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

首页 » 红星时评 » 红五星评论 » 秋石客:周秀云之死唤醒了社会
天下唯公 - 2015/1/31 12:00:20
2015-01-31 10:49:19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秋石客
周秀云悲惨的死了,这种死,对其本人来说是巨大不幸,对她的亲人来说是巨大损失和悲伤,对全国人民来说也是巨大的心灵伤害。但她的死也可以说是一种牺牲,她用鲜活生命的被强力终止控诉了改革开放的特色社会,极大地唤醒了正在集体死亡的社会,让人们懂得了一些被特色抹掉的真理。  一、周秀云之死表明阶级斗争激烈的存在  可以说,社会主义社会同其它阶级社会一样,阶级斗争一天也没停止过。新中国成立近六十五年,前三十年是毛主席公开领导党和人民对资产阶级为主的剥削阶级不断斗争,进行人民民主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社会主义;后三十年是走资派隐蔽的对人民进行不断的阶级斗争,实行官僚资产阶级为主的剥削阶级专政,取消社会主义。对此,你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却是基本的历史事实,完全证明阶级斗争熄灭论的反动,完全证明毛泽东社会主义存在阶级斗争的伟大判断是真理。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化只是个表面现象,依然存在着谁占有的问题。事实上,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问题解决不好,对生产资料有支配权的干部,就可以用手中的权力占有生产资料及其附产品,成为权力资本阶级。所以,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毛泽东晚年进行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实践,突出反映了他把阶级和阶级斗争深化到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众多层面,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体系。毛泽东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以完全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所证实,成了当代共产主义运动开展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最锐利武器。
  去阶级化是个伪命题。在漫长的阶级社会中,统治、压迫和剥削阶级与被剥削、被压迫、被统治的阶级斗争,主导方面是变化的,特点是不同的。阶级斗争是普遍现象,不仅仅是被压迫的阶级运用阶级斗争理论,压迫阶级也运用阶级斗争理论。不同点在于被压迫阶级公开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压迫阶级公开不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统治、压迫、剥削阶级通常是在理论上否认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而在实际上的阶级斗争运用,远远超过了被统治、被剥削、被压迫阶级的阶级斗争水平。拿文化革命为例,毛泽东的追随者,口头上把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喊的震天响,可在行动上可就温和多了。而反文革势力虽然在口头上不承认有阶级和阶级斗争,而在行动上却每日每时都在向社会主义和人民进攻,对文革势力进行了你死我活的清洗。客观地讲,反文革势力比文革势力的阶级斗争水平高出很多。
  阶级的存在不仅仅跟经济有关是毫无疑义的。那么,为什么说阶级的存在又和政治、文化和思想有关呢?我们来看一下事实就清楚了。例如毛泽东领导革命成功后,在政治上采取消灭阶级的路线,新中国成立后许多阶级如地主资本家就消灭了,反之,改革开放后采取复活阶级的政治路线,资本家阶级等就出现了。文化思想的影响也大量存在,出身资产阶级的人由于信仰共产主义,就会背叛资产阶级走向无产阶级立场,反之,出身无产者的人由于思想文化上是资产阶级的,所以,一旦条件成熟,如做官或经商,也会变成资产阶级分子。
  统治阶级是独立的阶级。在以马克思主义为主的有关阶级的观念中,关于统治阶级的概念是不准确的、模糊的。在原始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阶级,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统治阶级的概念。在奴隶社会中,马克思主义的统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是同义语,奴隶社会的统治阶级就是上升到统治阶级地位的奴隶主,奴隶主就是奴隶社会的统治阶级。同样逻辑,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和地主阶级也接近同义语,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上升到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就是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同理,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上升到统治阶级,资产阶级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阶级。在就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上升到统治阶级,经过全面的阶级斗争,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最终消灭了阶级,从而进入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
