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石窟”位于龙游县城以北小南海镇东南、衢江北岸的石岩背村。1992年6月几个村民用抽水机抽干了被当地老人称为“无底洞”的小龙潭,发现了一个规模巨大、气势恢宏的由人工开凿的洞窟,此后又在附近相继发现了20余个与此相同的石洞,并由此引发了媒体的广泛报道、社会以及学术界的讨论,形成各种假说及推测,诸如“陵寝或墓穴说”、“仓储说”、“秘密战备基地说”、“道家福地说”、“宫殿说”、“外星人遗迹说”、“居住说”、“采石遗迹说”等等,因而吸引了大批游人、各级领导以及专家学者前去寻秘、探访。
不久前,在龙游县召开的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分会第四届年会上,“龙游石窟”之谜,再度成为建筑史专家们讨论的热点话题,就“石窟”的开凿年代、用途、功能、分布、价值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的研讨和交流.并提出了不少保护、开发利用的建议和意见。
为何开凿——至今是谜
为什么开凿这些洞窟,以及洞窟的性质、用途,专家们的意见分歧较大,这也是围绕着龙游石窟产生的最大的争议。专家们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各种“说法”依然存在。
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教授刘叙杰在分析了作为墓穴、陵寝、贮藏等学说均缺乏可靠依据后认为,目的是取石,即有目的地开采石料。衢州市博物馆副馆长柴福有以及陈昌华也支持这一说法。他们对衢州地区的同类石室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出这些石塘和石室是以开采建筑石料为目的而形成的,所采的石料大部分用于当地城墙等特大建筑工程。开采废弃后的石室、石塘有可能被后人利用,如衢县航埠镇的万川石室废弃后曾被作为航空站油库使用。他们的观点已形成专论《衢州地区红砂岩石室群成因探析>>提交大会。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王贵祥教授认为该“石窟”不会是纯粹的、没有功能性所为,简单地说是采石不是很有依据,但说它很有功能性也存在许多疑点。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邓其生则明确认为可能是没有完成的地下宫殿或陵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鸿勋语气肯定地说这是非常之人、非常事件所为,决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杨先生曾先后几次考察“龙游石窟”,并对浙东一带的采石遗迹作过专题调查,他认为此洞窟工程浩大非王室莫属,并进一步提出是越王勾践代吴的秘密战备基地,他的这一观点反映在其论文<<鸷鸟之击也,必匿其形》中。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吴庆洲教授认为完全没有目的的开采石料,应当排除,洞窟壁面规整,显然是为了做成一个空间,采石和建“石窟”是综合利用的,否则不应该做得那么规矩。
何时开凿——相差3000年
对于洞窟的开凿年代,龙游县博物馆的朱士生认为是史前遗构;杨鸿勋研究员则认为是铜器时代的遗物,并推测是东周时期所为;吴庆洲教授相信其中部分早于汉代;刘叙杰教授认为开采时间相当长,具体年代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杭州市考古所日副所长杜正贤先生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以及人口诸因素分析,认为洞窟开凿时代不可能很早,其上限不超过东汉,要确切知道时代,还需发掘。衢州博物馆的柴福有、陈昌华先生持开采时间始于宋代,集中大规模开采为明代,清代逐渐停止并废弃的观点。专家们的各种学说的“时间差”最大可达3000多年。
