,1968年已达7.85亿,其中大量聚集在城市。以上海为例,1949年户籍人口502万,1968年达到1108万,翻了一番还多,每年有20多万中学毕业生要就业。60年代初,国家实施了大规模精简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的政策,当时城市中没有工作的所谓社会青年到农村这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去,成为了重要的选择,其中仅上海到新疆去的青年就有将近10万人。尤其是60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的开展,更使得稍有复苏的我国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国民经济处在崩溃的边缘,城市人口压力更为突出,许多城市已无法解决大量中学毕业生的升学、就业和住房等民生基本需要,人们的生活矛盾十分突出,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当时一些人喊出了“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吃闲饭”的口号,既表示了人们的志气,也反映了城市难以就业生存的客观现实。1700多万急需升学、就业、住房等的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毫无疑问极大地减轻了城市的负担,缓解了矛盾,为留在城市的弟妹们创造了较好的条件,为城市的恢复和调整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为国家克服当时的经济危机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为我国农村和边疆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大量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给农村和边疆带来了压力,一些知青也做出了一些有损农民利益、影响农村和边疆建设、稳定的行为,但总体上来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给农村和边疆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在农村和边疆的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第一,对农村和边疆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知青的到来,给农村和边疆建设带来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广大知青们以其具有的知识和青春活力,与当地人民一起奋斗在生产的第一线,为许多地方带来了繁荣和兴旺。江西共青城、新疆石河子、东北北大仓、云南橡胶林等的建成,无不体现了广大知青艰苦创业所形成的业绩。许多知青成为了下乡地农村、企业、学校、医院等的骨干,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为农村和边疆的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知青的到来,给偏僻、落后的农村和边疆带来了城市的文明,使当地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打开了眼界。知青带来的相对文明的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生产方式,直接引导和改变着农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知青教师、知青医生等为当地人们提供的服务,不仅直接提升了当地人们的知识文化素养和健康水平,一些千年积下的陋习和病患,如北方的虱患,也随着知青带来的卫生习惯而逐步消失。更使当地的青少年学到了知识,提高了素质,养成了较好的生活方式和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奠定了知青下乡前绝无可能的较好基础。知青们这种对落后地区农村、边疆的文化和文明的引导、培育和变更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得到了充分的显现,并得到了农村和边疆人民的广泛认可。 第三,为边疆和平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大量知青来了边疆,不仅建设发展了边疆,同时在边疆形成了一支不可忽视的青年队伍。这支队伍的存在,客观上对边疆尤其是当时局势不稳的北疆起到了稳定局面的作用。 第四,为城乡交流架起了无数桥梁。大量城市知青上山下乡,使原来毫无关联的城市人员与农村人员建立起了紧密联系。使原本距离很远、联系不多的城市与农村加强了联系。这种联系使得城市的人们更加了解了农村、了解了农民,也使农村的人们更加了解了城市、了解了市民,并且促进了城乡之间在思想、文化、物资等方面的广泛交流。即使在知青返城以后,这种联系也是广泛地进行着,为我国加强城乡交流、形成城乡互补、促进城乡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形成了有理想、很务实、能战斗、愿奉献的庞大的知青群体,为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施改革开放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一,农村严酷的客观现实使知青抛弃了原先缺乏基础的空想,形成了务实而有理想的特质,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与者和实践者。许多知青满怀理想来到农村,但这种仅从书本和领导人教诲中形成的理想缺少现实的支撑,实际上是空想。因此,当遇到农村严酷的现实时,知青们原本缺乏现实基础的空想很快就被击碎。但知青们并未放弃理想。历史一再证明,人民群众是人类美好希望的创造者和追求者。当邓小平同志在下放期间反思我国过去的路线方针和思考中国出路时,许多知青也从所在农村的现实和自己曾经所受教育的认识出发,思考着自己和国家将来的希望以及如何实现这种希望,并且为之而努力探索。