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会出兵台海的深层原因(三)

作者:潮水(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美国的唯一选择

由于两岸战争潜力悬殊,如美国不出兵则台湾必败无疑,而坐视台湾战败投降,美国在东亚的“威望”将要遭受致命的第三次(第一次朝鲜战争,第二次越南战争)打击,但是,一旦美国出兵又显然将面临难以承受的后果,因此,美国不仅不会出兵,而且,美国难以容忍战争发生。

美国所剩的战略选择就只有“和平”一途。在和平的前提下,美国有两个战略目标,较好的一个目标是和平的保持现状,美国认为“中国可能想限制美国在亚洲地区的政策选择范围,在台湾等问题上限制美国行动的自由。但是美国的政策应该是防止战争,遏制战争。所以对话和外交手段是关键的,是首要的,应该在核武器和导弹问题上坚持与中国对话,了解中国的意图,对中国作适当的让步;在与俄罗斯讨论削减战略武器时必须将中国的战略武器因素考虑进去,把中国当成与俄国一样的一流核强国来看待,尊重中国的利益;中国是一个正在上升中的大国,正在不断变化,将中国纳入国际社会,这是非常重要的,使中国继续朝民主计划,继续朝法治方向发展,让中国更加感觉到自己是国际体系的一部分,进一步了解地区利益和美国的利益,这样会使和平与稳定的形势延续下去,而让中国进一步进入国际社会也会有助于中国朝和平的方向发展”(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共和党东亚事务首席顾问彼得·布鲁克斯语),如果这个目标不能达成,那么,美国的另一个战略目标,即最低战略目标则是两岸和平统一,成为一个对美国“友好”的新中国,使统一后的中国“不再成为美国的潜在竞争对手”(小布什语),而成为美国的“友邦”,“成为美国的市场”(小布什语),虽然中国由于近百年的屈辱史使中国民族主义倡导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国家,不愿作依附美国的二流国家,但美国超强的地位决定了“美中关系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如何处理这个关系,中国处在从来没有过的最缓和的战略安全环境之中,中国经济改革20年来从与美国的关系中获取了美中共同发展的利益”(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共和党东亚事务首席顾问彼得·布鲁克斯语)。在第一个目标下,美国可以兼顾“威望”与“利益”,在第二个目标下,美国至少可以保全“威望”,而保全“威望”的方法就是设法使台湾“自愿”而“有面子的”与大陆统一。只要台湾是“自愿”而“有面子的”走向统一,美国当然就没有背弃或“出卖”台湾的问题,美国的“威望”自能维持不坠。在这样的考虑下,美国不仅自己不会参战,甚至也不会容许台湾为抗拒统一而作战,因为台湾战败的结果会连带使美国遭殃。所以不仅美国不会出兵,甚至台湾自己也没有作战的自由。

◆美国的当前政策

但是,美国当然不敢把这张底牌透露出来,除了避免中共占领战略上风以外,也要避免台湾因失望而一举靠向中共。为了保持两岸的“均势”,以谋取最大的利益。美国必须对中共摆出逼真的恫吓姿态,以提高中共发动战争的成本。但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美国恫吓姿态愈严厉,也就愈显示他不想介入战争。同时,因其底牌是“不会出兵”(美国前防长佩里在卸任后曾去台湾,当面亲自告诉李登辉政权,美国“不会出兵”,而因其已卸任,许多人因而忽略了他的重话),所以美国也必须同时牢牢地约束台湾的独立倾向,以绝对避免战争的爆发。美国必须至少作到一点要求:万一战争爆发而美国袖手旁观时,美国能有一个自圆其说的好理由。这个理由就是:台湾不听美国的忠告,所以美国自然不必为台湾的行动负责。所以美国传达给台湾领导人的讯息就必然是:“不许挑衅,照我的指示作,否则我不出兵。”

白宫的当前政策传以“美国的讯息”的方式达给了两岸。美国传达给大陆的讯息是正面的讯息,而传达给李登辉政权的讯息是错误的信号:过度的不合时宜的对台军售,助长了台湾当局脱离美国控制的盲动,“台独”倾向,所以,台湾与大陆各自对美国讯息开始作出反应后,台湾的反应是危害美国利益的“麻烦”的开始。

◆李登辉忤逆美国的“龙髹”

1996年台海危机过后,前美国防长佩里与前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沙卡什维利卸任,并应邀往访两岸,他们以美国“民间”访客的身份向两岸传递白宫的口信。在往访大陆时,他们告诉主人,美国希望中共在朝鲜半岛和平问题上发挥更为积极的“建设性作用”,防止朝鲜核武装,说这也符合中国的利益,并试探性地提出,如果朝鲜继续阻挠美国以和平利用核能的名意派遣国际组织进行核察,美国将以“外科手术”式的行动轰炸朝鲜宁边的核设施,主人的答复是,同意在朝鲜半岛无核区问题上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中方将积极参与朝鲜半岛的美、朝、中、韩四方会谈,寻求朝鲜半岛问题的和平解决。本来,按照国际列强的游戏规责,中共完全可以以此作为解决台湾问题的一场战略性的交易,但是,如同以往的作为朝鲜的盟友一样,中方明确表态,反对美国的“外科手术”式的行动轰炸朝鲜宁边的核设施。中国大陆在朝鲜战争中曾以鲜血与生命挽救了朝鲜,此时又一次无私地挽救了朝鲜,金日成含笑九泉了。美方对中方同意在朝鲜半岛和平问题上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表示满意,作为回报,美方“民间”访客郑重面告李登辉当局,“不要挑衅,照美国的指示作,否则美国将不会出兵介入台海冲突”(如果中方同意美国计划中的轰炸朝鲜核设施行动,美方更将公开宣布放弃介入台海)。

