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领导人关于严厉惩治侵权者的讲话>>> http://www.zuoxuan.net/YS/YS/2.asp

左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向诸葛孔明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复制链接]

1#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简评三国时期

瞧不起那些借故为奸邪粉墨的小人之作。

令狐侠:
司马懿是大奸若忠,最后还不是司马家夺了天下。

左旋 红五星:
中国历史上很多时候,都被坏人奸人占据舞台,之所以劳动人民总是受苦受压迫,仁人志士不断起来斗争反抗,朝代更替,国难当头。

人民群众对历史人物的评判还是很有道理的。我从小不喜欢司马懿和他二个儿子这样的大奸若忠。
而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前后“出师表”感人肺腑,很是叹息,值得赞赏。

诸葛亮治国治军,爱惜人民,奠定国家基础,发展生产等方面,有着长远的战略目光。
如今很多人远远不如。

如果当初刘备避免意气用事,统领七十万大军联合孙权统一中原,建设国家,至少在一个时期内,将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当然,三国时期,曹操以及后来的司马懿,都各有所长。但是,他们所扶持的都是只知道吃喝玩乐,毫无志向的傀儡皇帝,难免让内贼不断萌发篡权野心。

纵观历史,衡量朝野,唯有公者千古,私者一时。
以公心改变私者,深得民心。
以私心篡夺公者,千古罪人,遗臭万年。
以私心篡夺私心,都是千古笑话。
公者流芳百世,私者历史笑柄。

评判历史,历史唯物主义,唯以人民大众利益为立足点。
天下唯公是正道。

诸葛亮胸怀雄才大略,可是主子缺乏承载大业的崇高理想。
刘备虽然属于皇亲国戚,但是从小贫寒,知道穷苦百姓,善于关心爱护底层,赢得民心。
但是,刘备意气用事,在荆州外头上不善于周旋,协商,而与自己的战略盟友---东吴闹翻,丧失左膀右臂,痛失关公,接着张飞被刺,桃园三结义,失去二个兄弟,刘备痛心疾首,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遇到问题不可鲁莽行事,这是要从一个国家的大事,去考虑问题的。
可是刘备一怒之下,放下主要对手而不顾,既然统领七十万大军,去攻打东吴,又不懂得用兵方略。
结被东吴火烧连营,全军覆没,刘备烧伤,遁入白帝城,三年就去世了。
这对诸葛亮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本来是可以帮助刘备完成大业的。
而现在留下一个阿斗,这是一个不会文,不会武的阿斗---“扶不起的阿斗”。
“扶不起的阿斗”,刘备他就这一个儿子!!所以他临终前说如果他儿子不行。诸葛亮可以去替代他!!
如果真的由诸葛亮直接接班,或许,蜀国前途会比较光明。
可是诸葛亮怎么会学习那些小人的把戏呢?
当然,刘备这话,并不一定出于真心,但是从当时情况看,阿斗是没有多少影响力的,完全可以取代的。换言之,找个理想的人替代,可是找不出理想的领袖人物。
于是,诸葛亮只好全部身心去扶助一个无用的阿斗。

结果操劳过度,出师未捷身先死。
诸葛亮53岁就去世了(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
诸葛亮是值得尊敬的。

-----左旋沈觉宏 向诸葛孔明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2019年1月20日
分享 转发
TOP
2#

毛泽东论史,尽管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以为然,但对其别的方面的才华还是很欣赏的。

毛泽东提倡学习诸葛亮善于做宣传鼓动工作。1930年夏天,毛泽东在红四军干部会议上作报告。讲到宣传鼓动工作时,他介绍了三国时黄忠大败夏侯渊的故事:黄忠本来年迈体衰,很难战胜夏侯渊。但是,智谋高超的诸葛亮使用“激将法”,把黄忠的勇气鼓动起来了,于是黄忠立下军令状:如不斩夏侯渊于马下,则甘受军法。他说,我们的战士有着高度的阶级觉悟,用不着使用“激将法”。但是,我们要学习诸葛亮善于做宣传鼓动工作。1950年4月,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对董其武将军说:有人害怕共产党,那有什么可怕呢?共产党心口如一,表里一致,没有私利可图,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把我们国家搞好。你看过《三国演义》吧?共产党就是以诸葛孔明的办法办事。那就是“言忠信,行笃敬,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众益”。

毛泽东对诸葛亮采用屯田制巩固边防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1955年元旦,他在与王震讨论退伍军人的安置问题时,说:可以组织屯垦戍边嘛!中国古代就有屯垦制,管仲搞过,诸葛亮在汉中也搞过呢!开荒就业,治疗战争创伤,巩固边疆,应该是个好办法。

毛泽东还很欣赏诸葛亮在实践中革新。1962年2月,他在和南京炮兵工程技术学院院长孔从洲谈日益进步的科学技术时,又谈了诸葛亮的兵器改革,说:我们祖先使用的十八般兵器中,刀矛之类属于进攻性武器,弓箭是戈矛的延伸和发展。由于射箭误差大,于是又有了弩机,经诸葛亮改进,一次可连发十支箭,准确性提高了。他征孟获时使用了这种先进武器。可是孟获也有办法,他的三千藤甲军就使诸葛武侯的弩机失去了作用。诸葛亮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藤甲是用油浸过的,于是一把火把藤甲军给烧了。

毛泽东对诸葛亮的“七擒七纵”也非常赞赏,认为诸葛亮会处理民族关系,其执行的民族政策比较好,获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护。毛泽东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引《汉晋春秋》的一段注文空白处,画了很多圆圈,这条注文记载了诸葛亮七擒七纵彝族领袖孟获,以及在平定南中后大力安排、任用地方豪强为官吏的事迹。他说:这也是诸葛亮的高明处。1953年8月,当西南军区参谋长李达向毛泽东汇报贵州擒获布依族女匪首程莲珍时说:这个女匪首,下面要求杀。毛泽东说:不能杀。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女匪首,又是少数民族,杀了岂不可惜?他又说:人家诸葛亮擒孟获,就敢七擒七纵,我们擒了个程莲珍,为什么就不敢来个八擒八纵?连两擒两纵也不行?总之,不能一擒就杀。(刘继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