  人类既然步入社会形态,不论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文化和意识形态怎样发展变化,每个社会形态都需要统治阶级,而且社会越发展,统治阶级就越发展,这是社会发展一定历史阶段的需要。一句话,社会形成是统治阶级的形成的必然产生的条件。人类社会的阶级斗争史,实质上主要是争夺统治阶级地位的斗争史,而不是别的。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但统治阶级的存在框架始终存在并且日益完善。获得政治权力,是获得经济、文化等权力的关键。有了政权就拥有一切,丧失政权,就失去一切。
  统治阶级的不同形态。
  人类最初的社会形态形成必然要求有低级的社会管理工作,而从事管理工作而非直接创造财富文化等层面,就是氏族领导成员,氏族领导成员自然而然成为最初的统治阶级,而其他被领导成员自然而然也就成了被统治阶级。因此,完全有理由说,原始社会是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只不过是这种斗争不具备对抗的性质罢了。原始社会的矛盾表现为统治阶级的内部之间和统治阶级与外部之间的矛盾,这种外部矛盾表现为同氏族部落内部被统治成员和不同部落之间的矛盾。同理,被统治阶级也有内部矛盾,也有外部与统治阶级和不同部落之间的矛盾。
  随着氏族社会发展成部落,又从部落兼并的你死我活的斗争中使社会进一步扩大,直至形成部落的种姓国家。这时,社会管理层面就更加扩大和深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对抗性矛盾,于是最初的国家就形成了,掌握管理国家的社会强力集团就形成了,以掌握国家权力为特征的更高级的统治阶级形成了。
  统治阶级的定义就是靠掌握国家权力为主要生存条件的阶级,其主要成份是国家元首和各级官吏。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我们从最初的国家的镇压和调节职能中,可以看出,早期国家的主要职能并不是镇压被压迫阶级的反抗,而是管理!强调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他关系到怎样理解国家消亡的实质。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职能消亡的只能是镇压类负面职能,共产主义社会的管理职能不但不会消亡,而且会得到加强。进入奴隶社会后,国家的镇压职能才占了统治地位。
  由于社会的发展,被统治阶级出现了分化。出现了阶级的复杂化。氏族领导层和被领导层平民中间,分离出奴隶主阶级,从部落之间的战争中产生的战俘和犯罪、破产的平民中,分离出奴隶阶级。这样,奴隶社会带有共生性、对抗性特点的敌对性阶级产生了。
  在所谓的奴隶社会中(这个定义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奴隶并不是该社会的主体,还有平民等),平民阶级被许多人忽略了。在氏族部落当中只有少数氏族领导和战功获得者才有资格和机会拥有奴隶,而大多数氏族部落成员成为奴隶社会的平民。由于氏族部落的扩大,奴隶的出现,奴隶制国家的镇压职能突显,国家日益完善,成了统治阶级的最佳统治工具。
  原始社会的阶级是简单和非对抗性的。原始社会的统治阶级就是氏族领导层,被统治阶级就是氏族部落成员。氏族领导层之所以能成为统治阶级就是因为其成员掌握着氏族部落的领导权力。原始社会的阶级斗争,就是统治阶级氏族部落的领导层与被统治阶级氏族部落成员的斗争。原始社会中阶级之间的对立同一二重性,同一性显然占据主导地位。
  进入奴隶社会,统治阶级的统治任务更加繁重了,统治的对象也复杂起来。因为被统治阶级分化成奴隶主、奴隶和平民,统治阶级用一般的管理已经不能胜任了,于是建立了国家,设立各种暴力和非暴力的国家机构就成为了必然。统治阶级之所以不断扩大暴力机器,归根到底,是因为少数人统治多数人,这是人类所有剥削阶级社会的统治阶级无一例外都发展暴力的原因。奴隶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原始社会的统治阶级和奴隶主演变出来的。奴隶社会的统治阶级不但统治奴隶和平民,还要统治奴隶主,这是该引起特别注意的。奴隶社会的统治阶级,利用国家机器,迫使奴隶、平民、奴隶主等阶级为他们服务。虽然奴隶社会中的统治阶级成员有大量奴隶主,但掌握国家的奴隶主和没有在国家中供职的奴隶主已经分离了。奴隶主阶级同平民、奴隶们一样,也要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奴隶社会后半期,奴隶制的诸侯一国之间不断展开新的兼并,出现了争霸现象,出现了统一的趋势。
  最初的奴隶制度国家领导人,种姓色彩并不浓厚。谁成为国家领导人,在氏族内部奴隶主与平民之间大概是一种推举协商关系,奴隶制度国家领导人的更换出现的禅让制说明,国家成立之初,国家政治基本上是民主推选的,由德才水平高低决定的,直到大禹的后代才确立种姓王朝。夏朝建立说明奴隶制度种姓统治阶级形成。夏朝建立后,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对抗性矛盾不断出现,从此,争夺统治阶级的事业,就成了社会各被统治阶级奴隶主集团、平民、奴隶生死相见的最高目的。夏、商、周都是利用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率领被统治阶级推翻统治阶级,使自己的种性上升为统治阶级。这就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真正政治史。
  奴隶社会国家主要矛盾不是奴隶与奴隶主,而是统治阶级与奴隶主、平民、手工业者等被统治阶级的矛盾。奴隶社会的矛盾还表现为统治阶级的内部之间和外部之间;奴隶主阶级的内部之间与外部之间;平民阶级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矛盾。奴隶制度国家内部各阶级与外部国家之间的矛盾有时也会成为主要矛盾。
  进入西周后,中国统治阶级的种姓制度决定了分封制,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天子和诸侯国国王及各级官吏,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这个统治阶级不但统治着奴隶残余,统治着广大平民、农民,而且统治着地主阶级。封建社会的阶级斗争比较复杂,有天子与侯国的斗争;有天子、诸侯国与地主、农民、手工业者、奴隶之间的矛盾;有地主与地主之间的矛盾、地主与农民、手工业者、奴隶的矛盾。有农民与农民之间;农民与统治阶级、农民与地主等阶级的矛盾;有手工业者之间、手工业者与奴隶、农民、地主、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封建社会初期底层依然是奴隶,农民阶级在封建社会初期实为中产阶级。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统治阶级国王及官吏与被统治阶级地主、农民、手工业者等之间的矛盾。同时,封建制国家与外部之间的矛盾也会成为主要矛盾。
