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经济资本经济比较和发展toutou

共产经济以团体合作来超越资本经济的比较和竞争发展!! --- toutou 发表于 202004-1-9

人是有弱点的,懒惰就是人们的一个弱点。实行产品无偿供给制以后,个人的生活不再与自己的劳动相联系,这容易使人产生懒惰思想。但是,在另一方面也会形成抵制和消除这种懒汉思想的因素。实行无偿供给制以后,人们劳动的动力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1、劳动的动力来自于人们对个人名誉的追求。
人生在世,必然要追求名和利。人除了需要物质享受以外,还需要精神享受,除了物质方面的追求,还有精神方面的追求。不图名不图利的人是没有的,只要是正常人,他就需要物质生活资料,需要名誉。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不管是生活在什么朝代的人,也不管生活在什么家庭的人,都想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能在身后留下一个好名声,“名垂青史”,“流芳千古”,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没有不重视自己名声的,有的人甚至把名声看得比生命还重,为了名声,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
如何使自己得到一个好名声呢?
要博得他人的好感,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就要用自己的才能去为他人谋取利益,为人民建功立业,对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只有为他人谋利益,为社会做贡献,才会得到他人的赞赏,才能树立起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为人民大众谋利益者,就能千古永垂,为自己谋私利者,只能荣耀一时,过后,便没有人再垂念。为人民大众者,死则尤生,为自己私利者,生则如死。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利者,个人之利益也,义者,众人之利益也,为他人谋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义”,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不义”,舍弃自己的利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君子”,就会得到人们的敬重,不顾人民群众的利益,只顾自己的个人利益,就是小人,就会受到人们的“唾弃”。
在工资制度下,个人的物质利益和个人的名誉都要自己去获得,实行无偿供给制以后,个人的生活资料由社会无偿提供,这时人们所追求的就只人个人的名誉。人们为了博得众人的称颂和爱戴,为了自己的名声,就要用自己的才能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去推动社会的进步,为人民群众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不能做一个只吃不干的“懒虫”。为了自己的名声,为了自己得到最大的精神享受,就要努力为社会劳动,为人民做事情,为推动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唯利,谋的是个人利益,唯名,谋的是众人利益。在工资制度下,人们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而劳动,是个人利益、饥饿来驱使人们劳动;在无偿供给制条件,人们为了自己的名誉而劳动,是个人的名誉驱使人们为社会劳动,个人的名誉是人们从事劳动的动力。
2、劳动的动力来自个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
现代生产力的性质是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之一就是产品的社会化。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每一个人所需要的生活用品,几乎没有是自己生产的,都是由社会生产的,吃的粮食、疏菜是农民种植的,穿的衣服是服装厂制造的,喝的水是自来水公司供的,用的电是发电厂发的,住的房屋是建筑公司建造的,骑的自行车是自行车厂生产的,使用的电话是邮电部门安装的等等,我们今天能过上现代化的生活,完全得益于社会的进步。人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在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并没有什么特殊贡献的情况下,社会就悄悄地发生了变革,创造出了一件件新的产品提供给我们,改善和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如近几十年来,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话、VCD、微机、高速公路、高速列车等等先后出现在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在产品无偿供给制条件下,每个人的生活水平不再取决于个人的经济收入,而是取决于社会的富裕程度,只有社会富裕了,个人的生活才会提高,增加社会的生产能力,是提高个人生活水平的途径。
为了提高个人的生活水平,使自己的生活不断好起来,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了使社会更加富裕,人们就需要去发展社会生产,去推动社会进步,通过提高全社会的生产能力,达到改善自己和每一个人生活水平的目的。
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呢?不是人人都去钻研高科技才是推动社会进步,在任何一个工作岗位上都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整个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是一个大机器,每一个都是这个大机器的一颗螺丝钉,每一个部件、每一颗螺丝钉都必须是合格的,都必须发挥它的作用,一个部件、一个螺丝钉发生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机器的正常运转。要使社会进步,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每一个劳动者都必须在他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把社会赋予的那份工作干好。干好每一项工作,都是在推动社会的进步,社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科研人员搞科研,是在推动社会进步,但是,没有教师的培养,就没有科研人才;没有农民种地生产粮食,没有工人为他们生工业品,科研人员、教师便没法生活,也就不能从事科研工作、不能教书育人,整个社会什么样的人都不能少。
不管是在哪个工作岗位上,只要是为社会所需要的,都是在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社会进步,都是在为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做工作。所以,各行各业的人,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都会自觉地努力工作。
人人都重视物质利益,都要追求物质利益,实行产品无偿供给制以后,个人完全依靠社会拥有的财富生活,个人利益完全溶入社会利益之中,社会上已经不存在独立的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就是每个人的利益,人们对个人物质利益的追求就是对社会物质利益的追求,人们会把社会利益当作个人利益来对待。人们思想中的“私利”就变成了“公利”。
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提到“大公无私”,要人们“大公无私”是有条件的,只有当社会财产为人民群众共同所有,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主人,都能够把社会的财产当作自己的财产,能够“居为己有”时,人们才能普遍树立“大公无私”的思想。“大公”是以“大私”为前提的,正是因为社会的财产就是每一个人的财产,自己就是社会的主人,就是“皇帝”,“普天之下,莫非我土”,万里江山为我所有,人们才能“心怀天下”,把天下事看做是自己的事,才会出现“大公”。“大公”和“大私”是相适应的,没有“大私”便没有“大公”。现实社会主义社会只要求人民群众树立“主人翁”精神和“大公无私”的思想,强调为社会“无私奉献”,但是又实行按劳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人民群众把自己的劳动“无私”地奉献给了社会,谁来“养活”自己呢?自己依靠什么来生活呢?难道人们能靠“喝西北风”过日子?可见,所谓“大公无私”、“无私奉献”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社会必须实行产品无偿供给制,无偿地供给人民群众生活资料。只要解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问题,人们不再需要依赖自己的劳动报酬生活,人民群众自然会“无私奉献”。否则,要求人民群众“无私奉献”是万万做不到的。
人们对物质资料的需要是无止境的,无论社会生产多么发展,人们的物质需要都永远满足不了。实行无偿供给制以后,人们的生活需要满足不了会怎样呢?人们就会给各个生产部门施加压力。如轿车的生产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会要求轿车制造厂提高生产能力,增加生产;生产轿车所需要的钢材不足,人们就会要求钢铁厂增加生产;如果电力生产不足,人们就会要求电力生产部门提高生产能力,增加电力生产;如果彩电的生产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会要求彩电生产厂家增加生产……各个生产企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就会变压力为动力,千方百计增加生产,以满足社会的各种需要,这就是社会需要推动社会生产。
人们为了发展生产,会尽力满足各个生产部门对劳动力的需要,哪些生产部门缺少劳动力,人们就会主动地参加到哪个生产部门,社会缺少什么样的人才,人们就会主动地去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去发展和培养自己的哪些特长,以适应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要。
--------------------------------------------------------------------------------

回复: 共产经济以团体合作来超越资本经济的比较和竞争发展!! [我要回复]
--- 人民思想 发表于202004-1-9 17:10:00 [第:75189] [点击:8]

因此,要懂得因势利导。
共产主义所以胜利,就是有正确的思想和方法指导。
所以挫折,就是被教条主义,形左实右的思想搞混乱了。
只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必定能够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