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使馆被炸谁之过?
纪念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烈士遇难一周年
吕加平
(2000年4月21日)
写在前面的话
去年5月6日,《光明日报》第四版刊登了我的一篇题为《从北约对南动武看美 国的全球新战略》的评论文章,此文右边并列刊登了《光明日报》驻贝尔格莱德 记者许杏虎的报导文章《面包是会有的》。
我的文章指出,“美国在欧洲的战略目标如果能够实现,再下一步恐怕就是 战略东移--集中对付亚洲、逼服中国”。“一贯实行‘胡萝卜加大棒’政策的 美国在这方面也是已经提前作好准备了的,而且现在已经开始前期行动了。”
不料此文刊登才两天,北京时间5月8日早晨5时50分(贝尔格莱德时间 5月7 日午夜11时50分),美国用5 枚导弹连续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主楼和大使官
邸。在巨大的爆炸声中,我使馆严重被毁,27人受伤,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 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夫人朱颖不幸遇难。
许杏虎,不就是我文章的版面邻友吗?我文章的最后一句话美国“现在已经 开始前期行动了”,不幸言中。 几天以后,《人民日报》总编室主办的《内部参阅》周刊编辑部来电话说,
我的这篇《看美国全球新战略》的文章他们也要采用,因为出现了美国袭击中国 大使馆事件,希望能将此文再增补些这方面的内容,要我前去商谈。我如约到人 民日报社,见到了该内参周刊的负责人和责任编辑,他们郑重地告诉我,自中国
驻南大使馆被炸以后,党中央下达通知说,中央需要倾听各方的分析和意见,希 望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大胆向中央进言。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什么话都可以说, 不要有什么顾虑。
他们在与我探讨修改文章时,问我美国为什么要袭击中国大使馆,我便把我 对该事件的分析和认识如实相告,他们觉得符合事实,很有道理,建议我大胆直 言,专题而论,给中央提供参考。我说可以写,但不能不提到这与中俄两国领导
人的战略协作失误有关。负责人听后说,这样提怕不太合适,最好不这样提而把 文章写出来。我说这很难。 后来,我的文章以《从科索沃危机看美国的全球新战略》为题刊登在1999年
5月26日第20期《内参周刊》上,因为无法完成内参领导交给我的难题, 所以文 中没有提及中俄领导人的战略协作配合失误问题,对发生该事件的原因说得比较 含糊。
现在美国袭击中国使馆的“5.8”国耻日已经一周年了,很多事情也看得 更清晰了。为了纪念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位遇难烈士,我想把对该事件的真 实看法如实说出,希望以我这一家之言能给关心此事的人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
和参考。尽管它将涉及中国自己方面的一些战略失误,却对总结和吸取历史经验 教训是有益处的,因为这毕竟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而实事求是正是党风国风 民风之正气的根本所在。
由于中国使馆被炸事件的起因与中俄战略协作夥伴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磨合 过程中的不协调因素有关,本文就从此处说起。
目 录
一、相互支持的中俄战略协作夥伴关系
二、中俄战略协作首次脱节
三、江泽民主席访欧回国后美俄在欧洲的激烈交锋
四、如果中国如此这般……
五、中国的“消气外交”
六、利美不利俄的朱总理访美
七、南联盟拼死抵抗与中国难以入世
八、软硬兼施两强压一弱 讨价还价各方忙交易
九、中国的模糊政策
十、如果中国行使否决权
十一、美俄默契要炸的就是你中国驻南大使馆
一、互相支持的中俄战略协作夥伴关系
众所周知,苏东解体使美国获得了意外胜利,成为无人可敌的世界超强,其 单极霸权欲望急剧膨胀起来。为达到一极统治世界的目的,趁原苏联四分五裂、 独联体各自为政、俄罗斯严重削弱和中国正忙于国内经济建设的有利时机,企图
进一步削弱和控制俄中,扫除单极称霸的最大障碍,于是制定了对俄中实行先欧 后亚、欧亚交替逼进的东扩西进遏制夹击战略。 它首先趁俄削弱之际,推动原东欧国家全部演变右转,促使原南斯拉夫分裂,
并通过波黑战争加快了北约东扩的各种舆论和实际准备,对一再妥协退让的俄罗 斯步步逼迫,并加剧其经济危机。接着又在中国收复香港主权的第二天故意制造 亚洲金融危机,给中国和亚洲各国一个下马威,企图一举搞垮亚洲经济,并给中
国制造滑坡困难,从而使俄罗斯、中国和亚洲都陷于自身危机之中而大大削弱, 不能迅速崛起和相互支援。然后它在将波匈捷三国接纳进北约后不久,即利用南 联盟内部塞阿民族矛盾,率北约国家在“维护人权”的名义下,发动了科索沃战
