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何去何从--社会发展规律线路图毛泽东:“纣王这个人很有本事,能文能武” |
|
2005年11月15日08:17 人民网 |
|
(1952年)11月1日,毛泽东参观殷墟。 当来到殷墟中心宫殿区的花园庄时,他说:“这里,是中国最早的一个古都。殷代最后一个王叫纣王。这个人很有本事,能文能武,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曾有过贡献。但那时殷已衰败,加上纣王滥用职权,为自己享乐,在修建鹿台中不知耗费了多少劳动人民的金钱和血汗;那些酒池肉林,说明他极其放荡、荒淫、独裁和残 暴。据说,他与妲己以砍断樵夫的脚胫取乐,比干冒死进谏,却被他在摘星台剖腹挖心;周文王也被他囚在羑里城监狱,一囚就是7年。由于纣王一意孤行,拒绝批评,又非常残暴,所以众叛亲离,终于被周武王在牧野打败。最后,纣王自焚在自己建造的鹿台上,殷也就灭亡了。这里在3000年前是个很大的国都,后来成了废墟埋在了地下,所以表面已看不到什么古迹了。 随后,他问程耀吾(安阳行署专员):“殷墟面积有多大?”“大约有20多平方公里。”“你知道纣王的坟墓在哪里?”程耀吾对此确不知道,便应酬道:“过去盗墓成风,把古墓搞得乱七八糟,现在没搞清纣王墓在哪里。”毛泽东听后,摇摇头没说什么。 毛泽东向北边挥挥帽子对程耀吾说:“这西面、北面是什么地方?”“西面是太行山,北面是漳河。”“漳河,就是曹操练水兵的地方。”“对。”“曹操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这里属于古邺。邺北城始建于春秋齐桓公时,战国时属魏国。西门豹为邺令。西汉时邺城是魏郡治所,东汉末年是冀州牧袁绍驻地。曹操破袁绍后,于204年进邺建都,此后史称邺都为魏都。东汉建安十八年(213)曹操被封为魏公,后为魏王,掌握中央一切军政大权。邺都成为朝臣聚集、发布政令的中央政权所在地,直到220年曹丕代汉,虽建都洛阳,但仍称邺郡为‘北都’,七庙不废,直至265年司马炎灭魏建晋,故魏前后在邺建都52年。曹操在邺时,进行大规模的扩建。著名的三台,即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就是那时修建的。晋朝文学家左思曾写《魏都赋》对邺都进行很好的描写。曹操在这一带实行屯田制,使百姓丰衣足食,积蓄力量,逐渐统一了北方,为后来晋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同日,毛泽东到安阳袁陵。来到袁世凯墓碑前,毛泽东先绕着石雕转了一周,而后面对那9个大字(“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沉思片刻。出碑亭,回头又看了看碑亭上的草檐、飞角,迈步来到享堂。 毛泽东给随从人员讲:“袁世凯,是你们河南项城人,是个大官僚地主。他在项城有很多土地,又在安阳搞这么多土地。他特别惯于耍两面派手法。他从天津小站练新军起家,混入维新派,骗取了光绪的信任。戊戌变法时,他当面慷慨陈词,实行兵谏,诛杀荣禄,软禁慈禧,拥戴光绪;但暗中又向荣禄告密,用出卖维新派的代价,换来了直隶总督兼外务部尚书的头衔。宣统初年,清廷已看出袁世凯有野心,要杀他,又怕袁世凯一伙造反,便令其回家养‘足疾’。袁世凯看中了安阳这个地方,来到洹上隐居。名为隐居,其实他一刻也没有闲着。他与自己在各地的势力紧密联系,伺机以动。”毛泽东又说:“武昌起义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力量直接威胁清廷的命运。清廷又想起了袁世凯,让他镇压革命。袁世凯借机要挟民主革命派和清廷,大耍手腕,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不久又搞复辟,由于他倒行逆施,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只当了83天皇帝就见上帝去了。可见逆历史潮流而动,肯定是短命的。”讲到这里,有人提出像袁世凯这样历史罪人应当把他的坟平了!毛泽东却说:“不要平嘛,还要保护好,留作反面教材。”(《毛泽东指点江山》第1226~1228、1232~1234页) 摘自《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一书
