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联合体欢迎合作,同时欢迎选择左旋名字和图形标志,通过左旋授权正确使用!!坚决反对盗版剽窃不劳而获!

左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普京,归去来兮皆潇洒!! [复制链接]

1#
2015-03-29 14:33:44  来源:环球人物  作者:记者

  俄罗斯时间3月16日下午2时许,当身穿黑色西装、戴深红色领带的普京与吉尔吉斯斯坦总统一道走入会谈厅,轻松落座时,这一画面立刻从俄罗斯电视台传向世界,人们也终于抹去脑海中那个“普京去哪儿了”的硕大问号。“消失”了10天的普京强势“归来”,用一句“没有八卦生活该多无聊”轻描淡写地粉碎了此前几天的漫天传闻,让编得头头是道、传得兴高采烈的媒体大大尴尬了一番,也让那些“抹黑”他的企图落空。
  “这是西方国家的一个阴谋”
  在这之前,普京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3月5日会见到访的意大利总理伦齐。
  6天后,俄总统府发布消息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会晤将推迟举行。人们这才意识到,一向勤政的普京竟默默“消失”了近一周。虽然普京的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一再表示,会晤推迟是三国领导人的共同决定,但西方媒体并不买账,反而更加热衷于猜测“普京去哪儿了”。从“中风”到“陪女友分娩”,从“政变被控制”到“转移政治压力”,各种传言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美国《大西洋月刊》甚至以调侃的口气给文章起标题:《普京正在阿巴拉契亚山道上徒步旅行》。但事实很快证明这些报道实在太过“任性”。
  露面后,普京的日程十分繁忙。16日当天,他为俄罗斯人民演员、导演谢尔盖·尤尔斯基祝贺80岁生日,并接见到索契参加2015年世界女子象棋冠军赛的选手和贵宾;18日,在庆祝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一周年的音乐会上,他与女歌手一起高歌,并高呼“俄罗斯万岁”;同一天,他还和南奥塞梯总理签署了关于合作和一体化的协议……“消失”前的勤政状态瞬间恢复。
  此前,作为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一举一动也常为媒体关注,这次为何达到了“全球热议”的程度?有分析人士认为,普京的强硬做派为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争取到越来越大的话语权,但他与西方国家的疏离甚至对抗,“在很大程度上让后者‘很不舒服’,更让他们梦寐以求的对国际事务的主导作用大打折扣”。以乌克兰危机为例,西方国家本打算扶持一个亲西方的乌克兰政权,却因为普京及俄罗斯的强硬,克里米亚在极短时间内分离出去,成为俄罗斯联邦的一分子。面对美国和欧盟的连番制裁,普京更是带领俄罗斯强硬回击,发起了反制裁。在这样的情况下,普京连续10天不露面自然为西方媒体制造了良机——一旦普京真的出事,哪怕是传言他出事,都会减少俄罗斯与西方对抗的砝码。俄政治调查研究所所长马尔科夫更直言不讳地表示,西方媒体散布的所有这些谣言,都是为了迷惑俄罗斯,从而达到动荡国家局势的目的,“这是西方国家的一个阴谋”。
  “被生病”的运动健将
  最早传出普京“生病”消息的,是一位要求匿名的哈萨克斯坦政府官员,他将普京推迟出访哈萨克斯坦的原因归结于此。很快,路透社在报道中援引了这个说法,并称记者试图向佩斯科夫进行电话询问,但对方“没有拿起电话”。这一报道此后成为引发媒体关注普京行踪的线索之一。
  此后几天,西方媒体笔下的普京先后“患上”背痛、流感、胰腺癌,“治疗地点”也遍布俄罗斯内外,甚至到了整容医院,让人啼笑皆非。面对媒体的追问,佩斯科夫竭力解释,却无人相信。无奈之际,他也玩起了幽默,说普京很健康,握手力度大到可以“弄伤对方的手”。
  事实上,这并非普京第一次“被生病”:
  2003年,有西方媒体称普京“罹患直肠癌”,还像模像样地分析说,“总统患重病的消息被列为俄罗斯最高机密”。2012年9月,仅仅因为普京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走路姿势有些倾斜,西方媒体便对他的身体状况进行各种猜测并大肆渲染。2014年,《纽约时报》以一名德国老医生为消息源,报道说普京患有胰腺癌。今年2月,普京又被美国国防部披露的绝密文件“诊断”为患自闭症……接二连三的“患病”谣言,随着普京一次次的健康亮相不攻自破。
  事实上,克里姆林宫的医生曾透露,普京的身体状态比同龄人要好很多。而年过花甲的他之所以能保持强壮的身体、旺盛的精力,与他良好的生活习惯密不可分。
  一向以硬汉形象示人的普京,小时候身体孱弱,常常生病。11岁时,父亲将他送到一家体育俱乐部学习摔跤,想让他从摸爬滚打中练出一副好身板。10多年高强度训练下来,“小病秧子”真的变成了身强力壮的运动好手。此后,普京对柔道产生了浓厚兴趣。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多次在苏联大学生运动会柔道项目上获奖,还一度成为圣彼得堡市的柔道冠军。
  当上总统后,普京并没放弃对体育运动的执着和热爱。每天起床后,他都要完成30分钟体操、20分钟游泳,他曾表示,“游泳是缓解压力的利器”。繁忙的公务之余,普京会忙里偷闲进行各种锻炼。即便是在出访期间,只要有机会,他都积极参与。2002年3月,独联体国家领导人在哈萨克斯坦举行非正式会晤,其间哈萨克斯坦领导人邀请大家滑雪。刚一开始,普京脚下一使劲,就如离弦之箭,把其他人远远甩到后面,速度之快,令大家瞠目。
  普京对自己的饮食要求也极为严格。其前妻柳德米拉在《弗拉基米尔?普京:通往权力之路》一书中披露,普京对饮食很挑剔,如果盘中菜肴不对胃口,他就可能拒绝进食。普京在谈到饮食习惯时也曾说,自己偏爱西红柿、黄瓜、莴苣及其他绿色蔬菜;早餐通常吃不同做法的麦片粥、软干酪和蜂蜜;对甜食基本不感兴趣,通常只喝绿茶。他说:“如果有肉和鱼让我来挑选,我愿吃鱼,肉类只爱吃羊肉。”普京这种严格的饮食习惯对体魄、精力的塑造和培养十分有效。俄罗斯营养学家认为,普京的这套食谱会使血糖稳定、营养充分,食欲得到控制,减少脂肪摄入,提升精力和智力。另有报道称,普京极少吃药,比起药物治疗,他更喜欢传统医疗“偏方”,如喝蜂蜜茶、按摩和蒸气浴等。
  

