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于 2001-2-21 11:15:12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它所理解的“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世界。因此,认识世界的物质性,认识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理论前提。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又科学地阐明了意识的本质,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反作用,从而正确全面地说明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一、科学的物质观

我们所处的世界五光十色,气象万千,它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本质?如果有,它的本质是什么?千百年来,各派哲学对以上问题作出了不同的回答。在哲学史上,凡主张世界的本质不止一个的,哲学上叫作多元论;凡主张世界具有统一本质的,哲学上叫作一元论。而这个统一的本质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却作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

在所有唯心主义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的,现实世界都是精神的派生物。因此,物质在它们的哲学中是属于精神范畴的东西。

“物质”是唯物主义哲学对世界本质和本源所作出的一种最高的抽象。但哲学“物质观”的形成和发展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既要同唯心主义对物质的精神性解释进行斗争,另一方面,它自身又随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向前发展。

(一)哲学物质观的历史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所有唯物主义哲学都力图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说明世界的本原和本质,从而对物质概念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和论证,为科学物质观的形成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和经验,从而为唯物主义哲学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受到当时自然科学条件和社会实践经验的制约,旧唯物主义物质观都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并具有自身的历史特点。

  1、一切唯心主义都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精神

  例: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主观精神是物质的本原“存在就是被感知”,物质是人的主观思想的产物,是“人的观念或感觉”。   例:客观唯心主义采用把人的思想、观念“客观化”手法,断言某种客观的精神实体是世界的本源。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

  例:中国的元气说,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论

  古代朴素唯心主义坚持世界的物质本原,维护了唯物主义,但是这种观点在当时只是一种没有实证科学根据的猜测;它把万物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混淆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界限,无法解释和说明客观事物或物质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及其内在的差别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缺陷。

作为物质观发展的早期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根据对物质世界笼统的、直观的、自发的客观性把握,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形态,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和古希腊、古印度的“四大”说,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金、木、水、火、土”或“水、气、火、土”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具有多元论倾向。然而哲学朔本追源的性质必然要使多元论归为一元,所以德谟克利持的“原子伦”成为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对“物质”的一种最具代表性的“一元论”说明。“原子论”认为世界在本质上都是由“原子”这种物质粒子构成的,正是“原子”这种不可分割的基本颗粒在“虚空”中的不同组合,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世界万物,“原子”是世界的共同物质基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方向,在本质上是正确和进步的,但它却存在以下缺陷和弊病:首先,这种物质观对世界的说明只是一种猜测,没有进行严密的科学论证。其次,这种物质观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从而把问题简单化、直观化了,无法解释世界上事物的无限多样性和内在差异性。 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缺陷。

中世纪以后,随着实证科学的确立和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自然科学家和唯物主义哲学家。他们以当时的自然科学为背景来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同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从而形成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这种物质观认为世界上的具体事物都是由所谓物质“元素”来组成的,而“元素”又可分解为“原子”,“原子”是物质的最小单元,它具有不可分割性,不可入性,广延性以及不可转化性等特性,并得出“原子”就是世界的本原,它的特性就是一切物质的特性的结论。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相比,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无疑是一大进步。由于它以当时自然科学成就作为论证的材料,对物质的“原子”模型作出了结构性的说明,从而为科学的自然观奠定了理论前提,并对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深化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这种物质观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缺乏辩证性的思考,因此存在以下几大缺陷:首先,这种物质观对原子的说明具有机械性和绝对性。形而上学物质观由于把“原子”的特性归结为不可改变的“几大属性”,因此也就否定了原子本身存在的无限多样性和不可穷尽性,从而把人们对“原子”的认识当成了对物质层次的最终认识。其次,这种物质观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与哲学物质观混为
  十七、十八世纪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把原子的状态和属性作为物质的属性,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   ①同样犯了抓住简单,忘记复杂的形而上学错误。

  ②没有对人的认识发展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哲学概括。

  ③混淆了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把原子的个性当成了物质的共性。

  ④割裂了自然界与社会的物质统一性,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即在社会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

  因此,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经受不住自然科学发展的考验和唯心主义的进攻。

从19世纪开始,随着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旧唯物主义物质观越来越不能经受考验,从而陷入了“理论危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继承唯物主义传统的基础上,总结了当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引入了辩证法,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对“物质”范畴从哲学上作出了最高的概括。   列宁担起了历史的重任,写下了光辉的著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给物质下了一个科学定义。

(二)列宁的物质定义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认为对世界本原的阐述,决不能像旧唯物主义那样从某个具体的物质实体中去寻找,而应当是对万物普遍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在这个问题上,恩格斯的思维方式不仅对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且无疑对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也非常重要。恩格斯在19世纪80年代,面对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对唯物主义物质观的进攻,在对当时自然科学最新材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之后,第一次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他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像‘物质’和运动这样的名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许多不同的,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把握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56页)按照恩格斯的看法,“物质”这一概念与具体存在的感性“物体”是既有关系又有区别的,它们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一个是哲学抽象,一个是具体事物。所以恩格斯指出:“因此,物质本身与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