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为何还不满意?--我对反腐败斗争的思考》

在当今中国,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最为嘱目的焦点之一。近几年来,中央和国家出台了不少的反腐败措施,查处的腐败分子也可谓不少,而且揪出的腐败分子级别也愈来愈高,这些似乎都体现了中央反腐败决心之坚决。但是,老百姓却似乎对反腐败能否取得成效愈来愈失去信心,对反腐败斗争的成果仍然很不满意。老百姓为何还不满意?我以为认真地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对于进一步将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实在很有必要。

首先,我以为这是因为党内和国家工作人员中的腐败行为尚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而造成的。近几年来,我们看到的是各种腐败行为愈来愈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从执政党内和执法机关内部的腐败,发展到司法机关直至立法机关内部的腐败。从国家权力机关内的腐败,发展到泛化至社会上企业和事业单位内的腐败,甚至于发展到学校、医院、新闻和科研单位内部,以至于发展到有"新闻腐败"和"学术腐败"等等说法。贪污受贿、贪赃枉法、走私贩私、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各种腐败行为几乎已经到了司空见怪的地步。现在所揭露出来的经济案件所涉及的金额愈来愈大,所牵涉的领导干部级别愈来愈高,而受到查处的腐败分子仅占其中很少的一部分。这种"快伸手,伸手难被捉"的情况实际上使腐败行为被查处的概率很小,因而从全社会看腐败的发展更加猖獗。事实已无可辩驳地说明,目前反腐败斗争的力度远远跟不上腐败蔓延的速度,并未能使腐败行为得到遏制。

其次,是因为已制定的反腐败措施并未能认真落实,许多党员干部的现实表现离老百姓的要求还相差太远。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也针对各种腐败行为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准则和法律法规。可我们看到的是许多反腐败措施至今大多还停留在纸上。例如中央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一系列严格规定,包括财产申报制度和处理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经商问题的有关规定等等,几乎成了一纸空文。刑法中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成了只有在其它罪名成立时的不独立的附加罪,至今还没有见过有谁仅因此罪而受到追究,以至于简直到了"法不治众"的地步。尽管有了《公司法》,国有资产依然在大量流失,在国企改革过程中照样可以违法乱纪而不受惩处。《证券法》已经实施,官商勾结,弄虚作假,搞内幕交易和非法操纵股市仍可不受追究。有些中高级干部和知名人士目无法纪,胡作非为,明知故犯,台上与台下的言行大相径庭。甚至一些纪检和执法部门有案不立,有案不查,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这种种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太多的事实使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反腐败决心失去了信心。

再次,在全社会没能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反腐败舆论氛围,放松了思想理论战线的反腐败斗争,致使各种奇谈怪论百出,歪风邪气盛行。尽管中央一再提出要两个文明一起抓,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可现实情况却是在近几年的宣传舆论阵地上,有那么几位"著名经济学家"和"理论权威"借改革开放为名,竭力鼓吹"全盘西化"和"私有化"。他们不是从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也根本不考虑中国绝大多数老百姓的实际利益,而是别有用心地制造种种歪理邪说,为非法暴富者张目,为腐败分子辩护,甚至其本人也借机大肆捞取私利。而一些主流媒体却难得见到对这些歪理邪说的批驳文章。在这些人眼中,"公有制"几乎成了万恶之源,"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和"损人利己,唯利是图"是"物竞天择"和理所当然。钻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空子,肆意违法乱纪和化公为私,成了"能人"和"成功者"的标志,甚至还认为是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金钱至上"、"投机取巧"和"极端个人主义"几乎成了一种时尚,艰苦奋斗、助人为乐和奉献精神却往往被嘲笑。在这样一种舆论氛围中,腐败分子非但没有成为"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反而成了不少人羡慕和仿效的榜样。社会风气败坏如此,老百姓能够满意?
还有,在反腐败斗争中未能坚持走群众路线,未能充分发扬民主和加强群众监督,也是老百姓始终不能满意的一个重要原因。腐败分子侵害的是群众利益和国家利益,群众对腐败分子深恶痛绝,而腐败分子也最害怕群众。可惜在反腐败斗争中如何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作用,却一直讳莫如深。有些改革措施的出台事先没有能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而有些"专家"对可能出现的消极后果又未能事先考虑好预防措施,使一些本可以避免的漏洞成为腐败分子的"发财源泉"。有些本可以让群众知情的工作程序却偏要"暗箱操作",为权钱交易创造了条件。有些腐败分子的劣迹早就有群众多次举报,可偏要由中央高级领导干部批示后才能查处,否则此类案件不仅得不到查处反而会让举报者遭到打击报复。有些可以让群众参与监督的法律法规,却迟迟难以出台。如我国在五十年代就曾实行过的人民陪审员制度,这在西方国家也是普遍实行的制度,我国改革开放已经二十多年却至今无法出台。又如对人大常委会会议和一些政府会议,虽经再三呼吁,却仍然难以允许人民群众旁听和如实报导。在反腐败斗争中,很少发挥现有群众组织的作用。有些群众自发地成立了一些组织,甚至采取了一些过激的行动,却往往不分是非地一概予以排斥和压制,少有因势利导和鼓励。有些地方和单位的腐败问题早已暴露,群众早已议论纷纷,可作为大众媒体的新闻舆论界却依然保持沉默,这又哪里谈得上什么舆论监督?如此种种将广大群众排除在外,不让群众参与的反腐败斗争能让老百姓满意?

综上所述,在目前情况下,反腐败斗争所取得的成效还远不能高估,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也远不能低估,此时此刻,我们对反腐败斗争确实还不能满意。如果盲目乐观,岂非自欺欺人?
(摘自“和讯大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