争,以扫除东扩障碍,扩展东扩范围,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与此同时, 它在东 亚又伙同日、韩、台、菲组织起“小北约”,以把中国“妖魔化”为手段,加剧 挑衅施压,实施围堵遏制的西进反华计划。
美国对中俄实施从欧亚两线东扩西进战略,已对中俄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但由于中俄两国各自的经济、军事实力均不可能单独与美国相匹敌,又需要向西 方开放,发展自己经济,不能与美国发生对抗性冲突而被限制住了手脚,加之两
国都处于社会转型期,自身存在有种种弱点弊病。而国力强大又处于战略主动地 位的美国及其西方联合力量却是准备充份,计划周密,步步紧逼,来势汹猛。因 此要想击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小北约”东扩西进的夹击战略,不管中俄两国
愿意与否,都必须愈加密切地联起手来,结成战略协作夥伴关系,相互支持支援, 共同协调配合,否则就会被美国分化利用、各个击破而唇亡齿寒。 正是基于这种被美国所遏制威胁的相同处境和反对单极霸权的战略需要,
虽 然中俄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却促使双方逐渐地走到了一起。1996年4月24 日叶利 钦总统访华, 他首先建议中俄双方由原来建立的“建设性战略夥伴关系”提高为
“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夥伴关系”。在访华期间,叶利钦总统几 乎在每一个场合,不论内部会谈还是公开讲话,都反复强调,世界是多极的,不 能允许美国一家称王称霸,把它的意志强加给我们。俄中都是大国,都对和平负
有责任,不能接受由美国一个中心发号施令,动辄就干涉别国内政。叶利钦说, 建立俄中战略协作夥伴关系,这是“俄中两国做出的战略选择”。
叶利钦总统关于中俄建立战略协作夥伴关系的倡仪,得到了中国领导人的积 极响应和支持。江泽民主席说,这是中俄两人民做出的“正确的历史性选择,完 全符合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完全符合冷战后世界局势和国际关系的客观规律。”
(见唐家璇等编着《共和国客人》一书,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
中俄建立互相支持的战略协作夥伴关系, 正如美国咨询企业斯特拉特福公司 在一篇题为《北京传出俄中正在建立新战略夥伴关系的迹象》的研究报告所说的: “单独一个中国,或单独一个俄罗斯的国力都太脆弱,无法同美国抗衡,但联合
起来的中俄就能成为美国及其盟国的强大对手,可以通过协调战略,同时在不同 的地方给西方制造麻烦。” 事实也确是如此,美国虽为世界超强,却插足欧亚,伸手世界,造成它摊子
过大,战线太长,力量分散,顾此难以顾彼。这对分处东西的中俄来说,只要立 场一致,联合协作,相互配合,利用美国难顾欧亚两头的弱点,俄在欧洲,中国 在亚洲,对美国进行西抗东击的调度与牵制,就能使其疲于奔命,被迫收敛和退
让。
具体地说就是,只要中国在东边加强反美霸权行动,就能极大地吸引和牵制 美国于亚洲,迫使它只得放松在西线对俄及盟友的压力而必须对俄作出妥协退让, 这也是中国对俄罗斯及盟友最好最有力的战略支援;俄罗斯在西边采取强硬立场,
反对北约东扩,又可把美国牵制和拖住在欧洲,这又极大地支持了中国在亚洲的 反霸斗争而迫使美国也必须对中国作出妥协让步。
中俄之间这种声东而援西、声西而援东的相互支援配合,以及双方在经济军 事物质上互利互惠的交流帮助,是两国战略协作夥伴关系的核心所在。而中俄都 是核大国和常规军事大国,尤其俄罗斯,尽管困难重重,实力大减,然而其核军
备力量和常规军事力量仍是美国和西方最大的心头之患而不敢小视,美国绝对不 敢对已结成战略协作夥伴关系的中俄发动也会毁灭自己的核战争。因此,随着美 国东扩西进压力的日益增大,中俄两国这种互相依靠、唇齿相依的战略协作夥伴
关系也会越加紧密。中俄东抗西击的反霸战略协作行动,迫使美国只可能被牵制 调度而顾此失彼,两头打塌,从而使它的东扩西进战略难以实现。
二、中俄战略协作首次脱节 对于中俄间这种共同反对单极霸权的战略协作夥伴关系,美国严加戒备防范, 力图离间破坏,各个击破,而中俄之间也还有一个相互试探、了解、沟通、谅解
和协作配合的磨合过程。由于中俄双方各有自己的困难和不同的国情与打算,还 存在有各种历史的和现实的矛盾和差异,因此在合作过程中,尤其自科索沃战争 发生以后,曾多次出现协作脱节、配合失措、互相误解、猜疑和提防、未能很好
战略沟通协调的间隙漏洞,而这些恰恰被美国西方所充份利用,使中俄双方都造 成了不小的损失和被动。 比如,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之所以敢于扩大空袭南联盟,可以说就与中俄之间
的战略协作脱节而被其趁机利用有关。 去年3月20日,正如当时的《参考消息》报导的,为了利用欧元启动之机加 强中国同欧洲的经贸联系,分化美欧关系,牵制美国的一极统治,江泽民主席启