农村严酷的现实击碎了知青们当初的空想,但也使许多知青真正了解了中国的农村和中国的国情,从而树立起了务实的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的是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来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而知青下乡后形成的务实而有理想的特质与之完全契合。也因为如此,知青中许多人后来逐渐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组织者,而广大知青则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拥护者和实践者。 第二,艰苦的农村生活使知青们形成了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怕艰苦、坚韧不拔的性格和改变落后现状的强烈愿望,成为了中国改革的积极拥护者和有力支持者。艰苦的农村底层生活,使知青不得不主动地向当地的人们学习讨教,不得不用脚踏实地的工作来解决自己的温饱,不得不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面临的问题,不得不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创造性的工作来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也不得不使曾经有许多梦想、又有一些知识并且仍然年轻的知青们千方百计地想改变现状。即使知青返回了城市,但绝大部分知青的工作和生活境遇不佳,许多人甚至根本就没有工作,生活非常困难。于是,强烈希望改变现状的知青群体,本能地成为了改革的拥护者,本能地如为解决没有工作的返城知青生存问题而出台了个体户政策那样成为改革的受益者,本能地成为了改革的群众基础,本能地以自己在农村艰苦环境中形成的创造性力量来参与和支持改革。值得指出的是,改革是有成本的,许多知青返城后由于缺乏技术和年龄优势,在企业转型等过程中被迫下岗,承担了改革的成本。但知青们以其曾经非常艰苦地生活的底蕴所形成的承受力,怀着对国家、对子女今后发展的希望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冷静面对,克服了生活中的许多困难,再次为国家转型的痛苦承担了责任。毫无疑问,知青是改革的群众基础,是支持、促进改革的力量,是改革成本的承担者和改革成果的受益者。正如有的研究人员所说,转型失误使青年学生变成知青,而知青又成为中国转型的有力推动者,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第三,底层农村的历练使知青们懂得了珍惜学习、珍惜工作、珍惜生活和成长成熟,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长期在最底层农村的生活,使知青们深深感受到了学习机会、工作机会和生活的不易。因此,许多人一旦有机会就会以向农村人民学来的和在艰苦的农村环境中形成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丰富的人生实践的经验来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和尽可能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知青们在学校的刻苦学习、对工作的勤奋努力、对家庭的认真负责是社会所充分认可的。知青们以自己丰富的人生底蕴和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使自己很快地成熟成才,许多人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骨干,甚至成为国家领导人、著名的科学家、企业家、教育家、医疗专家、先进模范等等,成为一方面的领军人物。广大知青则以其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对家人、对子孙负责的态度,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虽然当年的知青现在已经老了,大部分已经退出工作岗位,但他们中许多人仍然心系国家、心系社会、心系第二故乡,许多知青仍然以自己的能力继续为所在城市、为下乡地做着贡献。更多的知青则以其在农村形成的团结互助、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对知青身份的互相认同,经常团聚,和谐相处,回下乡地走走,关爱第三代,注重健康,自觉地体现着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不断地为社会提供着正能量,成为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力量,为国家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经验证明,大规模和持久的群众运动,无论其起初动机如何,只要与人类最基层的现实相结合,就一定会催生出在现实基础上对美好理想追求的强大力量。这是人类发展的基本动力。大规模的城市青年学生上山下乡的特殊历史,造就了一代特殊的知青群体。知青以其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和青春的热情,以及由农村艰苦生活磨炼而成的成熟力量,为国家克服危机、为国家的农村和边疆建设、为国家“文革”后复苏和转型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特殊的历史造就了特殊的知青群体,特殊的知青群体与祖国同命运,并在特殊的环境中为祖国、为人民、为家人、为子孙承担起了一代人的责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知青将成为过去,但知青的历史永存;知青将会消失,但知青精神永存。历史将永远记着一代特殊的知青! 上海市知识青年文化历史研究会会长:阮显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