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领导人关于严厉惩治侵权者的讲话>>> http://www.zuoxuan.net/YS/YS/2.asp

左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江宇:毛时代的地震预报方法应重新得到重视 [复制链接]

1#
2015-05-12 15:55:42  来源:华夏网  作者:江宇
原标题;江宇:地震预报读书笔记  【作者按:原文写于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但是一直没有写完。希望对这个问题有研究的同志能够继续研究这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要重新振兴中国的地震预报事业,首先要解放思想,要整风,不能够拿“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来拒绝探索和进步。中国是人口大国,地震多发国,又是地震预报世界纪录的保持者,理应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江宇】
  汶川地震以来,看了一些关于地震的书,想了不少关于地震预测和预报的问题。
  在人类科学昌明的今天,我们对地震的预报还无能为力,这不能不说是全人类的遗憾。然而,始终盘旋在我脑中的一个问题是:即使是在目前的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下,人类是否已经把现有科学技术的作用发挥到了最大?目前世界各国的地震预测和预报制度,是否已经是最优的?是否还有进一步提高预测水平、减小伤亡的空间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下面几篇文章,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和初步的结论。
  一、什么样的预报才算成功的地震预报?

  我首先给出地震预报的定义:所谓地震预报,即“根据现有信息,对于未来某个时间段、某个地区将发生地震的概率进行推断”的过程。
  这个定义里有三个要素:一是根据现有信息,什么样的信息才是有效的?必须满足前验概率和后验概率都足够大才可以。不能说,地震之前出现的现象都可以作为地震预测的根据,因为有一些信息,在不发生地震的情况下也会出现,比如蛤蟆上街。必须满足:“在发生该现象之后发生地震的概率”和“在发生地震之前出现该现象的概率”都足够大的那些现象,才可以用作地震预报。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这种信息称作“有效信息”
  第二、三个要素是,时间段和地区。目前的科技水平,对于中长期预报是有效的,比如“日本在未来50年之内必发生7级以上地震”,这个结论可以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种预测是没有多大作用的,总不能让全日本人民50多年内都住在防震棚里,而如果将日本的所有的建筑都进行防震处理,成本可能太高。。而,对于防灾减灾有重大意义的短临预报,目前还是一个难题,预测的时间越精确、地区越精确,准确度就越低。许多人往往从这个现象出发,来否定地震预测的意义。但是我认为,只要有恰当的机制,同样可以使中长期预报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二、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大地震的预报情况

  新中国历史上在人口稠密地区发生过几次大的地震(新疆发生过8.6级的,但是没有造成伤亡),其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汶川地震(2008年,8.0级)、唐山地震(1976年,7.8级)和辽宁海城地震(1975年,7.3级)。
  其中,海城地震成功的预报出来并采取了防震措施,伤亡极小;唐山大地震已经接近于预报出来,但是功败垂成;而汶川地震,从目前的信息来看,没有进行有效的预报。
  1、海城地震预报成功,是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海城地震之前成功的进行了预测,并且向群众公布了,采取了疏散措施。虽然震级7.3,震中烈度9度多,波及了6个市、10个县,却仅有1300多人死亡,占全地区人口的0.016%。而据估计,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死亡人数可能超过5万。海城地震,是在世界历史上首次成功地预报七级以上大震,也是目前为止的唯一的一次。
