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003-12-12 18:52:00
18岁少年冻死在去救助站路上 社会问题引人深思 
  --------------------------------------------------------------------------------
  作者: 湘南子(徐.峡.彩.草) [111480:7357], 01:13:18 12/12/2003:
  - 论剑谈棋 豪杰尽聚 -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18岁少年冻死在去救助站路上 社会问题引人深思 
  2003-12-12 01:03:38 点击:207 
  在死者身上找到的纸条 
    12月11日上午,记者赶到沈阳市沈和区大南街广东宾馆门前的现场时,围观
  群众议论纷纷,“咳!就这样冻死了!” 
    “现在流浪的人太多了!这么冷的天他们都咋过呀!真希望帮他们一把!”
  一个老大娘叹息道。 
    马路边的台阶上躺着一个人,一动不动,上半身不知谁给盖了一条编织袋,
  看不到脸部;双臂紧抱在胸前,整个身体蜷曲成一团,可以看见一身黑色的衣裤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org"
  下面的薄薄棉衣和一条很不合身的毛裤;腰部裸露在外,身体瘦得皮包骨。 
    死者头部的位置放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一个面包、一个太空杯和一个打 ...华岳论坛 - "http://huazhen.net"
  火机。塑料袋的袋口处放着一张纸,上面写着:救助管理站 大南街胜利电影院下 
  车,往东走。 
    “一大早起来看到他时还以为他在睡觉,”一位老大爷对记者说。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没想到他会被冻死” 
    死者今年18岁,青海人 
    “我们昨晚12点闭店的时候,看见他在我们门口的边上坐着,穿得很少,还
  以为是疯子呢!”旁边一练歌厅的服务员对记者说。“等我们收拾完东西后,大
  约12点半左右吧,看见他起身到旁边的那个台阶上躺着去睡觉了。当时谁也没在
  意,没想到他会被冻死。” 
    记者从民警处了解道,死者1986年出生,叫韩兴国,青海巡化县人。昨日7时 
  多,沈阳市沈和分局滨河派出所的民警赶到现场,对尸体进行检查后,通知殡仪
  馆将尸体拉走,并开始联系死者的青海家属。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org"
    “沈阳天冷人不冷” 
    流浪人员可随时来救助站 
    听到有人被冻死的消息后,沈阳市救助管理站的甄站长很震惊。他说,现在
  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不是强行收容了,而是流浪人员自愿求助了,出现这种事的确 ...华岳论坛 - "http://huazhen.net"
  很遗憾。 
    “救助第一,沈阳天冷人不冷啊!”甄站长说。 
    记者了解道,11月8日上午,沈阳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准备了充足的防寒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物资,来到沈阳北站与沈阳站,免费发放给那里的流浪乞讨人员,使那些无家可
  归的人们在这寒风刺骨的冬日里感受到了温暖。 
    在这次公益救助活动中,救助站共拿出近500套棉衣棉裤,200多双棉鞋,50
  件崭新羽绒服和100多顶棉帽帮助流浪乞讨人员。 
    救助站甄站长表示,流浪人员很分散,不可能每个流浪人员都能够得到救助
  品,但这种救助活动还将定期组织,同时流浪乞讨人员也可以来救助站接受救助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org"
  。 
    另讯 12月9日,沈阳站行李房外一个40岁左右男子被冻死,当时死者附近还
  有两个流浪汉在地上躺着。本报记者 岳巍 ...华岳论坛 - "http://huazhen.net"
    年根下的天涯沦落人 
    12月11日下午,零下15度的沈阳北站,常金凤的嘴角抽动几下后,终于伤心
  地哭了起来。 
    这个63岁的老妪此时正盖着一条破被单,蜷在候车室前一根水泥柱子下面,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在行人的漠然目光中瑟瑟发抖。 
    与常金凤一样露宿街头的“天涯沦落人”在沈阳街头并不少见。 
    “叁天没吃一口饭了” 
    “老太太今天已经躺在那里8个多小时了。”卖报纸的吴凤英说,“从早晨8
  点开始,老太太就没动弹过一下。”她说的老太太指的是张铃。 
    记者11日下午4时看到张铃的当儿,她脑袋套在脏兮兮的红色毛线帽子里,身 
  体蜷在一条满是油渍的破被单下面,躺在铁西区南两洞桥冰冷的水泥地面上。 
    面对记者的贸然打扰,老太太在水泥地面上左滚一下、右滚一下,就是不愿
  意从那条被单下面钻出来。 
    直到记者端给她一碗热腾腾的挂面,老太太才从被单下面伸出脑袋,“是给
  我的吗?” 