程访问欧洲意、瑞、奥三国。然而就在江主席即将结束对北约国家意大利的访问 之时,当地时间3月24日晚8时(北京时间25日凌晨3时),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
开联合国,在人权高于主权旗号下悍然发动了对南联盟的高科技空袭,其第一波 打击的战斧式巡航导弹首先就是从亚得里亚海的北约军舰上发向南联盟、科索沃 的,其后的70多架飞机是从意大利的阿维亚诺等空军基地起飞的。
由于美国发动此战的主要目的除了借此控制欧洲外,就是为了逼降和肢解俄 的盟友南联盟,剥夺俄在巴尔干的战略空间,继而趁势将北约东扩至俄周边地区 和独联体国家,直逼俄边境,因此必然会遭到俄的激烈反对。
在北约将要轰炸之前,正在访美途中寻求西方大宗资金援助的俄总理普里马 科夫在飞机上接到了美国副总统戈尔的电话,戈尔告诉说,北约在24小时内将轰 炸同俄罗斯缔结关系最长的盟国南联盟,并称这是“无法改变的决定”,
希望普 里马科夫予以“同意”。俄总理非常气愤,立即拒绝说,如果他同意,那就意味 着他为北约的行为叫好。普里马科夫将此事通知了叶利钦总统,要求调头回国。
叶利钦总统也接到了美国克林顿总统的电话,得知北约已下令轰炸南联盟, 他非常气愤,立即下令俄总理中止访美,并于空袭后十几分钟以俄武装力量最高 统帅名义发表了措词强硬的声明,表示俄永远不会认同北约试图以世界宪兵身份
采用武力强制政策。他要求紧急召开制止北约军事行动的联合国安理会,中止与 北约的合作关系,召回俄驻北约的代表,并强调如果军事冲突升级,俄为了确保 自身和整个欧洲的安全,将保留采取相应措施--其中包括军事措施的行动。
俄外长伊凡诺夫警告说,北约的军事行动会促使俄结束联合国的对南禁运, 俄准备通过军事和外交步骤来对付北约的军事行动。俄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元帅 也发出警告:塞尔维亚将会成为“第二个越南”,北约将深陷战争泥潭,想速战
速决是不可能的。他保证俄军队将采取对北约轰炸的军事反应。
俄杜马议长谢列兹尼奥夫则表示,俄将立即向南联盟提供威力强大的武器和 技术援助。而俄国防部与外交部在北约轰炸前不久就已联合起草了一份提交给总 统的报告,建议如果北约对南动武,俄就应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导弹,并保留向
南提供军援的权利。同时要重新考虑向伊朗提供武器和军事技术的可能性,俄驻 波黑的维和部队也不再服从北约的命令,而只执行俄总参谋部的命令。北约空袭 开始后,俄军总参谋部、各军兵种司令部24小时值班,全军作好了进入戒备状态
的准备,还打算向南提供威力强大的C-300防空导弹。
空袭的第二天,叶利钦气呼呼地要找美国和克林顿算账,扬言要采取“一些 非常措施”。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两国联盟大会警告说:“这一冲突则具有演变成 新的世界大战的危险”。3月27日,俄国家杜马要求政府加快独联体军事一体化进
程和俄白军事联盟的建立,同时俄将继续优先发展战略导弹部队, 研制和部署新 的战略导弹。3月30日,以强硬著称的俄总理普里马科夫到贝尔格莱德对米洛舍维 奇说,我们在世界各地的情报人员都听从你的调遣。他还希望俄罗斯同伊朗、
印 度、伊拉克和中国结成共同对付西方的战略联盟。 对于俄罗斯的这种激烈反对,因为美国通过科索沃战争最终要搞的就是你俄 罗斯,所以早有预料和对付准备的。而美国也知道,亲西方势力强大又已大为削
弱的俄罗斯单靠自身力量并不敢与美国北约发生军事冲突,因而对俄的强硬反应 并不太担心,但对已与俄罗斯结成战略协作夥伴关系的中国将会持何种态度却摸 不准,而这一点则是关系到美国发动这场战争成败的关键。美国之所以要选择在
江泽民主席访欧、尤其在访问北约国家意大利之时当着他的面发动这场针对其战 略协作夥伴俄罗斯的科索沃战争,其最重要的用意就是想借此试探一下中国对北 约发动此战的态度,当场检验中俄战略协作夥伴关系的紧密程度和协作力度。
对此,美国作了两种估计和两手准备:
(1)、如果江泽民主席对北约空袭南联盟立即表示强烈反对,坚决支持南 俄反对北约侵略的强硬立场,并当即取消访意访欧日程而返回,到莫斯科与俄紧 急磋商共同对付的对策,协调两国行动,甚至在亚洲方面作出对美攻势的架式,
这表明中俄联手的战略协作夥伴关系相当密切。而中国在亚洲的反美行动将会极 大的牵制美国于东线。俄罗斯在中国如此强有力的战略支持下,必将会采取更加 强硬的措施援南抗北,南联盟军民也会大受鼓舞而会主动抗击,不会被动挨炸,
这迫使美国不敢扩大轰炸,只得予以收敛。
正是出于这种估计和考虑,所以美国当时放出空气说,对南联盟只准备作一 周的轰炸,以迫使米洛塞维奇回到谈判桌上来。而北约在刚开始轰炸时出动的飞 机和发射的导弹以及攻击波次也不多,而且只在夜间空袭,只炸南的一些军事目
标,也没有派出庞大的地面部队。美国的这种小规模有限度的试探性轰炸,除了 狂妄自大外,也是为了万一中国强硬、中俄联手西抗东击之时好有一个可以很快 停炸的退路。而在3月28日,即在江主席离欧之前两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反常 态地痛快答应向俄提供48亿美元贷款,也是为了安抚俄罗斯,阻止俄中联手。