  经过春秋战国的连年争战,中国到秦始皇,完成了对封建社会的整合,形成了一个高度集权的以种姓王朝与官吏组成的新统治阶级。秦王朝开辟的社会,不能简单归结为封建社会,而是一个新的社会形态,可称之为集权社会。统治阶级拥有政治经济文化全部权力,这是其他社会统治阶级所没有的。
  集权社会下的阶级矛盾表现为统治阶级之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地主农民手工业者等矛盾;农民与农民之间、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农民与统治阶级、农民与手工业者等矛盾;地主与地主之间,地主与统治阶级、农民、手工业的矛盾等。这个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同样,有时集权制国家与外部国家的矛盾会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历史上频繁的改朝换代,反映出争夺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斗争是阶级斗争中最集中利益的表现。
  在所谓资本主义社会中,统治阶级发生了巨大变化。由种姓统治阶级发展到非种姓统治阶级。统治阶级由相对稳定变成了相对不稳定,由非和平方式获得统治地位变成由和平方式获得统治地位。统治阶级由无固定集团变成固定集团政党来担当。政党统治现象代替了种姓集团统治现象。掌握资产阶级国家的统治阶级,压迫、剥削其他如资本家、地主、工人、农民等不同的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有统治阶级内部,统治阶级与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等矛盾;有资产阶级之间,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农民、统治阶级的矛盾;有无产阶级内部,有无产阶级与统治阶级、资产阶级、以及其他阶级的矛盾。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依然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同样,有时资产阶级国家与外部国家的矛盾也会成为主要矛盾。所以,推翻资本主义社会,首要任务是推翻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然后才是解决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等问题。拿中国革命为例,就是首先推翻国民党统治集团,打倒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权力系统,而不是别的。
  进入所谓的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事实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而是产生了一个全新的阶级社会。在这个社会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地主与农民及其他阶级与阶层,都成了被统治阶级。新统治阶级由退化的掌握国家政权的共产党组织内形成。这个统治阶级的特点比以往任何社会的统治阶级权力特征更为明显。在以往的其他统治阶级当中,权力不是利益的唯一源泉。而社会主义社会的统治阶级变成了由权力支配一切的特殊的统治阶级。在这个社会中,主要矛盾就是特权统治阶级与资产阶级、农民、无产阶级等阶级与阶层的矛盾。这个社会的矛盾还表现在特权统治阶级内部,特权阶级与外部阶级矛盾;表现为知识阶级内部,知识阶级与外部阶级;表现为无产阶级内部矛盾,无产阶级与外部阶级的矛盾;农民阶级内部与农民阶级外部的矛盾;表现为资产阶级内部与资产阶级外部的矛盾等
  有组织的政治集团才能上升为统治阶级  在全部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任何阶级都不能单独成为统治阶级。任何阶级在无组织情况下都是软弱无力的,只能是自在的阶级。新统治阶级的出现,都是由政治精英用一定理论集合了各种阶级的精英,组成强大有组织的集团、特别是武装集团完成的。这一点,无论从古代统治阶级的更替中,还是现代政党争夺统治阶级地位,都是如此。无论是刘帮、朱元璋类夺权,还是西方政党统治的更替,都说明了这一点。马克思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就是看到了无产阶级要想上升为统治阶级,必须有自己的组织才行。
  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统治阶级是多数人统治少数人,是同以往剥削阶级社会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相对立的。少数人统治多数人,国家的暴力职能只能够日趋增加,正因为在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中是多数人统治少数人,所以,国家的暴力职能将日趋减少,原本意义上的国家将走向消亡。
  劳动阶级怎样才能上升为统治阶级。答案是:劳动阶级必须彻底组织起来,武装起来,全面掌握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权利。
  人类社会历史证明,无论前进和倒退,统治阶级都是历史的主角,争夺统治阶级的地位斗争,是所有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矛盾是一切社会形态的主要矛盾。
  一般来说,任何新统治阶级在开始时都起过积极、进步的作用,到后来又通通起了消极、反动的作用。统治阶级的作用概念认识到了,人类如何向共产主义目标前进就不言而喻了。全世界劳动者的首要目标是夺取统治权,然后才能谈得上其他权利,如没收剥削阶级财产等。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劳动群众,首先必须肃清国家政权中的腐败分子,夺回失去的统治权,改变错误路线,才能真正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工人阶级的理想,是建立工人阶级为主体的阶级专政。工人阶级要想真正得到解放,除了要粉碎资本主义制度,摆脱资产阶级的反动影响,而且不应该有新的主人。工人阶级通过斗争,摆脱了资本家的锁链,不应该戴上新的锁链。工人阶级必须自己掌握国家机器,自己掌握生产资料,自己选择社会的管理者并尽可能直接管理社会。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特权阶级(按毛泽东的说法是官僚者阶级,走资派,党内资产阶级)取代了资本家的地位,继续欺压工人阶级。因此,特权阶级同工人阶级的矛盾是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矛盾。工人阶级必须明白,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他的主要敌人是特权阶级和特权制度,同其它的矛盾例如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成为次要的矛盾。
