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出30万买个教授当

某市一位副书记应邀出席一所大学的校庆,为解决该大学科研经费的不足,这位副书记答应赞助30万元,条件是聘请他担任该大学的兼职教授。这一条件引起了该校许多教授的不平,然而,面对30万元的诱惑,教授们还是采取了一个折衷方案:聘这位副书记担任兼职副教授。谁知,这位副书记竟然拂袖而去,认为30万元才换来一个副教授,太不识抬举,也太小看了他的权力以及权力支配金钱的力量。无可奈何之下,教授们妥协了。

清高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这清高源于他们的骨气,源于他们对学识价值的认定。然而,在权力和金钱的现实面前,教授们最终没能守住自己的清高。这个结果,在让人感到无奈之时,更有深深的悲哀。

众所周知,教授乃学界之尊者。社会的敬重,源于他们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师德。然而,从现实情况看,虽然教授的地位和权威有了提高,但教授仍然是一个苦差事,其贡献和价值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住房困难,待遇低下,科研条件艰苦,成为制约许多教授发展事业的障碍……这种贡献与回报的偏差,难免使一些教授产生心理不平衡,不得不放下清高的架子,屈服于世俗和功利。于是,各种名目繁多的“教授”也应运而生了。

你是身居要位的领导,而某大学正有求于你,那好,教授相当于局级,一纸聘书,你得来全不费功夫;你是手握重权的局长,你想要顶教授的桂冠支撑门面,没问题,只要你能替教授解决实际困难,提供科研经费,或组织教授出国考察;你是实力雄厚的企业家,你肯投资助学,聘你为企业管理学的教授当之无愧,市场经济时代,学生不懂管理哪行……

只不过,这种以权力、金钱为交换筹码得来的“教授”的泛滥,不仅玷污了教授的品格和学术精神,而且在社会上产生误导,导致教授乃至知识的贬值。这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是一种怎样的危险?

教授不是身份的点缀,不是交换的筹码,不是宣传的品牌。对教授的尊重,应该是对至高无上的教育事业的尊重,是对民族未来的尊重。

[有钱能使鬼推磨。在市场经济的幌子下,优秀的文化遗产被埋没了,腐朽的沉渣却不断泛滥,这是不是我们时代和民族的悲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