与此同时,美国在亚洲也作好了为了防止两线作战的准备。在开始轰炸的3 月24日当天,美国指令日本修改了针对中国、染指台湾的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 关法案,即日美《战争法案》,并指使日本海上自卫队在二战后首次向朝船开火,
以便万一中国趁美国在欧洲忙于科索沃战争之时而在亚洲“出击”,就把日本推 到前台来抵挡。两天以后,即3月26日, 驻韩美军又举行了代号为“勇敢海峡”的 军事演习,旨在训练一旦有事时可以向驻日美军基地转移驻韩美军非战斗人员。
也就是如果此时与中朝发生战争,驻韩美军及家属就可以马上溜之乎也,而要日 韩去做替死鬼。
(2)、如果江泽民主席只是在言论上表示强烈反对,要求停炸,但仍贯彻 “和平路线”而继续访意访欧,中国国内虽有支持南联盟和反对北约轰炸的舆论 谴责报导,却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反战行动,这表明中国主要考虑的是自己的经济
建设和要求扩大与欧洲的经贸联系,对发生在遥远欧洲的科索沃战争采取不参与 的局外人态度。中国对南、俄强硬的反战斗争会给予道义上、政治上的支持,却 不会给予实际上的战略支援和物资援助。于是被北约团团围困的南联盟就会孤军
作战,俄罗斯也因得不到中国实际有力的战略协作支援而孤掌难鸣,不敢大胆援 南,北约也就可以继续放手对南轰炸和对俄打压而不必有所顾忌。
对于以上两条,美国最担心发生的是前者。
的确,北约空袭伊始,俄罗斯非常希望得到中国强有力的战略协作支持。如 果江泽民主席在北约当他的面对南发动空袭时拍案而怒,立即表示坚决支持俄南 反北约侵略的强硬立场,当即取消访意访欧日程,然后直飞莫斯科与叶利钦磋商
对策。甚至那怕江主席只要在莫斯科机场逗留一、二个小时,与叶利钦总统只见 见而,握握手,拥抱拥抱,坐下来略叙几句家常话,只向美国和世界显示一下中 俄之间紧密牢固的战略协作夥伴关系的姿态,然后返回北京。美国北约因为摸不
清底细,不知中俄首脑达成何种联合反美反战的战略协作协议而会疑虑重重,惊 恐不已,不敢再轻举妄动。尤其它特别担心中俄会进一步联起手来采取西抗东击 的强硬行动而使它两头难顾,被迫之下只得软下来收敛空袭,甚至接受俄南的停
炸和谈建议,使这场以东扩压俄为目的的科索沃战争无法再进行下去,中俄两国 也就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局势就会朝有利于中俄南的方向发展。
然而,中国却采取了后者。
空袭发生后,江泽民主席在意大利说,像科索沃问题这样一个国家的内部问 题,靠军事手段是无法解决的,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地区局势更加动荡。他呼 吁立即停止空中打击,使科索沃问题重新回到政治解决的轨道上来。他到瑞士和
奥地利访问时又再次呼吁北约停炸,表示在这方面他与俄的立场一致。
中国主席谴责北约和要求停炸谈判的表态,言词严肃,但其基调则是不愠不 火,更多带有规劝的含义,并且没有中止访问而继续他的欧洲之行,中国国内也 没有强烈的反战浪潮和与俄联手的协作行动。美国由此基本摸清了中国对科索沃
战争在实际上在采取不干涉、不参与的局外人政策,以及中俄之间并未真正形成 紧密联手协作的战略夥伴关系,“火力侦察”大获成功,这使美国北约大感宽慰。
于是北约对南联盟的空袭和对俄罗斯的打压也就大胆和疯狂起来,轰炸规模、 范围和强度急速升级扩大。到第三天即3月26日时,也就是江主席到瑞士在欢迎 会上受辱之时,北约由原来只是夜间轰炸变为
24小时昼夜打击, 甚至还出动了 有“无敌手”之称的F-117A“夜鹰”隐形战斗轰炸机。3月28日, 江主席访奥, 北约将空袭升级到“第二阶段”,把从攻击南的防空军事设施转为以攻击南军队
的坦克和其他重武器以及地面部队为主,还轰炸了两个民用机场。3月29日,正当 江主席到莫扎特的故乡萨尔茨堡弹奏莫扎特的钢琴传递和平之声之时, 北约又加 大了空袭力度,并准备轰炸贝尔格莱德市中心。到3月30日这一天,也就是在江泽
民主席为期10天访欧行程结束之日,美国不仅断然拒绝了俄南的停炸和谈建议, 还决定轰炸南政府部门。
中国的口头支持实不参与的局外人政策使俄罗斯大感失望,俄本来就因底气 不足而胆气不壮,在强烈抵制北约侵略时又得不到中国的实际战略支持,于是也 就不敢表现太硬了。叶利钦在空袭的第二天一方面扬言要找美国算账,另一方面
却又表示俄决定不使用武力来与北约对抗,俄将谋求和平解决科索沃危机。在江 主席访欧的最后一天,叶利钦派俄总理、外长、国防部长赴南斡旋,并提出北约 停炸、南从科索沃撤出一部份军队的和谈建议。但这些抗中求和的努力,均被美
国所拒绝。叶利钦也只得声称“俄罗斯不会卷入一场军事冲突”。
这就是在科索沃战争开始时中俄之间由于配合失措所造成的第一次战略协作 脱节,被美国加以利用而扩大了这场侵南空袭战争的实际情况。
三、江泽民主席访欧回国后美俄在欧洲的激烈交锋
江泽民主席在为期10天的访欧期间对北约空袭南联盟采取言词反对、实不参 与的局外人政策,当然有利于美国扩大轰炸而不利于俄罗斯反美援南。但是由于 当时处于访欧的特殊环境,因此不论美国还是俄罗斯,都还有些不清楚这是中国