有何价值——众口一词
有关“龙游石窟”的价值,专家们意见比较一致,基本上肯定了其具有较高或很高的历史价值。部分专家提出要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甚至世界文化遗产。邓其生教授认为此洞窟很宏伟、壮观,非常少见,是历史文物,也有很高的科技价值,是一笔丰富的旅游资源。吴庆洲教授从技术史角度分析,认为是一个奇迹,国内还没有与此类似的洞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专家们对今后如何保护、开发利用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刘叙杰教授指出洞窟开凿年代的确定非常重要和关键,现在许多说法证据不足,因此资料要做好,尽快进行勘探、发掘工作,作为文物上报。邓其生教授强调对该洞窟应以《文物保护法》的要来进行有效的保护,文物保护区与旅游开发区建设要分开,保护区内不应搞什么建筑,确实需要可搞一点临时建筑。同时建议要做好规划,开发中可结合龙游的竹文化、莲文化等。浙江省古建筑专业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新平提出了3点意见,一是应尽快开展全面的基础调查研究,包括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洞窟的普查,了解其分布范围、数量、类型、特征等基本情况。选择一、二个未曾开发的洞窟进行正规的考古发掘,探寻历史遗迹、对各洞窟及周围环境进行测绘。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以及比较研究。二是在此基础上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对其性质、时代、价值等进行探讨,以期取得基本共识。三是编制保护及利用规划,并根据其价值申报相应的保护级别,依法进行有效的保护和适度的利用。杨鸿勋研究员呼吁要加强对龙游石窟的保护,他再次考察石窟发现又有新的破坏和风化。
此外,刘叙杰教授、邓其生教授等对名称问题提出异议,认为此石室称“石窟”不妥,因石窟一词已成为古代依山开凿洞窟,其内雕凿或泥塑宗教造像的专用名词,如云岗石窟、敦煌石窟等,建议“龙游石窟”改称为龙游”地下石室建筑群”或就称“龙游石室”。
龙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老县,先民们在这里开荒辟地、征地逐鹿,在长期的奋斗中发展壮大,由氏族而部落,由部落而联盟,直至在春秋时代形成衢江流域第一个地区性的政权实体——姑蔑。据<<辞源>>解释:“姑蔑,春秋越地,故城在今浙江龙游县境。”龙游也是浙江中西部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地方,从《左传》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算起,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己近2500年。正是由于这一历史渊源,至秦始皇统一全国实行郡县制时,龙游成了江南第一批设县的县治所在地之一,就浙西地区而言,龙游成了惟一的一个县,建县历史已达2200多年。虽然众说纷纭,到目前为止披露的龙游石窟仅是其中一个部分,但可以肯定,龙游石窟称得上是姑蔑先民创造的一个奇迹。
龙游石窟之谜,恐怕非短时间内可以揭晓,各种学说也非短时间内能够达成共识,其中既有石窟本身的复杂性的原因,也是由龙游石窟所体现出来的姑蔑文化内涵的丰富性所决定。但我们无法不说这是浙江古代文明的又一辉煌。
|
保护尚未开发的石窟已成为当地人的共识。考古学家将对其进行正规发掘,以探寻历史遗迹。 |
|
龙游石窟早先曾经是垂钓者钟情之地。据笔者龙游的朋友介绍,他们当年曾钓上十来斤的大鱼。然而令人称奇的是,在当地人抽干地下水后,在洞里竟找不到一条鱼的影子。那些鱼都上哪儿去了?龙游石窟的谜还有很多很多。
龙游石窟简介: |
谁能参透重重疑谜?