毛泽东要王洪文读“刘盆子” 让张春桥与刘禹锡比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1日14:43 人民网 | | 王洪文终究没有读懂“刘盆子”。 有一次,王洪文回到上海搞调查研究,同时为召开党的十大作准备。一到市委康平路办公室,他就急要找市委写作组的负责人朱永嘉。王洪文说,在北京的时候,毛主席要他读“二十四史”《后汉书》中的《刘盆子传》,因为是古文,很深奥,他读不懂,所以要朱永嘉给他讲讲。 毛泽东要王洪文读《刘盆子传》,无非是提醒他:按照刘盆子的资历、能力和社会地位,是没有资格当皇帝的,只是依仗着刘氏宗室这一条,“摸彩”摸得一个皇帝的宝座。你王洪文要有自知之明。如果不学习,不长进,结果也会像刘盆子那样,即使身居高位,仍然不务正业,整天和一帮“牧童儿”嬉戏,最后将以失败告终。 当朱永嘉把《刘盆子传》看了一遍后,就明白了毛泽东的意思。但他懂得:这种讯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朱永嘉打定主意,只做古文翻译,不发表任何议论。王洪文也是乖巧人,政治嗅觉很灵,他只消把翻译成白话文的《刘盆子传》听了一遍,就明白了毛泽东叫他读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了。然而,王洪文终究没有读懂,最后变成了刘盆子。(《采风报》1995年9月)
(注:毛主席叫王洪文读基督山伯爵的故事,是怎么会事情?)
“还是刘禹锡说得好呵” 8月下旬,毛泽东和张春桥在有次谈话时,提及到唐朝刘禹锡的一些诗。“喜欢读诗吗?”毛泽东问。张春桥笑了笑:“偶尔也读点,但经常读的是主席的,公开发表的大多都会背了。”说着背了几首。“会背《西塞山怀古》吗?刘禹锡的。”“看过,背不下来。”毛泽东用手击着床帮子,铿锵有力地呤诵起来:“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而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主席的记性真好!”毛泽东沉思地说:“中唐的刘禹锡,是个唯物主义者,忧国忧民,立志革新,最后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中国这片土地,人事沧桑变迁,惟有事业永留。他遭贬后过上了流放生活,还写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的诗句,你们行吗?”张春桥低头不语。毛泽东长叹一口气,挥起手无力地晃动了一下,说:“‘文化大革命’可能要失败,你们要准备被人请上断头台。还是刘禹锡说得好呵:‘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像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不知你们有何感想,让文元写篇文章,怎么样?”(师东兵《决定中国命运的二十八天———粉碎“四人帮”集团纪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8~369页) 摘自《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
|
毛泽东为何选王洪文当接班人?(图)
2013-10-11 11:55:16 来源: 北方新报
毛泽东、周恩来、王洪文在“十大”主席台上(资料图片)
王洪文,一个工厂的保卫干事,是怎样被毛泽东看中,从而一步登天的呢?
毛泽东对接班人的考虑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后,防修反修就成了毛泽东关注的焦点。那时毛泽东说: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揭开了教条主义的盖子,“惧”的是除了担心共产主义运动内部思想混乱外,也怕身后有人否定自己。
1959年11月,在杭州的小范围会议上,毛泽东提议印发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的三篇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讲话。杜勒斯鼓励“苏联世界”内部起变化。毛泽东认为,杜勒斯的“和平演变”,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有一定基础。
1964年6月,毛泽东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毛泽东说:“帝国主义说,对于我们的第一代、第二代没有希望,第三代、第四代怎么样,有希望。帝国主义的话讲得灵不灵?我不希望它灵,但也可能灵。”7月14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编辑部发表文章《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其中有毛泽东的一段话:“为了保证我们的党和国家不改变颜色,我们不仅需要正确的路线和政策,而且需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我们一定要使帝国主义的这种预言彻底破产。”毛泽东提出了接班人的5个条件,强调应当在长期的群众斗争中,考查和甄别干部,挑选和培养接班人。