  当然,海城地震目前还是一个孤例和个案,这三十年中,中外都没有重现海城地震预报的辉煌。那么,海城地震是不是蒙对的?其经验是否有推广价值?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到对于“地震能不能准确预报”这个重大问题的回答。
  我认为,海城地震能够预测成功,出于这么几个因素:
  第一,海城地震的类型是比较容易预测的类型。海城地震是“频繁小震-平静-大震”的类型,这个地区历史上发生的地震都是这种类型。而根据中长期的预报,又已经确定在这个地区将会产生大地震,那么,一旦发生频繁小震,之后突然平静,再加上有其他宏观异常,就可以判断大震将至。也就是说,地震本身的特点是海城地震预报成功的原因之一。但是这一点也限制了“海城经验”的推广,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都不是这种类型,大震是突然来临的,之前没有发生小震。
  第二,对宏观异常的观测和重视,是海城地震预报成功的第二个经验。宏观异常,即水、地磁、地电、大气、动物等指标的异常。仅仅凭宏观异常不能够预测出地震,但是,宏观异常和中长期预报、小震频繁能现象互相印证,就能够提高其他指标的精确度。1964年邢台大地震之后,面对灾区人民“你们如果能事先打个招呼多好”的质问,周总理十分心疼,痛下决心要中国地震学界研究宏观异常。1975年,当时华北地区的“群防群控网络”已经十分发达,很多中学、工厂、学校都有宏观异常观测点(张庆洲:唐山警示录)。在海城大地震的预报中,宏观异常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三,当时,还处在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的组织程度较高,组织疏散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比较低,所以政府在拿到科学家的预报后,也比现在容易下决心进行临震预报。
  第四,正确的进行了中长期预报。(1975年1月下旬,辽宁省地震部门提出地震趋势意见,认为1975年上半年,或者l一2月,辽东半岛南端发生6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性较大)
  这四点当中,第一条在局部(即同类型的地震带)具有推广价值;第二条下面会讲到,是对所有的地震都有推广价值的;第三、四条也具有普遍性。
  当然,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回答这样的问题:海城地震是不是蒙对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地区出现了和海城地震之前一模一样的所有现象,有多大的可能不发生地震?这种机率不能排除,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并不大,至少我们可以说,在海城地震发生的华北地区,以及中期预报所界定的“1975年上半年”这个范围内,没有出现预报失误的现象。因为如果别的地区发生了“预而不震”的现象,一定会被披露出来,尤其是“地震不可预报论”者一定会将其作为有力的论据,地震预报可是把一个城市翻个底朝天的事情,不可能掩盖住。
  而,一旦中期预报是有效的(这是目前能做到的),而又能在中期预报所限定的范围内进行准确的临震预报,那么地震的预报就是准确的。
  因此,海城地震的预测成功,是科学的成功,而不是碰运气。
  2、唐山地震的经验和教训在哪里?
  本部分主要文献来源于张庆洲《唐山警示录》
  首先说一个事实,唐山地震之前,既有中长期的预报(和海城地震的中长期预报是一样的,是为当年国务院69号文),又在临震前观测到了广泛的宏观异常(据事后统计,有3000多处),许多观测点也都给出了比较可靠的短期临震预报,精确到了2-3天,本来是十分有希望成功的预测出来的。但是,问题出在,当时正在批邓,地震主管部门人事比较混乱,没有人出来进行这些宏观异常的综合比较分析;再加上唐山毗邻北京,预测错误的话,政治风险很大,所以地震部门采取了明哲保身的态度。
  而,7月24日中国地震局的官员已经向唐山地区通报过震情,其中一个县的县委书记重视了起来,并且从7月26日开始密切发动群众关注宏观异常,并且采取的疏散措施。全县人民在露天睡觉。
  这个县叫青龙县,离震中75公里,全县47万人,没有死一个人。
  同样,我们回避不了的问题是:青龙县是不是蒙对的?即,会不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当时几乎每天都有人在发布地震预报,但是只有这一次碰上了,所以这一次碰上的那个所谓“科学家”就出名了,而只有这一次预测被历史记录了下来?
