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 - 2022/4/4 11:20:45
在祭祖中慎终追远,
在踏青中追寻春光。
在党的百年奋斗路上,
清明节也被赋予了别样内涵。
激发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革命壮志
1935年,清明节被认定为“民族扫墓节”,正式成为延续中华文化、凝聚民族向心力的重要节日。
1937年清明节,出于统一战线的政治需要,国共两党各派代表共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
面对异族入侵、民族存亡的时刻,在清明节公祭黄帝、追念先贤,正是为了振奋民族精神,团结抗日力量,鼓舞必胜士气。
中共方面的祭文由毛主席亲自撰写,其中有几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
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祭文刊发在4月6日延安出版的《新中华报》上,喊出了共产党人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共御外侮的口号。
3个月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同仇敌忾、共赴抗日战场。
(图片来自互联网)
赓续为国家独立而牺牲的革命传统
1949年3月7日,为纪念各地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当时的华北人民政府发出通令,将1949年的清明节确定为“第一个烈士纪念节”,要求各地举办烈士纪念会,在碑上加刻烈士姓名,在陵园中增植树木,并进行清明祭扫。
1957年清明节,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派代表前往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进行祭扫。
1958年清明节,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杨勇上将、政治委员王平上将率领志愿军领导机关官兵与驻地朝鲜人民2500多人,一起到志愿军烈士陵园扫墓。
1987年清明节,云南边境各族群众前往当地烈士陵园,共同祭扫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
这一时期的清明祭扫,既有国家行为,也有地方活动。
各个地方在不同年份、针对不同事件,纪念烈士丰功伟绩,传承优良革命传统。
根植为实现梦想而奉献的革命情怀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非遗名录。
2007年12月16日,清明节被正式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充分利用国家公祭仪式、烈士纪念日,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把清明节祭祀作为根植革命文化、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
2020年4月4日,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参加悼念,表达了对抗击新冠疫情中奉献牺牲的医护人员、党员群众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也表达了带领全国人民坚决战胜疫情、共创美好生活的决心。
2020年4月4日上午10时,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前,同全国各地各族人民一起,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为实现这个“中国梦”,无数共产党人无私奉献、默默耕耘。
建党100周年的时候,中共中央决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在党史中继承革命传统、汲取智慧力量,既在深切缅怀中不忘初心,也在继承发扬中担当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奉献更多力量。
中共元老董必武曾在清明节重返嘉兴南湖,并赋诗一首:
革命声传画舫中,
诞生共党庆工农。
重来正值清明节,
烟雨迷濛访旧踪。
朴素之中见初心。
在这个清明,
追思怀远,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如今社会上,在清明节前后,民间掀起了一场场场面壮观的祭奠毛主席的清明节祭拜活动,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思想美德的表现,也是一种崇拜英雄和领袖的新的历史发展的新特点,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