|
附:
龙游石窟堪称奇 千古之谜谁人解
自1998年以来,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香港文汇报》、《美国侨报》等海内外及香港地区的数十家媒体,相继播发在浙江省龙游县发现世界第九奇迹--龙游石窟的专题报道。一时间龙游石窟声名远扬,各方人士纷至沓来,去年游客量达15万人次,仅门票收入就达275万元。龙游石窟以其恢宏的气势、奇妙的景观、扑朔的谜团,成为世人瞩目、惊奇的又一热点,被认为是90年代浙江旅游界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披着三月的春风,记者驱车来到龙游城北4公里的凤凰山探奇寻幽。沿着森森的石阶踏入石窟,阵阵凉意扑面而来。置身石窟底部仰视,整个岩洞形如一只倒扣的簸箕,最高处近40米。窟顶棚两坡相交略呈弧状,约为45°倾斜拱形结构,顶穹均以“五分水”凿成,确保渗水不下滴。尤值一提的是每座石窟皆由数根截断面为熨斗形的石柱支撑庞大的顶棚,而长方形的狭小窟口都位于石窟西南隅顶部。据导游小姐介绍,当太阳处于一天之中最强的过午“昃”位,窟内光线充足相当明亮。石窟平面布局显然经过设计规划,现未发现打破现象,窟与窟之间亦不连通。目前像这样的石窟已被探明有24个,有关它的成因和用法,成为众说纷纭的悬念和谜团。自8年前当地四位农民意外地发现至今,各种专家学者提出了诸多推测:有“战备说”认为地下石窟群是越王钩践伐吴的秘密备战基地,作为藏兵之用;“仓储说”认为石窟群开凿于春秋至汉代前后,用作国家仓库;“宫殿说”则认为石窟系古姑蔑国的皇宫,此外还有“采石说”、“穴唇说”、“外星人说”、“皇陵说”等等。然而目前还没有一个说法,能从设计和建造施工两方面,给龙游石窟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小至几百平方,大至2000多平米的诸多石窟,究竟是何人何时为何而凿?石窟群彼此相邻紧贴,间距仅数十公分为何又不贯通?而古人又是如何精确定位保证双壁平行达数十米?石窟开凿而出至少50万立方米以上的石料,是如何从狭小的窟口运出:又被运往何方?洞壁上发现的图案线条、代表着怎样的喻义?如此浩大的工程定非短期完成,为何不但史书方志未见记载,连民间也无口碑相传?谜障重重,环环相扣,龙游石窟以它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世纪之交的一道绚丽风景。
龙游石窟亮相至今,已迅速成为探奇旅游的新亮点,并受到国家领导和专家们的高度重视与关注。1999年12月8日在龙游召开了“第二届中华石窟经济与文化研讨会”,与会的著名古建筑专家、考古专家、地方文化研究专家及五大石窟研究所人士认为,龙游石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国内唯一人工开凿的最大地下古建筑群,也是目前世界第一的地下古建筑群,是远古文化遗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军事价值,有可能成为当今世界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可以创造条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浙江省龙游县委、县政府目前已投入2000多万元,对石窟群的保护、开发、建设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3月1日由浙江省计经委、省旅游局和地方政府共同组织了“龙游石窟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评审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依托石窟旅游资源建设旅游度假区,对推动旅游产业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美院旅游规划设计所以“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为基本构思,从浙西市场的层面对石窟度假区块的发展目标、市场定位等进行系统研发,确定建成以“石窟文化、龙游红枫、滨江风光”为主要内容,集“旅游观光、科普教育、健身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尽快使这一中华文化瑰宝发展成全国著名的文化旅游景区。
龙游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张旗告诉记者,如此浩大的文化工程的保护与考古发掘,无论从技术或资金来讲,仅靠地方财政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他希望通过本报,结交海内外更多的有识之士,把原先政府充当的投资、经营主体角色交给社会、交给市场,“打出文化牌,演好经济戏”,以各种形式联合探讨开发这一宝贵资源,通过科学、合理的营销运作做足探奇旅游文章,从而获得最大的产出和收益。
就是在这座海拔仅69米的小山丘下,方圆一公里间竟隐藏着23个成年已久的巨型石窟群。“青山绿水相衬,竹林古树掩映”,散发着“浙西文明发源地”的隐隐馨香。
巨大的石窟顶部与支撑柱浑然一体,大气恢宏。其布局形状似乎是依照力学原理而设,莫非古人早已参悟了建筑学的真谛?
1992年6月9日,石岩背村村民吴阿奶等人掀开了暗藏水下不知多少年的石窟的神秘面纱。目前已有5个洞窟对游人开放,而更多的石窟之谜尚待世人去开发挖掘。
关文章:
鸷鸟之击也,必匿其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