  我认为不是。
  首先,当时确实只有青龙县一家采取了疏散的措施,这足以表明,即使每天都有人预报出来地震,那么预报出来的概率和严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否则无法解释这位青龙县委书记为什么只采信了这一次?这足以说明,这次预报是有充分的根据的,否则,这位县委书记不会冒着“反革命”的政治风险开这种玩笑;
  其次,根据《唐山警示录》一书的记载来看,唐山震前的宏观异常已经达到了非常明显的地步。例如,在唐山地震前两三天,气温、气压等五项指标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全部超过了历史的最大水平。尤其是,在地震前10分钟,地声和地光已经达到了振聋发聩的地步,据我所知,除了地震之外,没有任何一种其它的现象能带来地声和地光。而可惜的是,由于没有任何事先的地震预报,居民大都没有地震常识,反而以为是“要下暴雨”,甚至“苏修扔原子弹”,于是不仅没有逃生,反而把门窗紧闭,大大加重了地震的损失。
  也就是说,最起码,地震前10分钟做出临震预报是有可能的。如果提前几天能够“打个招呼”,比如让老百姓开门睡觉,而在临震前10分钟发布警报,许多人是完全能够逃生的。
  第三,再退一步,即使这些预测信息都不够有效,也就是说地震概率不到100%,但是,即使是最反对“土办法”的人,也同意这些宏观异常的出现,足以说明地震的概率有显著上升。而在地震概率显著上升的时候,如果能够采取比较温和的预报方式,同时密切加紧观测,及时发布临震预报,也还是能够救不少人的。
  所以我认为,青龙县的经验,对于整个唐山也是适用的。如果当时青龙县的县委书记是唐山市委书记,说不定就是另外一种情况。唐山地震的预测,是功败垂成。
  唐山地震没有前震,是突然来临的。这里起作用的预测信息,主要是宏观异常。
  因此,唐山地震的预测失败,失败于制度上的原因,而非技术上的原因。否则无法解释青龙县的成功。
  3、汶川地震
  汶川地震,按目前掌握信息的判断,中长期预测是有的,但是,短临预报没有。或者说,至少没有达到唐山地震预测的程度。理由如次:
  首先,汶川地震之前没有小震,无法用“海城模式”进行预报;
  其次,虽然有新闻报告了蛤蟆搬家等宏观异常,但是这类信息太少。更主要的是,改革开放之后依靠“群防群治”的办法的宏观观测点已经逐步撤销和瓦解了,所以目前想用宏观异常来预测也不可能了。
  这背后根本的原因,下面要详细讨论。这里先概括一下,我认为主要原因是30年来我国地震科学放弃了自己的经验,而走到西方还原论的道路上,放弃了“evidence based”的研究方法,而专注于“theory based”的方法。研究的内容追求理论的完备性,和“科学性”,而不追求在现实中的实用性,尤其是“土办法”等唯象规律的使用。导致我国花了十几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地震观测网瓦解了。
  所以,这次汶川地震,固然不能怪地震局,因为他们今天想预测也没有办法预测了——微观理论不成熟,而想用宏观现象预测,观测点都没有了。但是,我们本可以不这样的。
  这次悲剧,是历史的悲剧,也是学术的悲剧。套用一句话,我们是愿意科学的死,还是愿意不科学的生?
  --------------------------------------------
  上面两部分算是引言。下面,我们着重开始讨论两个问题:
  (1)如何从技术上,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性?
  (2)在给定地震预测准确性的前提下,如何设计合理的制度,使得地震给社会带来的成本最小?
  这两个问题不是完全独立的,但是可以分别进行讨论。上面的部分我们没有详细的区分这两个问题,下面开始需要区分清楚。
  三、宏观异常法应当重新得到重视

  1、地震预测的两条路线之争
  这个题目的演义味道浓了一点,但是能把主要问题说清楚。一条路线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科学的还原论,即要从微观层次上研究地震发展的机理,只有从理论上把“地震是怎么发生的”的机制说清楚,才能够以此为依据进行预测;另一条路线,说的学术一点可以叫做“系统论”,即,在不清楚地震的微观机理的情况下,通过经验确立其他的宏观现象(如地磁、地电、水文、大气、动物等)和地震之间的联系,根据这种联系来预测地震。
  这两种方法中,第一种当然准确度高,但是难度很大,目前人类还没有掌握;第二种比较简便易行,但是目前地质学界认为,准确度不高。究竟是不是这样,下面我们还会讨论。
  为了阐述清楚,我们再来举几个例子:
  比如,A是导致地震发生的原因,如地壳运动;而A同时导致了两种现象,B和C,B是地震,C是其他的宏观异常,比如地磁变化。
  所谓还原论的预测方法,就是要找到A和B之间的函数关系,并且通过观测A来预测B;
  所以系统论的预测方法,就是在不清楚A和B、A和C之间关系的情况下,通过观察B和C之间的联系,用C来预测B. 如果事实上A和B、A和C之间确实存在一一对应或者相关性较大的对应关系的时候,这种预测方法就是有效的。
  另外,如果C是单个的现象,比如蛤蟆上街,那么可能预测的准确性就要差很多,因为蛤蟆上街可能是出于很多原因:下雨啊,觅食啊,打群架啊,小蛤蟆结婚啊等等;但是,如果C是一系列现象的集合——尤其是,如果是一系列异常现象的集合,那么,我相信C这个集合包含的异常现象越多,预测的就越准确。因为,在没有地震的情况下,出现蛤蟆上街这一种异常现象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同时出现若干种异常现象的几率就很小,因此,C当中包含的异常现象越多,预测的可信度就越高。
  我们可以再举气象预报的例子,中国古人预报天气,就是用宏观到宏观的方法来预测的,所谓“月晕天晴日晕雨”等无数民谣,至于月晕和大气环流、热带气旋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是不知道的;而现代气象科学就是应用微观的数据和理论模型进行的预测。
  哪一个准确?事实证明,很难说。
  2、为什么要重视宏观预测?
