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领导人关于严厉惩治侵权者的讲话>>> http://www.zuoxuan.net/YS/YS/2.asp

左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首份农村住校生全面调查报告发布 [复制链接]

1#
2015-01-23 08:58:35  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http://www.szhgh.com/Article/gnzs/farmer/2015-01-23/74781.html
近年来,农村“撤点并校”的种种弊端开始突出显现。2012年,这一执行了十年的政策被紧急叫停。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国共有3276万寄宿制学生。他们住校生活,究竟怎样?  公益组织歌路营发布《中国农村住校生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是目前唯一一份全面剖析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的研究报告。报告通过走访河北、四川、湖南、湖北、云南等百所中国农村寄宿学校,从心理状况、课余生活、学校环境等多个层面展示寄宿生生活实景,揭示了寄宿制学校学生面临多方面的健康危机。
  《报告》数据显示,十年“撤点并校”,共减少学校37万所,绝大多数是农村学校。基础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数量为3276万,其中小学接近 1100 万,初中 2200 万,近 60% 是留守儿童。
  《报告》提出农村寄宿制学校面临的几个急迫问题。
  首先是学校一味地以“上课、上自习代”的替代管理方法,以安全为由基本不安排课余活动,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寄宿生作息安排表明,住校生全天学习时间普遍超过了 10 节课,远远超过国家规定低年级每天不多于 6 节课;中高年级不多于 7 节课的规定。《报告》认为,丰富的课余活动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果强硬地要他们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学科学习中,他们将承受不起。”
  寄宿制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令人担忧。调查发现他们负面情绪较多,孤独感强烈。其中低年龄住校生的适应问题尤其突出,缺乏疏导。在调查中,有47.3%的孩子常有负面情绪困扰,63.8%的孩子有孤独感,17.6% 的青少年存在抑郁问题,8.4% 的青少年曾想过自杀。“农村教育行动计划”(REAP) 项目组对 2000 名学生的心理测试结果还显示,寄宿生在焦虑水平、社会适应性等方面也走读生状况要差。
  在宿舍环境方面,《报告》提到“普遍呈现出挤、险、臭、难、秃的状况”,寄宿学校普遍不配备储物柜、窗帘等设施,对学生身心都产生负面影响。50% 的寄宿制学校里存在着两个孩子共睡一张床的现象。
  学校的营养意识和基本医疗都很薄弱。寄宿制学生平均身高比同龄孩子矮六至十厘米,寄宿制学生平均体重比同龄孩子轻三至九公斤。《报告》发现,寄宿生普遍一周洗一次澡,换一次衣服;两到三天吃一顿肉,不喜欢吃蛋奶,爱吃“辣条”。这些“铸就”了一个个“又矮又瘦、又脏又臭”的孩子。得病了就抗一抗,于是住校生们有一些特有的高发性疾病,比如皮肤疾病、中耳炎、扁桃体炎、蛀牙。
  住校生的睡眠状况同样不佳。普遍睡眠时间少,质量差,入睡慢。宿舍环境拥挤,人员密集,通风不好有臭味,也容易让人处于焦躁状态。另外,几个人挤在一床,被褥厚薄、睡觉姿势、翻身动作等都会影响入睡状态。天热的时候更加难捱。多数学校的刚性管理也是学生入睡难的原因。
  歌路营认为,这样的事实在提醒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以“效率”和“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的“撤点并校”工作,没能达到最初设想。
  《报告》没有提及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估,但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明确表示,“已有确凿的调查,显示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明显低于走读的学生。这与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初衷相反,特别值得重视。”
  200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后,地方政府纷纷制定本省区内“撤点并校”政策。当时,为了顺应学龄人口大幅减少、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形势,政府决定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以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
  2011年发生的多起校车事故,正突显撤点并校政策带来的问题。2012年底,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求是》杂志刊文称,“农村地区人口减少,农村学校较快撤并,造成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虽然国家关于学校布局调整的政策强调首先要关注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实现,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对农村学校“适当合并”,但在地方政府现实的操作中,价值的传递逐渐变形,“提高办学效益”成为优先目标。
  杨东平说,在国家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下,地方采取了自上而下的强有力的行政推动,以“一刀切”和运动式的方式,过度撤并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追求教育规模和效益,并演变为一种“政绩工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歌路营从2013年起推出《新一千零一夜——农村住校生睡前故事公益项目》,,用 1001 个故事陪伴缺少亲情关怀的寄宿生,成效显著。睡前故事深受孩子喜欢,同学关系得到改善,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也得到提高。同事,老师的反馈 也非常好,感到减轻了许多教育和管理负担。
  歌路营总干事杜爽说:“《新一千零一夜项目》在农村寄宿制学校里得到了普遍的好评和快速的推广。但是,这却让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问题是个复杂的社会议题,需要不同的组织和部门协力解决,单凭歌路营这样一个小公益组织不可能全面解决。”
  近年来,农村“撤点并校”的种种弊端开始突出显现。2012年,这一执行了十年的政策被紧急叫停。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国共有3276万寄宿制学生。他们住校生活,究竟怎样?
