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右翼制造钓鱼岛政治事态

中国外长唐家璇最近访问日本,曾对日本右翼分子非法登上钓鱼岛事件进行交涉。五月十日,唐家璇与日本外相河野洋平会谈中特别提到,最近日本右翼组织“青年社”成员再次非法登上钓鱼岛,设立所谓神龛,又一次制造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严重政治事态,要求日方对右翼团体及其成员严加管束,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据报道,日本右翼团体“日本青年社”于四月二十日登上钓鱼岛,并在岛上建立一座小神社。右翼分子称,建立神社的目的之一是“祭祀战争期间在岛上饿死的居民”,并计划定期参拜、派出数名神社住持前往定居,云云。
  日本右翼势力非法登上中国领土钓鱼岛,已经有多次前科。一九七八年,“日本青年社”便首次擅自登上钓鱼岛修建灯塔。一九九六年七月,“日本青年社”成员又登上钓鱼岛建造一座太阳能灯塔,放置木制的“日之丸”旗,公然向中国的主权挑战。当时,中国政府对日本政府纵容右翼势力登上钓鱼岛提出强烈谴责,并通过外交渠道进行多次交涉。此事也引发了港澳台和海外华埠的“保卫钓鱼台”示威活动,其中香港保钓人士乘船前往钓鱼岛海域宣示中国主权时,不幸发生陈毓祥溺毙事件。后因岛上灯塔被风吹毁,保钓活动才平静下来。到了一九九七年六月,日本右翼势力再次向中国挑□,派出“日本青年社”三名成员登上钓鱼岛,企图重修灯塔,只因风势太大而仅逗留一个多小时便折返。
  中国对日本右翼势力这次非法行径再次提出谴责,要求日本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约束右翼分子,并严惩肇事者,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国际法上看,钓鱼岛及其附近岛屿都是中国领土。早在明朝嘉靖年间的文献已记载钓鱼台是中国领土,到清朝康熙年间,钓鱼台诸岛正式划入中国版图,并归台湾省管辖。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曾颁懿谕,将钓鱼岛列屿赏给太常寺卿盛宣怀,现今还有这份懿谕保留下来。只因清朝政府在甲午战争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才一度落入日本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败的日本将台湾及附属岛屿归还中国,钓鱼岛理应一并归还。然而的日本却擅自把钓鱼岛交给美国托管,而美国则在其后归还冲绳岛给日本的协定中,假装胡涂把钓鱼岛列入冲绳岛协议中,因而造成战后中日两国对钓鱼岛的争端。钓鱼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美日之间就此所作的任何私相授受交易中国永远不会承认。
  在七十年代初,当美国片面把钓鱼岛连同冲绳岛一起交给日本时,中国政府曾发表强硬声明,宣明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不容侵犯,反对美日两国背着中国私相授受,迫使日本政府不敢派兵进驻钓鱼岛。同时,港澳台及海外华人发动声势浩大的“保钓运动”,令日本暂时收敛占领钓鱼岛的气焰。
  八十年代初,邓小平访问日本谈到中日对钓鱼岛争端时表示,为了维持和发展中日友好关系,钓鱼岛问题最好留给下一代去解决。他建议中日搁置钓鱼岛的主权争议,共同开发钓鱼岛海底资源。日本首脑当时表示赞成。一九九二年中日正式建交时,两国就钓鱼岛争端达成“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共识,并将这个精神写进联合声明中。
  可是,日本一些人对钓鱼岛的野心并没有减少,反而不顾中日共识和自己所作的承诺,企图夺取钓鱼岛。一九九六年六月,日本国会通过对联合国海洋法的承认法案,宣布日本将拥有“二百里排他性经济水域”,单方面把原属中国的钓鱼岛及附近岛屿划入其专属经济区内。七月二十日,日本国会正式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观察家人士认为,日本右翼团体在海洋法生效之前赶到钓鱼岛建造灯塔,同时日本外交部辩称“尖阁群岛”(即钓鱼岛)是“日本领土的最前端”并非是偶然的巧合,而是相互配合的安排。
  其实,早在一九九二年,中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海及毗连地区法》,已宣布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台列岛,位于中国临海基线之内。一九九六年五月,中国人大常委会又批准《联合国海洋公约》,宣布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实行二百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使中国管辖海域扩大到三百万平方公里,可以合理分配和享有海洋资源。
  日本却随后宣布规定二百海里经济海域,把其管辖海域扩大到四百五十万平方公里,超过中国海域三分之一,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把日本经济海域推到钓鱼岛周围,甚至通过宣称拥有钓鱼岛而把其经济海域伸进中国(包括台湾)的大陆架,企图在捕鱼、勘探、开发、养护、管理海洋资源方面,与中国分享权益。
  近年来,日本一方面通过右翼分子偷偷摸摸登上钓鱼岛建立灯塔、木旗、石碑、神社之类,向中国主权挑□;另一方面又宣传什么“无主岛论”、“先占先得论”、“有效控制论”,企图运用十七世纪殖民主义的歪论,把中国钓鱼岛变成“日本的固有领土”。
  然而,在大量中国历史、地理证据和国际法面前,日本的歪理和谬论是站不住脚的。日本不顾中日建交的共识和“搁置争议”的承诺,一再纵容日本右翼势力侵犯中国主权,甚至出动飞机、军舰给他们保护,已在中国和世界面前,露出日本不守信用、不顾承诺的咀脸。而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始终坚守信诺和原则,冷静、克制,进行有利、有理、有节的外交斗争,最后胜利将在中国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