主席访欧时为了不影响中国与欧盟的关系所采取的忍让之举呢,还是中国对这场 巴尔干危机的真实立场?因此对于江主席结束访欧回国后中国将会如何动向,已 成为美俄都集中关注的焦点。
对于美国来说,当然希望中国继续采取局外人政策而使俄罗斯得不到中国的 战略协作支持,这样也就可以大施以强克弱、各个击破、炸垮南联盟、逼退俄罗 斯的强权雄威了,但同时也担心江主席回国后会转变立场,联俄反美。
对于俄罗斯来说,当然更为急切地希望中国按照中俄战略协作夥伴关系的原 则采取强硬立场并在东面出击,由此支持和配合俄在欧洲的援南抗北行动,但是 也有些担心江主席回国后依然采取局外人立场而没有与俄东西配合的动静。
怎样才能摸清江泽民回国后中国的真实态度呢?只有继续试探。美国的试探 方法是,继续扩大轰炸,看中国的反应;俄的试探办法是,以更强硬的姿态反对 北约空袭,以期待中国实际的战略配合支持。于是在江主席回国后,美俄在欧洲
展开了空前激烈的交锋:
美国不仅在江泽民主席离欧当天拒绝了俄南停炸和谈建议,而且还在江主席 结束访欧的第二天,即3月31日,决定实施“第三阶段”空袭行动, 把轰炸目标 增加了20,加强了对南军队的打击力度,将位于贝尔格莱德市中心和米洛舍维奇
总统官邸附近的南政府各部和其他指挥控制中心也都列入了轰炸目标清单,并大 量使用国际法禁止的集束炸弹。而且,为了表明一定要炸降南联盟的决心,美国 在这一天又接管了南驻美使馆,驱逐南外交人员,并宣布在复活节期间也照炸不误。
北约的狂轰烂炸使南联盟大量军事目标和民用设施被毁,人员伤亡急剧上升, 800万居民躲进防空洞和地下掩体避难,也给多瑙河和地中海沿岸国家造成了生 态灾难的威胁。
俄罗斯为了阻止北约空袭,也在3月31日这一天加大了抵制力度, 宣布增加 1999年国防预算开支,提高军队战备水平,又宣布7艘舰艇将于是4月4日至6日进
入地中海。俄黑海舰队司令科莫那多夫上将表示:“黑海舰队已作好战斗准备, 人员也充份补齐,以完成上级下达的任何命令。”
与此同时,俄举行了一系列军事演习,俄北方舰队进行包括核动力巡洋舰“ 彼得大帝”号和航母“库兹涅佐夫元帅”号在内的几十艘舰艇参加的海上演习, 俄罗斯战略火箭部队也进行了导弹运输、展开和发射演习。俄总参谋长科瓦什宁
大将说:“如果俄罗斯面临生死选择,那么俄武装部队的一切武器装备,特别是 核武器,都应被利用。”
为了在必要时吸引美国于亚洲,俄远东地区各部队也举行了代号为“首长- -司令部”的大规模战略军事演习。由远东军区司令切列瓦托夫上将指挥的这场 军事演习,参加者有远东军区、太平洋舰队、空军、空防部队、内卫部队的官兵
共4500人,对空中来犯和海上登陆之敌进行了模拟打击。
4月1日,土耳其外交部同意8艘俄军舰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地中海,美 对此迅速作出反应,表示关注。克林顿否决了叶利钦提出的由俄和美、英、法、 德、意、加、日7国集团共同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建议,并宣布“下决心让我们继
续执行我们的使命”,北约进一步扩大了轰炸。 同一天,俄北方舰队在巴伦支海举行海军演习时,从一艘核潜艇上水下发射 了一枚弹道导弹,并在预定时间内击中了位于勘察加地区的目标。俄精锐的第32
空降旅在俄南方城市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军事演习。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议会代表团 冒着北约轰炸访问南联盟,并表示要向南提供各种援助。
4月2日,北约开始轰炸南的交通设施和桥梁,并增兵亚得里亚海,拥有75架 战斗机的“罗斯福”号航空母舰通过苏伊士运河驶近地中海。接着又轰炸发电厂、 油库、化工厂、油漆厂等,多瑙河上多座桥梁被炸断,进入爱琴海的俄侦察舰也
受到了北约海军的严密监视。美国每天从本土运送大约100吨的炸弹、 导弹等武 器装备到意大利阿维亚诺空军基地。
俄罗斯方面则在莫斯科举行了独联体首脑会议,一致要求北约停止轰炸,反 对以武力解决科索沃问题。南总统米洛舍维奇希望俄提供军事援助,以帮助南联 盟抵御北约空袭。南国防部长也提出了相同的要求,他说:“南联盟正期待着武
器和其他军事装备能迅速运来。”为了密切南俄关系,南决定把击落的F-117A隐 形飞机残骸交给俄。
4月3日,美巡航导弹击中南内务部大楼、25座医院、特种警察总部大楼和其 他南政府设施。12架F--117隐形战斗机飞抵欧洲,“罗斯福”航母受命参战。俄
则决定向南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4月4日,北约连续第二天对贝尔格莱德市区进行轰炸,炸毁了警察学较、炼 油厂、中心供暖厂、油库等。美国已制定了一个地面进攻的战争计划,内容是派
出一支20万人的地面部队,其中主要部份将从阿尔巴尼亚进攻科索沃南部,另外 很大部份则派往刚刚加入北约的匈牙利,从北部向南进攻,对南联盟造成南北夹 击之势。因此北约决定派遣大量地面部队进驻南的周边国家,克林顿已下令把24
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远程火箭和8000人的美军部队派往阿尔巴尼亚,阿尔 巴尼亚已同意充当进攻南联盟的前哨阵地而答应美军部署在其境内。奥尔布莱特 则宣称美国决心继续保持对南联盟的不间断空袭。