  地震预测为什么要重视宏观预测?原因如次:
  首先,目前的微观预测方法不成熟,而地震预测的需求客观存在;地震是巨大的自然灾害,科技的首要作用是救人,而不是模型的完备性;
  其次,宏观预测有过海城地震、唐山地震预测的成功案例;而目前,已有的案例都是支持宏观异常在预测中的有效作用的,而尚未有反例来排除宏观预测的有效性;
  第三,有观点认为,宏观预测要靠人的主观经验,所以不科学。这种说法从抬扛的角度来看是正确的,但是,在科学研究中要完全排除人的主观影响,这是终极的目标,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逐步达到的,但是,不能说不达到这个目标的就不算科学。
  我本科是学化学的,就拿分析有机分子结构的核磁共振、质谱这两种手段来说,这两种手段的原理、技术都是很成熟和精确的,但是,图谱做出来之后,怎么读图,哪条曲线代表哪个分子碎片?这是需要经验和因人而异的,没有一个准确的公式能够概括。我们化学学院有一位老先生,大家看不懂的图谱都去找他,他确实能比大家看得准,能够分辨出分子结构中的细微差别。
  这是不是不科学?确实不够科学。但是有没有用?有用。至少比没有要强的多。
  第四,我国具有开展宏观预测的基础和经验,也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而60-70年代的宏观异常观测数据,已经非常丰富,但是后来没有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尤其是没有对于海城地震和唐山地震之前的宏观异常进行总结,这是十分可惜的。
  第五,前文所述,C当中包含的异常现象越多,预测的可信度就越高。(也就是说,如果已知甲地地震之前发生了100种宏观异常,而乙地如果也发生了这100种宏观异常,那么比只有10种宏观异常的情况下,更容易推断乙地要发生地震。这个是可以用概率论证明出来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帮我证一下)
  因此,宏观异常要发挥作用,就需要广泛、密集的观测以及迅速的收集数据。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处理大范围、高密度的宏观异常提供了可能。前提是——只要有观测到的一手数据。
  3、我国放弃“宏观异常法”的制度性原因
  我国的地震宏观异常监测网络是在周总理的亲自推动下,于60-70年代之后建立起来的,改革开放之后就逐步瓦解了。而90年代之后,反而重新得到了联合国减灾机构的重视,资助我国重新进行了实验,并且在我国内蒙古等地成功预报了两次地震。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国内的地质学界对于宏观异常法仍然未加重视。地震局长们念念有词的“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上天容易入地难”,还是没有从西方现代科学还原论的框架中跳出来。
  我国放弃“宏观异常法”有这样一些制度上的原因:
  一、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结果发生了变化,农村集体经济瓦解,而大多数监测点是设在农村的,没有人有动力和意愿再从事地震预报;
  二、改革开放之后意识形态的变化,使得全盘否定计划经济时期的经验和做法成是时髦,片面地吸取了过去的教训,把行之有效的“土办法”也作为“瞎指挥”的例子,一概予以了否定。
  三、可能也有地震学界内部派系之争的原因。
  因此,要重新振兴中国的地震预报事业,首先要解放思想,要整风,不能够拿“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来拒绝探索和进步。中国是人口大国,地震多发国,又是地震预报世界纪录的保持者,理应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目前,亟需要做的是这么几件事:
  第一,认真抢救和总结海城地震、唐山地震的原始宏观数据,进行系统的研究;
  第二,在中期可能有地震活动的地区,建立密集的宏观观测点,加强对于宏观异常数据的收集和研究。即使要否定宏观异常的作用,也应该建立在数据的基础上。因此,不管怎么说,收集宏观数据都是有必要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