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印度--日益拉大的差距

《洛杉矶时报》驻北京记者Rone Tempest 于8月10日发表了对比中国和印度的长文, 从西方的观点分析了中、印两国。Tempest在被派驻中国前曾任该报驻印度记者3年。
   五十年前,印度挣脱了英国殖民枷锁,组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印度选择了民主的道路。印度人可以公开说他们所想的,几乎什么都可以。而中国的言论自由很少,特别是在政治事务方面。人民大会开会很枯燥,没有什么公共辩论或争议。虽然中国领导人也会不迟疑地提到中国很穷,但都是拐弯抹角地提到,不把的责任扯进去。可是在印度领导人的快语背后,是对两个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的高度关注。 但印度领导人在准备庆祝印度50年时认为,除了在人权和公民自由的领域外,几乎每一层面,中国都在改善其人民--包括最穷的公民生计方面,比印度做得更多。 印度的外交部长和前驻中国大使海达尔最近接受采访时说:“毫无疑问,从直接的对比中,中国做得比印度好。所有主要指标都比印度好。”这名资深的领导人那么坦诚地批评自己国家。
  学者、外交官和经济学家都想用不同的理论解释中国在教育、保健和生活水准方面对印度的优势。最常见的理论是印度太过于多元化,有15种语言、五种主要宗教和数不清的等级,缺少实现有效的全国教育和灭贫计划的统一性和共同感。为了赶上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印度最近开展了类似于中国的市场改革,最重要的是降低关税和奖励外国投资。
  令印度不安的是,他们越来越发现中国的进展,并不只是经济步骤而已。许多专家现在相信到目前为止中国得以如此迅速向前推进,部分得力于较早时粗暴的改革,特别是在共产统治初期的1950年代,得利于土地的重新分配、普及义务教育、简体字和保健与福利政策以及有助于恢复中国的精神和自尊的其它改革。虽然从今天来看问题要复杂得多,但是对宗教、迷信、秘密会社、三合会和宗派的镇压,也帮助中国打破了盘踞地方上的不平等势力,即因权力(权利)和经济实力过于悬殊而导致的永久贫穷。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阿马提亚.沉(Amartya Sen)是在印度西孟加尔生长的人,他辩称“中国对印度的相对优势是其改革前(1979年以前)奠基工作的产物,而不是其改革后重订方向的结果。”过去半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印度同中国的生活水准是相差不多的。就基础设施--铁路运输和道路--和公务员制度来说,印度实际上比中国开始得更早。独立以后两国的进展都踌躇不前。即使是迟至1960年,两国在减少文盲、营养不良和婴儿死亡率方面记录都不是很好。独立后的头几年,两国都依赖外国的援助和专技知识。中国依赖的是苏联,印度依赖的是大英国协和西方捐助国。但是中国在1962年就突然切断了同苏联的关系,而印度仍然是西方外援的主要受援国。到1970年代末期,即使是在小邓的经济改革实施之前,中国也已经几乎在衡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尺度上开始超越印度。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最新的各国人力发展指标□根据识字率、平均寿命和平均收入计算得出□,中国的得60分,印度44分。亚洲国家中唯一低于印度的是老挝(寮国)和孟加拉国。美国前驻印度大使(莫尼汉)把印度的民主称为“功能性无政府状态”。虽然等级制度和普遍对妇女的歧视大大限制了印度的自由,但是活跃的民主事例却很突出。该国人权事务委员会的官员去年报告说,在印度最穷的奥利萨邦的卡拉汉蒂至少有12人饿死。但是卡拉汉蒂有人饿死的同时,当地的政治官员却说当地选举的投票人数却是破记录的。德里大学的学者也是奥利萨本地人的莫汉提说:“有人饿死,但同时也有人真正在竞选。饿肚子的人也去投票。”对莫汉提来说,这是印度的矛盾之处。贫穷与不平等同上升中,权利参与感同时存在。