俄罗斯方面则是“河湾”号侦察舰在这一天驶进地中海,俄首批援南志愿者 也抵达了贝尔格莱德,其首领阿斯表示,希望南军事当局组成俄志愿军连队,同 南军并肩作战。
4月5日,北约利用天气好转的机会对南的空中打击全面升级。克林顿总统说, 美国决心空袭下去,直到米诺舍维奇屈服为止。美国防部长科恩声称,有必要延 长空袭来为实施地面进攻铺平道路。
俄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元帅则表示,美国北约如果发动地面进攻,俄也是作 好准备并要采取相应军事行动的,至于俄下一步将采取何种行动,要由俄领导人 决定。
这一切都在表明,俄美之间发生冲突的紧张气氛在迅速升级,而它们在这种 激烈交锋时都在密切注视中国方面的动向。
四、如果中国如此这般······
那么江主席回国后将会采取何种行动呢?比较好的办法是,回国后一方面通 过内部渠道与俄方秘密磋商能够迫使北约停炸和阻止美国东扩西进的协作对策, 另一方面则把打击重点放在反对美日安全新条约即美日反华侵台的《战争法案》
上,不仅大造舆论声势,而且可以派出舰队护送民间爱国志愿团体登陆钓鱼岛, 又公开调兵谴将举行军事演习,作出要用武力解放台湾的态势,对朝鲜反对美日 韩战争挑衅的行动也予支持,同时逐渐加大反对北约侵南的谴责声势,加强与俄
的公开往来。 中国以局外人姿态对待欧洲事态、以当事人身份处理亚洲变故,其用意是:
(1)避免直接卷入自己所不了解也不胜任的欧洲冲突。
(2)贯彻中俄相互支持、东西配合的协作战略,与俄达成默契,使东亚局势 紧张起来,把美国的注意力吸引于亚洲,以此支持俄南在欧洲的反北约侵略行动。
(3)美国不论在欧洲或是在亚洲,此时都还没有作好大规模战争的充份准 备,更不可能在东西两个方向同时对付中国和俄罗斯,中国采取这种由中国声东 而由俄击西的东击西抗策略,迫使美国必须作出如下的考虑和选择:如果继续扩
大对南轰炸和加剧与俄对抗,必须把更多的力量投入到欧洲,以对付抵抗愈加强 烈的南俄,这就会造成东亚力量削弱,这将大有利于中国在亚洲的攻势,尤其有 利于中国的攻台准备;如果把更多力量转移到东亚,势必又会影响和削弱在欧洲
科索沃战争的进展和对俄的挤压,促使南俄更猛烈的抗击,于是美国的东扩西进 计划就会两头碰壁。
(4)就在美国左右为难、举棋不定和俄南加强反北约轰炸之时,中国总理 以不亢不卑之姿态前去访美,不仅对美国前段时期的反华行径严加斥责,而且在 入世问题上对美施以压力,逼迫美国按照中国的强硬条件予以批准。这时美国就
会作出如下的反应:
(A)、欧亚利益相比,欧洲为重,亚洲次之,因此只能重欧次亚,顾西缓 东,而不能同时兼顾,两头出击。
(B)、科索沃战争已经发生,与俄南对抗已成事实,此时只能继续炸下去 迫南降服,不能因为南的拼死抵抗和俄的激烈反应及中国在东线的牵制而就此停 炸,也不能因顾东缓西而使中国趁虚攻台和朝鲜趁乱南进,否则就会扁担没扎,
两头打塌。
(C)、对于美国来说,在这诸多矛盾中,最急需要解决的是,迫使南联盟 停止抵抗,接受北约的朗布依埃协议。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要俄停止对 南的支持,不与美国北约继续对抗。
(D)、可是中国在东亚以反日美《战争法案》为由发动解放台湾宣传攻势, 支持朝鲜反日美韩行动,反击菲律宾的南海军事挑衅行为,以此吸引牵制美国于 亚洲,正是俄南在欧洲能够加强反击北约进攻的最主要支持源。因此,要俄停止
援南抗美,最重要的是要设法阻拦中国以发动亚洲攻势吸引美国而对俄南的战略 支持,防止中俄进一步联手协作的东击西抗行动。
(E)、由于欧洲方面吃紧,因此要中国停止对美日台的攻势和对朝的支持, 只有对中国作出让步、满足中国的要求才有可能。而中国目前最大的需要就是防 止中美关系恶化和尽快加入世贸组织。因此,只要减弱反华势头,同意中国入世,
给中国最需要的甜头,就能求得缓解中国对美国反华行径的怨恨和对台的攻势, 有助于在欧洲对俄南施加压力。而中国与科索沃战争无直接关系,因此中国也会 在调解俄南与北约重新谈判、政治解决科索沃危机的外交活动中起到举足轻重的
作用。 也就是说,如果江主席访欧回国后采取以上谋略策略,中国不仅可以成为科 索沃危机各方的调停主角而能制止科索沃战争,阻止美国北约在欧洲的东扩势头, 也可以提前做好解放台湾、抵制美国和小北约反华西进的准备工作,还能迫使美
国诺诺同意中国加入世贸。俄为了支持中国在东线对美的牵制行动,也会积极主 动地向中国提供先进武器的各种军援。此时此刻中国将成为美俄都争相拉拢争取 的香饽饽而左右逢源,相继得利,而这也正是中俄战略协作关系的威力所在。
五、中国的“消气外交”
但是,江泽民主席在3月31日访欧回国后中国却并没有什么动静,从4月1 日至5日,媒体上除了报导一些科索沃战争消息以及朱熔基总理即将访美和担心 中美关系继续恶化的评论外,中国并没有采取什么重大的与俄协作反霸外交行动,
也没有发动亚洲攻势以对俄进行战略协作支持的任何迹象。这表明中国对科索沃 危机仍然实行不干涉、不参与的局外人政策,由此也就造成了中俄战略协作的第 二次脱节。
4月6日,中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就是朱熔基总理开始为期9天的访美 行程。