  公益组织歌路营发布《中国农村住校生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是目前唯一一份全面剖析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的研究报告。报告通过走访河北、四川、湖南、湖北、云南等百所中国农村寄宿学校,从心理状况、课余生活、学校环境等多个层面展示寄宿生生活实景,揭示了寄宿制学校学生面临多方面的健康危机。
  《报告》数据显示,十年“撤点并校”,共减少学校37万所,绝大多数是农村学校。基础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数量为3276万,其中小学接近 1100 万,初中 2200 万,近 60% 是留守儿童。
  《报告》提出农村寄宿制学校面临的几个急迫问题。
  首先是学校一味地以“上课、上自习代”的替代管理方法,以安全为由基本不安排课余活动,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寄宿生作息安排表明,住校生全天学习时间普遍超过了 10 节课,远远超过国家规定低年级每天不多于 6 节课;中高年级不多于 7 节课的规定。《报告》认为,丰富的课余活动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如果强硬地要他们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学科学习中,他们将承受不起。”
  寄宿制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令人担忧。调查发现他们负面情绪较多,孤独感强烈。其中低年龄住校生的适应问题尤其突出,缺乏疏导。在调查中,有47.3%的孩子常有负面情绪困扰,63.8%的孩子有孤独感,17.6% 的青少年存在抑郁问题,8.4% 的青少年曾想过自杀。“农村教育行动计划”(REAP) 项目组对 2000 名学生的心理测试结果还显示,寄宿生在焦虑水平、社会适应性等方面也走读生状况要差。
  在宿舍环境方面,《报告》提到“普遍呈现出挤、险、臭、难、秃的状况”,寄宿学校普遍不配备储物柜、窗帘等设施,对学生身心都产生负面影响。50% 的寄宿制学校里存在着两个孩子共睡一张床的现象。
  学校的营养意识和基本医疗都很薄弱。寄宿制学生平均身高比同龄孩子矮六至十厘米,寄宿制学生平均体重比同龄孩子轻三至九公斤。《报告》发现,寄宿生普遍一周洗一次澡,换一次衣服;两到三天吃一顿肉,不喜欢吃蛋奶,爱吃“辣条”。这些“铸就”了一个个“又矮又瘦、又脏又臭”的孩子。得病了就抗一抗,于是住校生们有一些特有的高发性疾病,比如皮肤疾病、中耳炎、扁桃体炎、蛀牙。
  住校生的睡眠状况同样不佳。普遍睡眠时间少,质量差,入睡慢。宿舍环境拥挤,人员密集,通风不好有臭味,也容易让人处于焦躁状态。另外,几个人挤在一床,被褥厚薄、睡觉姿势、翻身动作等都会影响入睡状态。天热的时候更加难捱。多数学校的刚性管理也是学生入睡难的原因。
  歌路营认为,这样的事实在提醒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以“效率”和“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的“撤点并校”工作,没能达到最初设想。
  《报告》没有提及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估,但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明确表示,“已有确凿的调查,显示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学业成绩明显低于走读的学生。这与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初衷相反,特别值得重视。”
  200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后,地方政府纷纷制定本省区内“撤点并校”政策。当时,为了顺应学龄人口大幅减少、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形势,政府决定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以降低办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
  2011年发生的多起校车事故,正突显撤点并校政策带来的问题。2012年底,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求是》杂志刊文称,“农村地区人口减少,农村学校较快撤并,造成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虽然国家关于学校布局调整的政策强调首先要关注学生受教育权利的实现,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对农村学校“适当合并”,但在地方政府现实的操作中,价值的传递逐渐变形,“提高办学效益”成为优先目标。
  杨东平说,在国家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下,地方采取了自上而下的强有力的行政推动,以“一刀切”和运动式的方式,过度撤并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追求教育规模和效益,并演变为一种“政绩工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歌路营从2013年起推出《新一千零一夜——农村住校生睡前故事公益项目》,用 1001 个故事陪伴缺少亲情关怀的寄宿生,成效显著。睡前故事深受孩子喜欢,同学关系得到改善,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也得到提高。同事,老师的反馈 也非常好,感到减轻了许多教育和管理负担。
  歌路营总干事杜爽说:“《新一千零一夜项目》在农村寄宿制学校里得到了普遍的好评和快速的推广。但是,这却让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问题是个复杂的社会议题,需要不同的组织和部门协力解决,单凭歌路营这样一个小公益组织不可能全面解决。”
分享 转发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trl+Enter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