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捍卫者们无法回答的“小”问题

——兼评阿夏的历次发言

[供讨论参考,请有志者参加论-辩---红五星]

--黄佶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建立剩余价值理论时,假设(!)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是半个工作日,最后得到结论:资本家的利润完全来自对工人的剥削,即无偿占有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剩余价值。

  在科学分析中,可以使用假设,但是结论应该和假设的内容没有关系,即结论应该不依赖假设始终成立。在本问题中就是,不论假设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是半天、是一天、是一天半,结论都应该一样。

  然而,一旦假设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是一天(及以上),剩余价值理论就无法成立,因为此时剩余劳动时间为零(或负值),没有剩余价值可供资本家剥削。

  如果马克思认为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总是不足一个工作日,那么他应该加以证明;  如果马克思认为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获取利润的唯一途径,所以不必考虑必要劳动时间等于或大于一天的情况,那么他的剩余价值理论就是在循环论证。

  总之,马克思不加说明地假设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是半天,作为一个科学理论的一部分,是不应该的,剩余价值理论完全是一个假设依赖型的理论,而不是一个科学理论。

  我在发言中指出这一点以后,最初阿夏认为我捏造了这一明显荒诞的假设,然后把它强加于马克思头上,他气势汹汹地要求我说出马克思在那里作过这一假设。

  我告诉他具体页数以后,他又气势汹汹地质问我自己是怎么假设的。我告诉他我不打算证明资本利润完全来自剥削,所以没有必要就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作任何假设。根据我的理论,即使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等于或大于一天,资本家仍然可以获取“消费者酬谢”等非剥削性利润。

  阿夏随后来了一个金蝉脱壳,试图回避这个问题,他说:“对《资本异论》的经济学论述当然要进行系统的理论清算。但在这之前,必须先摸清它的背景,重点是理论背景;要看清,包括众多读者要看清其作者的真实意图,而且为了免得误解,需要请他自己表述出来。现在这些事情有些已经趋于明朗,有些还在进行。在这之后,我们会对《资本异论》进行经济理论剖析的。”

  也就是说,他要在搞清楚我写《资本异论》的背景和意图之后,再来解释为什么马克思要假设半个工作日。  我写作《资本异论》有什么背景和意图?阿夏那些鬼鬼祟祟的语言想暗示什么?难道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叫我写《资本异论》的?我写《资本异论》是为了阻碍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了破坏中国的现代化、为了分裂中国?  马克思为什么这样假设,本来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你能够解释就解释,不能解释就说不知道,说那么多鬼话干什么?如果中国人多拿一点精力搞学问,中国就不会走到今天不得不改革、不得不在不利条件下对外开放的地步!

  阿夏对我的问题避而不答,却提出了新的问题:  他的发言如下:  有一条消息不知黄佶注意了没有:  美国波音公司15000名白领工人举行了长达近40天的罢工,于3月19日由美国波音公司工程技术人员联合会宣布,他们已经接受了美国航天巨头的最新的合同建议,从而结束了由由美国“航天职业工程技术雇员协会”(SPEEA)所代表的罢工。美国波音公司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的人均年收入将增加5000美金。

  既然是“消费者报酬”,为什么还要通过罢工才能得到?  

  这个问题本身就非常滑稽:罢工根本没有涉及消费者,怎么会有“通过罢工得到消费者酬谢”一说?  消费者酬谢是消费者付给生产者(企业)的价值,因为后者使前者节约了大量劳动。这部分价值(利润)在企业内部两大利益群体(劳和资)之间分配时,当然会发生讨价还价,罢工就是劳动者一方在讨价还价时向资本拥有者一方(不是消费者)施加压力的方法之一。显然,不是我的理论有问题,而是阿夏根本没有弄清楚“消费者酬谢”的意思。我当然没有资格要求任何人认真学习《资本异论》,不过为了避免出现笑话,请阿夏先生以后批判它之前先仔细读一下有关章节。

  他接着说:“黄佶认为马克思关于可变资本的论述是凭空的假设,而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那么请问,难道直到《资本论》发表上百年后的今天,美国波音公司白领工人罢工也是马克思假设出来的吗?”