朱总理这次访美,因为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曾说是为了让美国对中国消消气, 所以被称为“消气外交”。由于发生了科索沃战争和美国在前一时期大肆反华而 恶化了中美关系,所以朱总理也曾一再表示,“我其实并不想来(访美)的”,
只是奉江泽民主席之命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
所谓让美国消消气,也就是让中国受受气,指的是美国因中国某合资银行破 产受损、中美贸易逆差以及美国无中生有制造的所谓中国窃核密案和非法竞选捐 款案等问题上对中国有气,反华情绪高涨,朱总理访美就是为了在这些问题上让
已经放肆把中国“妖魔化”的美国人再向中国政府总理出出反华怨气,以此化解 歧见,制止中美关系的继续滑坡。
除此之外,朱总理在访美期间还要向美国再次表明中国反对北约空袭南联盟、 反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等重大问题的立场,规劝美国“立地成佛” 。尤其要同克林顿总统会谈解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而为了能够争取美国支
持中国入世,朱总理在访美之前就向美国作出了广泛而巨大的让步,当时就已经 进口美国牛肉、柑桔和小麦,并同意开放电信、金融服务和娱乐业。
江泽民主席访欧期间对北约炸南压俄的战争行动采取不干涉、不参与的局外 人政策,在访欧回国后也并未按照中俄战略协作要求去努力向俄联络、接近和沟 通,联手反美,反要朱熔基总理以“消气外交”去向美国靠拢求助,可能出于这
样的认为和考虑:
(1) 科索沃战争是发生在欧洲巴尔干地区的“局部战争”,是为了东扩的 美国北约与反对东扩的俄南之间的冲突,而北约东扩乃是大势所趋。国小人少力 弱、民族矛盾尖锐、方法策略失当、并被强大西方势力团团包围的南联盟,与北
约相比,力量悬殊,无法抗拒。已大大削弱又以亲西方为社会主流思潮的俄罗斯 也不敢对抗,无力阻挡。而北约之所以能够大举东扩和发动这场科索沃战争,也 是因为这些年来俄对西方实行一再姑息退让的新绥靖主义政策所造成的。因此,
俄南必定会在美国不断升级的空袭打击之下,通过谈判再次作出妥协让步,中国 对此发展趋势无力阻止。
(2) 这场发生在巴尔干的“局部战争”与远离欧洲身处亚洲的中国关系不 大,现在美欧俄都在为此战而奔忙,无暇顾及中国,这正是中国发展经济、强大 自己的大好时机。而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要得到西方的相助,尤其需要改善和增
进中美关系,获得美国同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3) 如果此时中国不仅像抗美援朝或抗美援越那样援助南联盟抗击北约侵 略,又大力支持俄罗斯援南抗美,甚至与俄协作配合,在亚洲发动对美牵制的反 美攻势,一则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不够,远水解不了近渴,另则这势必会激化俄南
同欧美北约的冲突,使科索沃战争越打越大,还把中国也卷入进了自己并不了解 的欧洲冲突中去而力不能胜。
(4) 这样做的结果还会是,俄南即使得到中国支持支援,也抵抗不了北约 东扩的强大攻势,最后仍会接受北约条约而作出妥协让步,这不仅使中国得罪了 欧洲,同时也会恶化中国同日本、韩国、菲律宾、东南亚各国和台湾的关系,使
亚太局势趋于紧张,打乱了亚洲和平发展环境。更重要的是会使中美关系更加恶 化,美国更会仇华反华,而这一切均不利于中国的经济建设。
(5) 如果中国对科索沃战争采取在道义上反对实际上不干涉的局外人政策, 则不会把中国卷入欧洲冲突中去。再退让一步去改善同美国的关系,美国因不希 望看到中俄联手协作,也不希望亚太局势紧张而被牵制,所以在出气消气之后会
作出让步而同意中国入世,这对中国争取时间、尽快建设、发展经济、加强国防 是有利的。
六、利美不利俄的朱总理访美
无疑,中国领导人的本意是为了避免中国卷入欧洲冲突和亚太矛盾,改善中 美关系,抓紧时间发展经济,使中国尽快强大起来,可以独立自主地打赢未来针 对中国的高科技“局部战争”。也正是出于这种认识和考虑,所以在朱熔基总理
访美的同一天即4月6日,江泽民主席向全军发出指示,要努力提高部队武器系统的 水平。
但可惜的是,这种只从中国自身需要出发的认识和措施,却不利于中俄战略 协作夥伴关系大局,反而有利于美国扩大炸南压俄的科索沃战争和北约东扩行动。
首先,江泽民回国后中国继续实施局外人政策,尤其4月6日朱总理以热美冷 俄取向的访问美国,不能不使俄产生如下的认为和担忧:
(1)俄要想得到中国实际的战略协作支持配合, 即中国公开表态与俄罗斯 共同抵制美国北约的侵南行径,并在亚洲方面发起反美攻势以帮助俄罗斯将美国 吸引于东线,现在看来已不可能,这就无法减轻美在欧洲方面对俄、南的军事压
力,俄也就不敢冒然冲到反北约第一线去实际援南。因为一旦它向南提供武器等 卷入冲突,等于就是向北约宣战,势必会与以美国为首的整个西方世界为敌而遭 到西方的全面孤立、制裁,甚至战争,俄无此实力可以单独承担。