  特权阶级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不但压迫工人阶级,而且压迫资产阶级。尽管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后期,一部分特权阶级正在蜕变为官僚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当然也有的变成民族资产阶级),并和民族资产阶级阶级勾勾搭搭,但就其整个阶级而言,他要剥削和压迫整个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特别是民族资产阶级的理想,就是建立完整的资本主义社会,摆脱特权阶级的影响。因此,在对待特权阶级问题上,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一样,都同封建特权阶级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特殊的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其取代者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就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
  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权阶级日益庞大,其生存条件除了压迫剥削工人阶级、资产阶级之外,必然也压迫农民阶级。农民阶级是一个日趋消灭的阶级。农民的解放首先要摆脱几千年来的小生产特点,其前途要么向资产阶级投降,要么向工人阶级投降,不论走资本主义(农场主)还是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都是规模经营,农民的前途都呈现光明。而特权阶级是不给农民阶级任何好处的阶级,其推行的小农政策令农民永无翻身之日,它同样是农民阶级的死敌。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中期,劳动阶级已经形成。无论是出身哪个阶级,劳动阶级必然成为特权阶级的死敌。
  资产阶级与其他阶级的矛盾  资产阶级与特权阶级的矛盾。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初期和中期,特权阶级处在矛盾的主导方面,在后期,资产阶级逐渐成为矛盾的主导方面。
  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的矛盾,在传统社会主义社会初期,是矛盾的主导方面,资产阶级处于守势。在中期,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政治斗争领域,主要矛盾方面互为胜负。在后期,资产阶级逐渐成为矛盾主导方面,工人阶级已处在群龙无首和无组织状态。随着工人阶级利益的包办人共产党的变质,工人阶级逐渐沦为资产阶级压迫剥削的对象。工人阶级成为矛盾主要方面的斗争将视资本主义社会形成后的情形而定。
  资产阶级与农民及小资产阶级的矛盾  在传统社会主义初期和中期,资产阶级和农民及小资产阶级的矛盾并不突出。只是到了后期,资产阶级对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和进攻才迅速加强,并不断的消灭着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阶级压迫和剥削除外)。这一对矛盾,在一般情况下,资产阶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资产阶级同其他阶级的矛盾如劳动阶级等,从头到尾占据着矛盾的主要方面。尽管到未来新社会,劳动阶级将成为真正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主要方面。
  综上所述,不但看出。特权阶级同其它各阶级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就目前来说埋葬传统社会主义,已经成了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潮流。对于传统社会主义社会的灭亡,一切反社会主义力量弹冠相庆,这是正常的。资产阶级可以宣布说社会主义道路已经灭亡,但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可叹的是,有许多社会主义者都不能正视这个死亡,看不到传统社会主义灭亡不是真正社会主义的灭亡,而是假社会主义,修正主义的真正破产。社会主义者更应该弹冠相庆。因为这个死亡废墟上最终出现的胜利决不会是资产阶级。新社会主义的胜利和资本主义的灭亡依然是不可避免的。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真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必然成为未来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也是整个世界的主要矛盾。
