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涤“网毒”刻不容缓

王衍诗

  最近一个时期,一些社会知名人士和教师、家长,纷纷在不同场合大声疾呼:“斩掉噬啮青少年心灵的网上妖魔”;“莫让‘网吧’毁了我们的孩子”;“荡涤‘网毒’刻不容缓!”。从这些声声急切的呼吁中,人们可以想象,当前“网毒”危害多么严重;加强网络管理多么必要;网络文明建设多么紧迫。

网络,本是人类文明的结晶、现代科技的骄傲,它大大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把许多“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变为现实。然而,就在网络为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网上问题”也搅得人们心神难安,尤其是网上暴力、色情等“网毒”,更是严重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危及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其中遍及全国城乡的所谓“网吧”,更是“网毒”的重灾区。有的人打着“网吧”的幌子,经营各种宣扬暴力、迷信的电子游戏。有的人为了招揽生意,直接从网上下载黄色图片引诱孩子们浏览。在一些“网吧”的所谓“聊天室”,平时令人难以启齿的污言秽语俯拾即是。有的青少年由于沉湎于这样的“网吧”而不能自拔,身心受到严重伤害,学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从此走向犯罪的深渊。把这样的“网吧”称为毒害青少年的“电子海洛因”,绝不是危言耸听。

“网毒”的产生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但主要是管理问题和认识问题。由于对网络如此迅速地进入社会生活认识不足,一些地方对网络的管理普遍滞后于网络业的发展,有关部门对“网吧”的管理力不从心,致使不少地方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据报载,北京现有“网吧”逾千家,而领取了经营许可证的只有8家,仅海淀区去年就打掉150家非法“网吧”。另外,一些青少年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把网络看成没有道德法纪约束的虚拟世界,可姿意妄为;错误地认为在网上说脏话不算脏话,网上无德不算无德。其实,网络世界是我们现实世界的延伸。现实世界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同样适用于网络世界;现实世界被人唾弃的东西在网上同样应被唾弃.

“网毒”的出现并非网络发展的必然,我们绝不能将其归罪于网络技术,更不能因此限制网络业的发展。但是,我们在倾心发展网络业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网毒”问题,尽快建立健全促进网络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做到“依法治网”,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缉查技术,让“网毒”散布者难逃法网。我们还要强调,网络文明重在建设。在加强网络管理的同时,要倡导正确的网上行为准则,培养文明上网意识,大力建设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网络园地。目前,全国除共青团系统创建的一些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和引导的网站外,其他适合青少年登陆的网站寥若晨星;在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者中有37.1%的人根本没接触过电脑。这种状况远不能满足孩子们网上求智的需要,无法适应网络时代思想教育的要求。在这方面,我们也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有调查表明,截至2000年底,在全国2250万网络用户中,56.11%的用户是24岁以下的青年人。因此,网络环境的好坏,不仅事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来说,网络环境 必须纯洁;从国家、民族的未来来说,网络环境也必须纯洁。     

《光明日报》 200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