王洪文从党的九大开始发迹
说实话,身在上海的王洪文再有名,身居北京的毛泽东也不可能认识,但老天却给了王洪文一个机会。1967年7月“七·二”事件后,经周恩来安排,毛泽东从武汉来到上海,住到西郊顾家花园414号招待所,当时正值上海“八四”事件。王洪文调动了30多万工人,提着长矛短棍,出动了卡车、铲车、消防车,砸掉了反对市革委会和“工总司”的造反组织。毛泽东深夜坐装甲车到外滩巡视,看见一群手持长矛、头戴安全帽的工人在上海市革委会门前站岗,觉得上海的形势与武汉大不一样,工人造反派完全能够左右全局,非常高兴。因为看到毛泽东格外垂青工人造反派,张春桥让电视台多安排一些这类节目,毛泽东正好看到王洪文在批斗会上的总结发言。张春桥深知毛泽东要依靠上海的工人阶级,所以就把王洪文和“工总司”当成自己的筹码,将王洪文介绍给毛泽东。听了王洪文的“红色履历”后,毛泽东非常感兴趣。
1968年国庆节,党中央、国务院邀请全国工人和工宣队的代表到北京观礼,王洪文作为上海代表团的领队住进了中南海。深夜,周恩来看望了他们。让王洪文感到意外的是,在那么多代表中,毛泽东单独接见了他。在检阅游行队伍时,张春桥引领王洪文走进天安门城楼的贵宾室,看到毛泽东坐在中央的沙发上,张春桥主动避开了。王洪文向毛泽东敬礼,毛泽东把王洪文介绍给身边的林彪。
最后,毛泽东满意地说,永远不要脱离劳动、脱离群众。这次谈话,王洪文给毛泽东的印象很好,后来毛泽东一再说,王洪文种过田、当过兵、做过工,工农兵都齐了,后来又当过干部,经历比较全面。
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王洪文进一步得到了毛泽东的信任。他到北京接受毛泽东指示,负责上海地区的林彪专案工作,重要的材料由他派人直接送给周恩来转毛泽东。
这时,毛泽东已经决定从下面选一个接班人,王洪文应该是第一人选,但毛泽东只见过王洪文几面,这个年轻人能不能胜任?毛泽东决定先把王洪文调到身边。
王洪文没想到能当上中共中央副主席
1972年9月,张春桥打电话通知王洪文移交工作,调他到北京学习一段时间,带好衣服和生活用品,可以带一名秘书。王洪文感到很突然,又不敢多问。
王洪文一边学习,一边参加中央工作。中央办公厅给王洪文送来完整的马、恩、列、斯和毛泽东的著作。开始,王洪文小心谨慎,认真学习,还把上海市委写作组的主力肖木调来当他的学习辅导员,帮他制订了学习计划,每天读两个小时的书,工作再忙也雷打不动。看毛泽东在学习英语,王洪文也从上海复旦大学外语系找了一个姓黄的教员,教他英语。
1973年5月,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十大准备工作。周恩来宣布,根据毛主席的提议,政治局决定把王洪文调到中央工作,列席政治局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会议决定,由王洪文负责党章修改小组,起草修改党章报告,并提出新的党章草案。
8月20日,十大选举准备委员会开会,毛泽东让周恩来传达他的指示,要重视提拔新生力量。根据毛泽东的意见,由王洪文担任选举准备委员会主任,周恩来、康生、叶剑英、江青、张春桥、李德生任副主任。周恩来宣布完,立即从主持人的位置下来,让王洪文接下去主持。
毛泽东选中王洪文,高层阻力很大。十大召开前,周恩来主持政治局会议,讨论党中央副主席的预选名单,周恩来传达了毛泽东的提议,王洪文担任党中央副主席,名字排在周恩来之后,康生、叶剑英之前,但周恩来说完后,政治局委员谁都不吭声,坐在一边的王洪文十分尴尬。
1973年8月24日,十大开幕式由毛泽东主持,周恩来作政治报告,王洪文作修改党章的报告。开幕式结束,毛泽东宣布散会。8月28日闭幕式时,毛泽东因身体不适缺席。代表们看毛泽东没有来,正胡思乱想,周恩来宣布,今天大会,毛主席请假,委托王洪文同志代表他投票。
周恩来宣布投票开始,王洪文穿上新军装,第一个从座位上站起来,大步走到毛泽东的座位前,拿起毛泽东的选票。九大时,毛泽东提议,谁赞成选票上的名单就不必画圈,反对某人时在姓名前打个叉。王洪文投下毛泽东的选票时,全场热烈鼓掌。这样,王洪文名正言顺地坐到了党中央副主席的位置上。
(据《党史博览》)
作者:据《党史博览》
许多老一辈曾经被迷惑,被走资派复辟派蛊惑而在晚年痛心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