  2008年,普京接见卡巴耶娃。
  各种传言都很“吸睛”
  有关此次“失踪”的各种猜测中,最刺激也最有市场的,是“政变说”。先是有人在社交媒体上猜测,普京由于准备撤掉表现不佳的盟友、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谢钦而遭反戈一击。后来,有英国媒体称,俄联邦安全局前局长帕特鲁舍夫在克里姆林宫发动政变,“普京虽仍在世,但已被软禁,美国已经开始与政变者进行谈判”。
  因克里姆林宫方面对此类说法未做回应,不少人一度浮想联翩,但真正了解俄罗斯的人还是能看出,这些说法是如何荒诞。
  被称发动政变的帕特鲁舍夫出身于列宁格勒,曾长期在克格勃工作,和普京不仅是老乡,工作地点也一致。他担任过8年的俄联邦安全局局长,现任俄安全委员会秘书。从这份辉煌的履历不难看出普京对他的信任程度。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人会有什么理由铤而走险发动政变。至于石油公司总裁谢钦,虽然也曾长期在安全部门任职,但如今手中连军权都没有,又怎么有能力发动政变?
  外界舆论也逐一分析了此类猜测不可靠的原因。首先,刊登政变消息的基本都是西方都市小报,大部分西方主流媒体并未跟进;其次,普京“消失”期间,他的亲密战友,总理梅德韦杰夫、国防部长绍伊古出镜率很高,且大部分活动都在莫斯科或周边地区,政变者不可能放任他们活动;第三,帕特鲁舍夫本人没有任何亲美背景,甚至曾因克里米亚入俄受到美国制裁,仅仅因为前两天赴美参加安全会议,就被人生生安上“俄奸”的帽子,实在难有说服力。
  另一种是“绯闻说”。有瑞士媒体报道称,普京的绯闻女友、前艺术体操冠军卡巴耶娃在瑞士生下女婴,他为此专门跑到瑞士陪产。但分析人士认为,为这种事情玩“失踪”绝不是普京的作风,即使在第一个女儿降生时,他也没有在产房旁陪伴妻子,更不用说现在这种多事之秋了。也有媒体指出,卡巴耶娃早在两个星期前就已分娩,这与普京消失的时间并不吻合。
  还有一种是“转移视线说”,认为普京“消失”是为了减少前第一副总理、反对派领袖涅姆佐夫遇刺后所受到的压力。相较于“政变说”和“绯闻说”,这一说法似乎更受西方媒体的青睐。但仔细分析,这对于普京而言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首先,俄政府在涅姆佐夫遇刺后的反应和处理十分得当,至今也没有人手握证据公开指责俄政府犯下了什么罪行。其次,涅姆佐夫在遇刺前仅仅是一个州的议员,且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反对派的能量已经日趋减小,即便二者相加,能量也没有那么大。
  绝不是“最后一次”
  最初,俄罗斯民众并未明显察觉普京“消失”,但在西方媒体制造出诸多精彩纷呈的谣言后,国内舆论也随之产生波动。
  3月13日,俄最大反对派报纸《新报》刊文称:“眼下你们内心感觉十分甜蜜是吗?正在等着不战而胜,看着敌人的尸体从直升机边抬走吗?如果你们认为普京的死会让你们获得更大的自由,那么死的就不是普京而是你们了!”文章显然已跟随“患病”传言,早早给普京判了死刑,甚至开始呼吁“尊重死者”了。由此不难看出,俄罗斯政界这些天并不平静。
  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恐怕是对普京“归来”最感到扬眉吐气的人之一。普京未露面的几天里,他一直忙着否认各种谣言,直到现在,仍有“嘴硬”的西方媒体继续拿此事做文章:《大西洋月刊》称,普京“消失”凸显了俄罗斯政治缺乏透明度;德国新闻电视台认为,普京“消失”是将民众视线从国内问题转移到民族情绪上的手段;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引用俄罗斯学者的话说普京是为了“抢头条”把大家耍着玩……有国际观察家指出,坚持冷战思维的西方国家在政治、外交上不接纳俄罗斯,攻击起其领导人来自然也不手软。
  如今,这场引发全球热议的“抹黑普京之战”终于画上了句号。但有专家明确指出,可以预见,只要普京不改变自己的强硬做派,依旧不向西方低头,这样的“抹黑”事件就绝不会是最后一次。(来自环球人物)
  本文链接:http://www.globalview.cn/html/global/info_2055.html
分享 转发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trl+Enter快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