  这是对“马克思为什么假设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是半个工作日”的回答吗?如果马克思的假设合情合理,需要用这种反问形式来回答吗?需要这么拐弯抹角、含含糊糊、鬼鬼祟祟吗?

  我非常可怜那些明知真理在哪里、却又无法和真理站在一起的人。  阿夏见我长时间不发言,又摆出仁慈长者的姿态,他说:“黄佶,我可没有让你离开这个论坛的意思。我已经告诉你,我有耐心帮助你理清《资本异论》的错误。因为你愿意独立思考,可能只是误入歧途而自以为是而已。我是真心地想帮助你,所以清你不必介意我对你的批评,尽管有些批评言辞尖锐。……既然想帮助你,就要仔细地分析你的《资本异论》以及相关论述,看起来要层层剥皮,像是千刀万剐,还要刀刀见血,但这不是残酷,而是关心。当然,这也不能一相情愿,要有你不晦病忌医的愿望和态度。”  好象是我无法回答他的质疑,而不是他在回避我的问题。

  我在这里再次提醒阿夏先生:你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为什么马克思要假设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只是半个工作日?  阿夏问我:  “《资本论》的劳动价值论是没有把所谓‘物的创造’放在其中。那又为什么一定要把价值的源泉都归结到劳动上来呢?你能按马克思的愿意解释清楚吗?”  这就很奇怪了,劳动价值论不考虑“物的劳动”,本来就是错误的,怎么反而要我这个劳动价值论的批判者来解释清楚?  就好象一个老师在黑板上写“2+2=5”,学生指出算错了,老师反而叫学生来解释老师为什么这样写。  我的回答很简单:马克思的“原意”就是错误的。 

 阿夏写道:“什么叫忽视?一曰无视,根本就没看见;二曰漠视,能看见,但不愿意看;三曰熟视无睹,因为没有看得懂得能力;四曰忽略不记,因为意义微乎其微。《资本论》中的劳动价值论是以上哪种情况呢?哪种也不是!凡是能够读懂《资本论》的人,都会明白马克思对抽象劳动的阐述是高度理性的抽象。只有不懂辩证逻辑,甚至不懂抽象方法的人,才会对劳动有这样惊人的‘发现’,对《资本论》有这样惊人的看法!”

  劳动价值论的问题不在于使用了抽象的方法,而在于抽象的过程是错误\的。《资本异论》第一和第二章实际上是重复了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的抽象过\\程,指出他们在抽象过程中犯的错误: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商品交换的本质动机是为了节约劳动,因此劳动时间不能唯一地决定商品的交换比例,商品不是按照劳动价值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的。

  既然是抽象过程,必然开始于劳动的具体形式,例如打鱼和打猎的劳动。阿夏因此便翻来覆去地说我是“效用价值论”,却又不说明为什么我是效用价值论,实际上,他自己都没有搞清楚是怎么一回事!2000年4月4日黄佶电子信箱:huangjib@online.sh.cn  

附《资本异论》目录及网址:   《资本异论》——关于商品交换和利润来源的思考  全面反思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发展民有经济扫除理论障碍,拔除极左思想和“阶级斗争”思想的总根源。

  黄佶著,全文发表于以下网址:http://ligh


第一章,商品交换的的根本原因不是“你有我无”,而是为了“节约劳动”

第二章,仅仅劳动时间一个因素,不能决定商品的交换比例

第三章,商品交换的实际比例取决于对异种劳动的估价和对商品的需求迫切

    程度等主观因素

第四章,“资本总公式”不存在矛盾

第五章,商品能够长期而稳定地贵卖。利润可以来自“消费者酬谢”

第六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可能是负值

第七章,“物化劳动”能够劳动,能够创造价值

第八章,一个企业创造的总价值量与它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第九章,存在劳动无效的可能性。承担投资风险也是商品生产所必须的劳动。

    第三种人类劳动——心力劳动

第十章,资本自身存在生产力。资本的生产力也能够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