    待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她才掀起了罩住脑袋的破帽子。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org"
    张铃来自黑龙江省拜泉县,来沈阳已经6个月了。她的左腿残疾,半年来一直 
  “住”在铁西区南两洞桥桥洞下面。 
    天气暖和时,她以四处乞讨、捡破烂为生,“那时每天都是爬着上街,一天 ...华岳论坛 - "http://huazhen.net"
  还能吃上一顿饭。”可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张铃爬行乞讨的生活无法继续了。半
  个月前,她就索性整天躺在桥洞下面了,3天吃不上一口饭是常事。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身体冷得不得了,肚子饿得不得了。”张铃说,“我正等着死呢……” 
    张铃吃下了两口挂面后,把碗递给记者,“剩下的挂面给我干儿子吃吧,他
  也是3天没吃一口饭了!”张铃向西边努了努嘴。 
    记者循着方向望去,在张铃西面200米处的墙根底下果然还躺着一个男人。 
    记者唤了他10多分钟,那男人都不愿意站起身,直到记者把面包塞到他的鼻
  子跟前,他才从破棉袄里面探出脑袋,闪着眼睛狐疑地瞅瞅记者,狼吞虎咽地吃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org"
  起来。 
    “和我一起来的有30多人” 
    男人叫刘强,3个月前来自山东,幼时双臂受伤丧失劳动能力,32岁时,他沿 
  着铁路一路乞讨到沈阳。 
    啃了几大口面包后刘强告诉记者,“和我一起沿铁路线要饭过来的还有30多 ...华岳论坛 - "http://huazhen.net"
  人,他们身上也大多有残疾,现在‘住’在沈阳一些繁华地段。” 
    一周前,刘强遇到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张铃,把刚刚乞讨到的一碗有些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馊的饭给了张铃,“老太太那时水米不粘牙已经4天了。”两人此后认了干母子。 
    每回讨到饭后,两个人通常各分一半。“现在讨饭也非常难,你不死缠烂打
  地跟着,根本没有人会施舍。”刘强说他们常常叁四天才能讨到一回饭。 
    “今天天气太冷,冻得我根本走不了路,只好在这里躺着了。”刘强说完啃
  了一大口面包。 
    根据刘强的指点,记者随后在太原街、中街、展览馆、青年大街、老道口、
  北二路北两洞桥亲见了大批的露宿街头者。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org"
    这些人大多身体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家里没有亲属,或者有亲属而无人愿
  意照看他们。 
    白天,他们一般在市内繁华地段沿街乞讨。晚上,则是走到哪里就睡在哪里 ...华岳论坛 - "http://huazhen.net"
  。 
    “夏天还好过,一到冬天,要是几天讨不到饭,命说不定就没了……” 
    “我其实就是在等死” 
    张铃说那天多亏了刘强给她一口饭,否则早就被饿死了。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而当记者把挂面递给她时,她说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很少有好心人这
  样对我,他们在我乞讨时一般连停都不停一下。” 
    常金凤在述说自己的遭遇时,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有一次我在北站向一
  个吃麻花的小伙儿乞讨,他非但不给我,还踹了我一脚,我63岁的老太太能跟他
  争什么呢?” 