李登辉的反应显然未如美国的期望,“两国论”因此发生。为什么李登辉对于美国的“不要挑衅,照我的指示作,否则美国不出兵”这样的讯息不予理会,而仍执意挑起台海紧张?除了李登辉对于岛内政治形式的考虑以外,李登辉还想要试探美国对其挑衅大陆的底线。对于美国的“不要挑衅,照我的指示作,否则美国不出兵”这个讯息,李登辉当然是不愿意接受,所以也不肯相信的。他怀疑美国只是为了减少麻烦,所以用“不会出兵”这个讯息来赫唬台湾,用意只不过是希望台湾少惹麻烦,但实际上一旦台湾真的惹出麻烦时,美国还是不得不出来收拾烂摊子。为了试探美国的态度真相,李登辉乃提出了“两国论”。

其结果则是大大惹恼了美国。美国自克林顿总统以下的官方数次发出前所未有的冷峻声明,并透过民间学者刊登文章提出直接而严重的警告。同时,美国警觉到对李登辉难以控制,因而对于李登辉在岛内的政治地位采取了不支持的态度。在这最后一次出手上,李登辉遭到了空前未有的挫败,并且付出了政治生命提早终结的代价。

◆陈水扁唯美国之命是从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李登辉的覆辙自然成为了继任者的教训。陈水扁领悟到,美国透露的讯息不仅仅是“不要挑衅,否则不会出兵”,而且又加上了“不要试探,否则将政治自杀”,这个讯息无疑是极端严厉的。陈与李不同。李是54%得票率的强势“当选”人,而陈则是39%得票率的弱势“当选”人。如果以李在台的强势地位,一旦忤逆美国尚且如此收场,那麽陈可想而知是更加“没有任何犯错的机会”。所以陈水扁日后的两岸政策是极不可能再逾越美国所划定的界限,陈将不得不唯美国之命是从。

◆中共的统一战略

中共从不把战争胜败与政权安危寄托在一种乐观的期望之上。兵法云“料敌从宽”,毛泽东也有一句明言:“不打无把握之仗”。这也就是说:即使中共判断美国不会出兵以武力介入台海,但是她仍然做好“万一美国出兵”的最坏打算与万全准备。所以,无论中共对美国底牌的判断如何,她在现实上所采取的对策却是别无选择,那就是积极提升其战力到一个水准,使得纵然美国出兵而中共仍然有把握能立于不败之地。

中共的战略目标因此是:提升战力到至少足以与美军在台海“分庭抗礼”的程度,至于是否要到胜过美军的程度,则取决于其对于美国“会不会出兵”的判断。如果判断美国会出兵,那么中共为了拥有战争胜算的需要,就可能会要求其战力能够击败美军。但是,若其判断美国不会出兵,或判断美军届时将一如1996年一样,与在台海的解放军保持适当距离,陈兵观望而不参战,只是在玩一场“赫阻心理战”,那么只要其军力能立于不败,只要其战争潜力能支撑其与美国对耗下去,就足以形成赫阻的优势,而迫使美国让步服输。

虽然如此,由于中国大陆认为台湾是其领土的一部分,所以她虽然致力于提升战备,但是她的战略目标与其说是“战胜”,不如说是“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也就是“以战驱独”,“以力促统”,以冀求在不破坏台湾经济体系,也不承受台湾政权跨台政治风险的情况下完成中国的统一。中共提升战备的目的也就是摆出实力,以赫阻美国不敢出兵介入,从而驱逐在台湾的分离主义势力,支持台湾当局中的健康的力量起来主政,回到1992年的“一个中国原则”共识:主张两岸相互申明拥有对岸的领土主权,放弃“分离”幻觉,达成和平统一。统一可能只限于形式,但是至少形式上的统一则是必然的要求,才能避免外国染指中华。美国是最将求实际的,实用主义是美国的唯一信条。当2005年以前,中国大陆实际部署了足够的新式陆、海、空基长程战略核武,因而形成了在台湾问题上与美国分庭抗礼的实力之后,美国便失去了往日以优势战略核武所支撑的,派遣航母战斗群赴台海实施旧式“炮舰政策”进行“吓阻”的条件,美国为了避免中美核战爆发而发生其无法承受的后果,势将转而压台湾当局向大陆妥协,走向统一。当这样的时机来到,台湾将不可能同时抵抗来自大陆与美国这双重的压力,所以那时即使是“独”派在台湾执政,台湾除了接受大陆提出的和平统一之外也将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