事后有人批评说,如果俄罗斯真有诚意向南斯拉夫伸援手,只要在科索沃饱 受轰炸之苦时,派一架军机载几百名俄军到科索沃,北约的轰炸行动便不得不中 止。(见新华社副社长高秋福主编、参编部编写的《烟硝未散--科索沃战争与
世界格局》第221页)。 这种在没有得到中国实际战略支持前提下由俄单独出兵 援南的设想,未免有些天真可笑。这是战争行动,除了有没有诚意以外,更主要 的是实力和外援够不够的问题。1990年时,苏联军工综合体预算只及美国的五分
之一,而科索沃战争时俄罗斯的国防科研开支仅是1992年水平的十分之一,俄的 经济军事实力已远远落后于美国,仅所欠的外债就达1800亿美元,到期外债 175
亿美元。以如此孱弱之力去单独援南抗北,对任何俄国领导人来说,不到危及生 存,逼于死地之时,都是不敢想更不敢做的。
(2)然而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在俄美因科索沃战争而走到对抗边缘之时, 中国却不惜以让美国消气之退让,大踏步地靠拢和求助于已与俄几乎为敌的美国, 这不仅有助于美国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对南大炸和对俄施压,而且不能排除中国进
一步与美欧联手共同对付俄罗斯的可能性。万一在俄全力投入援南抗北之际,中 国在美国的拉拢和压力之下由与美的建设性战略夥伴关系突然转变为战略协作伙 伴关系而抄俄后路,对俄来说,其后果将不堪设想。而中美接近对付苏联是有过
先例的,不论是毛泽东时代还是邓小平时代都发生过,这使俄不得不产生猜疑, 也不得不有所防备。
那么怎么办呢?对于俄罗斯来说,最好的办法是,你中国以软靠美,纵美扩 炸压俄,那么我俄罗斯也必须在不失自己阵地的前提下以软待美,避免对抗。尽 管此举会促使美国加剧轰炸,却可以避免自己单独抗美的孤立地位,又能够缓冲
和防止美中联手的可能性。 然而,不论是中国冷俄热美,还是俄的以软和美,对于美国来说,都对扩大 轰炸、迫南降服、逼俄退让和北约东扩大为有利。
正是这个原因,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朱总理访美以前,俄领导人也说一 些希望政治解决的话,但总的来说是以强硬为主,并似乎准备与美国北约对抗一 搏。可是从4月6日中国总理访美之日起,俄罗斯突然软了下来,叶利钦总统对美
态度骤变。
就在4月6日这一天, 他对普里马科夫总理的俄政府在巴尔干地区奉行的强硬 政策表示不满,对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 总参谋长克瓦什宁和副总参谋长巴卢耶 夫斯基过于好战的言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强调俄不向南联盟提供军援。而且,
凡举行有关南斯拉夫局势的记者招待会均排斥军方参加,全由外长伊凡诺夫一人 主持。这位外长一反以前的强硬也说:“俄罗斯目前没有介入围绕南斯拉夫的武 装冲突”,“我们主张结束打击,回到谈判桌旁寻求政治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
而寻求政治解决不需要提供现代化武器。”
也在朱总理访美的4月6日当天,美国对南联盟的空袭却再度升级,北约出 动了 469架次飞机对南进行了自空袭以来最猛烈的集中轰炸, 还炸毁了几座电视 发射塔,并准备对南联盟发动南北夹击的地面入侵战争。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 在这一天发出狂言:二十一世纪北约将承担不受地域限制的新任务。
4月6日以后,俄的态度越来越软。4月8日,叶利钦总统再次表示:“俄罗斯 不会向南斯拉夫提供武器,不会卷入巴尔干地区的冲突,”俄财长扎多尔诺夫甚 至向美国北约交底说:“俄不具备参与任何大规模军事行动的真正经济实力。”
对于南联盟要求加入俄白联盟一事,俄白两国也于4月13日表示拒绝接纳。而 这一天,俄外长与美国务卿在奥斯陆举行自战争开始以来的首次会晤。会谈的成 果是,伊凡诺夫外长受到了奥尔布赖特犹太老太太的一顿训斥,她严厉警告俄罗
斯“不要对北约使绊子”,伊凡诺夫诺诺而退。虽然奥尔布赖特在会后表示双方 在科索沃和平问题的“很多基本原则达成一致”,实际上却是伊凡诺夫空手而返。
第二天,即4月14日, 也就是中国总理表示他已完成在美国的“消气外交” 任务而赴加拿大进行为期6天访问时,叶利钦任命了一贯亲西方并支持美国民主 党的前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为负责调解南斯拉夫冲突的特使,这表明俄已正式决定
放弃与西方的对抗政策,而以缓和为主调。
果然,切氏一上任就立刻使俄对北约的态度有大幅度的缓和,并开始对决不 屈服、抵抗到底的米诺舍维奇总统加大逼和压力。
也就在4月14日这一天,美国人一边心满意足地送走让他们出足了反华怨气的 中国总理,一边与北约各国领导人开会讨论继续东扩计划,准备把保加利亚、罗 马尼亚、斯洛伐克、马其顿、阿尔巴尼亚、斯洛文尼亚等全部纳其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