  印度的民主让人印象深刻,却几乎落后于中国20年前才开始放弃基于失败的苏联模式的经济体制。哈佛经济学家阿马提亚.沉是越来越多研究中国-印度的学者之一,他说:“中国是唯一人口与印度相当的国家,而两国刚开始现代化的时候,穷困的程度都差不多。”“1940年代的时候,两国的情况是如此的类似,一直到1970年代两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都极为相近。因此很自然的人们要问,从那以后,两国的进展情况到底怎样了。”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是更好地实现了尼赫鲁所说的消灭“贫穷与无知和疾病与机会不等”的挑战。例如,从1960以来,中国使公民的平均寿命增加了20岁以上。中国男人的平均寿命为69岁,中国妇女为71岁。印度的平均寿命虽有增加,但平均只有62岁。在识字率方面,差别更大。尽管中国有十年文革动乱,很多学校都关了,但实现了人口81%的成人识字率,而印度为52%。同时中国的青少年已接近从前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普及识字率。中国只有3%的青少年男孩和8%的青少年女孩是不识字的。印度则有四分之一的青少年男孩和几乎一半的青少年女孩是不识字的。几乎在所有的经济类别上中国都超越印度。从1990-1994年,中国的年均国内总产值增长率为12.9%,印度为3.8%。1994年的印度人均收入为320美元,只占中国的530美元的60%。印度也丧失了它从从英国统治以来在铁公路方面占有的优势。中国刚刚完成了两条铁路,一条为北京-香港线,一条为上海-新疆线,现在的铁路里程数与印度相当。中国的城市,即使是在最穷的省份,也都在到处盖房子。印度的高级外交官海达尔回忆说,当他还是驻北京大使的时候,中国宣布要在十个月内修好一条环城公路和十来个立交桥。他说:“之后我看到就像他们所说的,…想想当我回到德里时,连我离开时所盖的那个立交桥都还没盖好,那份难过就不用说了。”
  许多专家说,中国成功的关键是掌权以后不久进行的土地改革。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Jonathan D.Spence发现,就在1949年共产胜利后的那几年,中国南部和中部农业区有40%的土地从地主手中没收,然后重新分配出去,大约有60%的农民得到了好处。目前在中国的乡村地区正出现土地改革的成果受到侵蚀的现象。中国农民仍然不许直接拥有土地,但是许多人已经占有大片他们经营和管理的土地,跟实际拥有没什么差别。印度从来就没有过土地改革。德里大学的莫汉提说:“同中国相比,印度的发展战略不能确保耕者有其田,大部分地区仍然盛行在外地主、合耕和暗藏地主制度。”印度最富庶的两个邦--上普拉得什和比哈什--仍然受困于在外地主和佃耕这一迹近封建主义的制度。新西兰前驻北京大使、最近才卸下驻印度大使职务的尼克.布里奇说:“我认为中国占有优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经历了暴力革命。人把地主杀了。印度仍然还有地主,扯国家的后腿。”
  中国的农村集体所有制到1979年,小邓实施农村承包制之后,农民才能够耕自己的地,把收成卖到市场上去。但土地重新分配仍基本没变。中国农民一旦从集体制脱离开来后,很快地就有钱起来。
  印度一位着名的农经学家、印度“绿色革命”的建构人斯瓦民纳森说:“中国在一些领域取得了进展,而我们没有。由于可以在单一的政党下进行社会动员,所以他们可以更好地控制水源和实施虫害管理。”他说:“中国对农业和非农业就业间有一套综合办法,我们国家没有。印度到处充斥着都市贫民窟,无地的贫民飘移到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过着最穷困的日子。”中国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现代化也造成了多馀劳动力。大约有8,000万到1亿流动人口变成了主要城市的内部移民、打工仔、建筑工人和路边摊贩。但是有好几份研究报告指出,另有1亿人口被周围的“乡镇企业”吸收了,这是印度所没有的。
  莫汉提说:“从经济上说,中国比印度做得好的主要理由是两国经历了不同的革命后得出不同的政治制度。“在印度,我们也有崇高的价值。但是争取自由的结果是很大的妥协…广大人民的基本需要被拖后了。”