    “我有什么法儿,没亲人,没儿女,走路又费劲儿,其实现在我就是等死…
  …” 
    常金凤现在的全部家当是一个破得不成样子的棉被和枕头,她说这是入冬前
  在一个垃圾箱里面找到的。“当时就想到了过冬”,于是留了下来,现在果然派
  上了用场。 
    当讲起自己的亲人时,常金凤一直冷笑着的脸突然抽搐起来,紧接着就呜咽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org"
  着哭起来。 
    常金凤的老伴20年前死于车祸,此后她两次改嫁,这造成了自己3个亲生儿女 
  与她反目,而她改嫁后的养子也不照顾她。后来,改嫁后的老伴也去世了,常金 ...华岳论坛 - "http://huazhen.net"
  凤被撵出了家门。由于本身有残疾,以前又一直没有工作,于是就开始了乞讨为
  生的日子。 
    “如果不发生那些事情,如果孩子们孝顺一些,如果我身体健康,如果……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常金凤哭着说。本报记者 穆云平 
    摄影 王海英 石立飞 
    本报言论:城市里还有人过不去这个冬天 
    平静地蜷缩在城市街头,死亡可以悄无声息,冬天对流浪汉来讲只有寒冷。
  “死者是生者的悲哀”,这样的非正常死亡,每个走过的人都不会舒服。 
    对弱者的关怀、对生命的珍视永远应该置于城市精神的底层,作为支撑城市
  文明的磐石,给市民定下一个基调。流浪汉,无疑是弱者中的弱者,他们没有机
  会讲出遭遇的凄苦,没有力量为自己申诉,只能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等待救赎。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org"
  无言的弱者拷问着城市的同情心。无论是出于单纯的感情,还是出于对城市制度
  的完善,都该给他们以彻底的救助。挽回他们冻死街头的命运,只需暂时收留, ...华岳论坛 - "http://huazhen.net"
  毕竟家庭是他们的最终归宿。 
    如果一个城市的人文关怀需要注解,那么安置好流浪汉无疑是最合适的一个
  。他们大多并不来自于这个城市,救助他们也不会有物质的回报,但正是这样的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行动,才给了城市秩序一个正确方向。毋庸置疑,人们愿意生活在一座有感情的
  城市。至今,人们还在为都江堰那个死去的女子扼腕,中兴镇也有了闻名的“冷
  漠一条街”。沈阳,不该成为一个“冷漠的都市”,特别在当下这个时代。 
    流浪汉选择大都市栖居,这几乎成了规律。一方面说明了这个城市的规模,
  反映了她的文明程度,另一方面又为城市出了道“难题”,探索这个城市到底有
  多“文明”,从而将大都市推向了两难的境地。考验我们每个人,也考验人群组 ...华岳论坛 - "http://huayue.org"
  成的社会。寒风萧萧,记者买来的面包只能让一个流浪汉吃饱,周围人说,那边
  还有。 
    与流浪汉面对面,我们只能付出脆弱的感情。对于这个特殊群体,需要更有 ...华岳论坛 - "http://huazhen.net"
  力的保障,是制度,而不是同情。流浪者,如果不是自愿,他们一定渴望稳定的
  生活,不同的境遇使得他们流落都市,大多数蜷缩街头的并没有选择偷或者抢。 ...华岳论坛 - "http://washeng.net"
  那么,让流浪汉回归社会,我们需要承担责任,不是施舍,是必须,刚性制度的
  存在成为必然。 
    流浪汉的死,提醒人们,城市里还有人过不去这个冬天。 
    期待改变。 
    文/晨评 
  2003年12月12日05:21  华商晨报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我要回复]
  --- 火箭炮 发表于202003-12-13 23:57:00 [第:72384] [点击:29] 
  --------------------------------------------------------------------------------
回复: 这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现在有的地方电视还在攻击文革,这样是在火上加油,不过放一下马上没有了 [我要回复]
  --- asdfgh 发表于202003-12-13 22:06:00 [第:72376] [点击:30] 
  --------------------------------------------------------------------------------
回复: 18岁少年冻死在去救助站路上 社会问题引人深思 [我要回复]
  --- zx108 发表于202003-12-13 7:19:00 [第:72332] [点击:42] 
这就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毛泽东时代会有人流浪吗?大家应该清醒头脑了!
  --------------------------------------------------------------------------------
回复: 18岁少年冻死在去救助站路上 社会问题引人深思 [我要回复]
  --- 小文 发表于 202003-12-13 9:30:00 [第:72340][点击:37] 
社会越来月功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