  麦肯锡顾问公司的多米尼克.特克1995年主编了一部大的研究报告,比较“二十一世纪的两大巨人(中国和印度)”。他说,印度的民主制度在某些方面拖住政府,无法刺激经济增长,举例来说,民主政府必须更多地注意通货膨胀问题和对“强大的既有游说势力”作出反应。特克说:“民主制度给你所能做的设限,压抑住经济。但它给你稳定。印度也许不会像中国一样一年增长12%。但会保有稳定。”其它的观察家却不那么肯定。他们说,严格的经济分析没有看到的是等级、宗教和经济阶级之间日益扩大的分野。中国得以快速转向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原因是中国注意到了最基本的社会需要。因此毛的虽然尝试达到最完美的共产境界,采行普及教育和公共保健,提高妇女地位,它也奠定了市场经济的基础。
  哈佛经济学家阿马提亚.沉说:“中国市场经济的力量是建筑在较早时发生的社会变革上的。印度是不可能不触及教育、保健和土地改革的社会变革就也一下子进入大流的,是这些变革使致中国有今天的成就。” 附:《印度,另一只醒狮》 我们一直习惯于把眼睛直挺挺地瞅着西方、日本和俄罗斯,却很少看看就在我们隔壁的印度。大概是近代中国阿二、印度阿三都穷得丁当响,没什么可借鉴的。然而,50年来,印度的发展却不容小看,它已成为亚洲的另一只醒狮。——《南风窗》第6期刊登清早的文章介绍了印度的发展。 很多人未必会想到印度是世界上位于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的第三个科技大国。一共拥有科技人员350万人,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对知识分子实行高工资政策,且不是靠论资排辈、滥竽充数就能跻身其列的。印度有综合大学200多所,高等院校6000多所,研究院2000多所。特别是它的教育质量,包括印度科学院、孟买理工学院等5家院校的毕业生,已经成为世界上尤其是美国硅谷争夺的对象。 印度研制的每秒钟运算10亿次的计算机,由于价格和性能均优于各国的同类产品,1995年已经向包括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出口。总体经济实力名列世界第7,是世界上第6个有能力发射卫星的国家。 自8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世界的高科技需求,印度迅速地、甚至奇迹般地发展了自己的软件产业,软件生产量已经占世界软件总量的16.7%。比尔·盖茨惊呼“印度将会在21世纪成为软件的超级大国”。盖茨对印度人的才能要比一般人更加清楚,现在那个举世闻名的HOTMAIL免费电子邮件系统,就是由印度人始创,并以4亿美元卖给微软的。 美国接受来自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移民,不算非法移民,移民总数为2630万。最多的是墨西哥人,有700多万,菲律宾人为120万,印度人为72万。令人惊异的是,在美国只有6%的印度移民生活在贫穷线之下,而来自墨西哥的移民为31%,来自英国的为8%。领取救济和食品券的印度人也最少。使用公众援助的不到印度移民总数的1%,而菲律宾移民则为4%。在美国的各国移民中,印度移民人均收入最高。 是什么使印度从古老文明快速走向现代文明,其中关键的桥梁就是教育。甘地有关立国之本的教育思想在几十年之后终于长出了硕果。 甘地认为:
1.真正的教育首先要学会解剖自己,还有什么能胜过做人的哲学呢;
2.教育不能排斥外来文化,但首先必须置身于本土文化,不能培养出那些数典忘祖、与家乡父老格格不入、看不起故土的人。
3.不应该单纯重视智育,也要强调德育和劳动的基础教育。
4.对所有的印度人提供机会均等的教育,教育不能成为少数阶层的特权。
5.教育不只是学会一些知识和技能,主要是为受教育者提供真正的自由,不受虚伪和暴力的奴役。
此外,语言也是其发展的一大原因。印度有150种语言,一张10卢比的钞票上不得不印上15种文字。印度独立后,曾设想以印第语取代英语作为官方语言。50年过去了,英语不但没有被取代,而且成为印度走向世界、开拓国内市场、冲破封建束缚的一个利器。这是印度裔的移民能迅速融入美国社会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他们能讲流利的英语。而这正是中国或韩国等国的移民所望尘莫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