  如把上面主要矛盾说的更明确的话,革命要分两步走,那就是第一步要消灭特权阶级(改革开放后叫权力资本阶级),第二步再消灭资产阶级阶级,因为前者是最反动的阶级。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阶级和阶级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社会主义的阶级依然存在的同时,官僚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及民族资产阶级基本重新形成,并逐渐完全占据社会的统治地位,而工人阶级完全被雇佣化,被分化成城市工人和农民工,民族资产阶级和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企业的白领阶层构成了中间阶级,而工人和农民重新沦为标准的底层被统治阶级。也就是说,官僚和买办两类资产阶级是特色社会的统治阶级,其它阶级都是被统治阶级,要想改变社会,实现新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人、农民、一般知识分子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结束官僚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统治。
  改革开放的一个致命错误就是否定阶级斗争和文革大革命,给资改汉奸势力合法的借口,令反动势力乘机坐大坐强,不但严重危害到社会主义与人民群众,而且严重危害的中华民族生存,陷入亡党、亡国境地。因此,要改变危局,必须为文化大革命正名,全面开展阶级斗争,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埋葬资改汉奸恶势力。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个客观存在,不承认是不行的。作为真正的共产党人,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必须通过阶级斗争消灭阶级,必须通过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改变人的利己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必须根除剥削阶级产生的土壤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必然选择创建一条人类的最光明之路新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制度足以毁灭人类和世界,一切利己主义的制度和思想灭亡,一切利他主义的制度和思想的新生,才是人类自救的唯一正确道路。至于这条道路的细则如何,有待于所有未来学者的积极研究成果,有待于全人类的革命实践。
  二、周秀云之死告诉人们阶级专政的存在  无产阶级专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治学的首要问题。政治学是有阶级性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有自己独立的政治学理论和实践。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问题,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都十分重视。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是他的一大贡献;列宁说只有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晚年十分重视无产阶级专政问题,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并通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了实践。
  周秀云之死表明中国劳动人民失去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保护,官僚资产阶级专政大兴其威!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的产物,国家的本质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国家政权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专政。奴隶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奴隶主,奴隶制国家机器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其它阶级的工具,奴隶制的政治本质是奴隶主阶级专政;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地主,封建社会的国家机器是地主阶级统治其它阶级的工具,封建社会的政治本质是地主阶级专政;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阶级是资本家,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是资本家统治其它阶级的工具,资本主义的政治本质是资产阶级专政。当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后,在资本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过程中有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的政治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是为了达到向无阶级的共产主义过渡,最终达到国家的自然消亡。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和以往任何专政有根本的不同。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区别于之前任何社会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削阶级专政。因为剥削阶级是少数人要统治多数人,所以国家的专政职能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所以要设常备军队,法律机构和官吏﹑警察等国家机器。而无产阶级专政是多数人统治少数人,所以要不断削弱国家机器的职能,要打碎旧的国家机器,用民兵代替常备军,用群众机构代替国家暴力机构,用公仆代替官吏,用无产阶级民主集中制(普选制﹑罢免制﹑监督制)代替资产阶级民主制。
  毛泽东看到,真正的社会主义必须限制资产阶级法权。这个法权首先表现在上层建筑的党、政、军内,为了限制资产阶级法权,他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几次降低官员们的工资和废除军衔制等。对文化教育界的高级知识分子待遇也采取了限制措施,在工人工资等方面,他采取了缩小差别的政策。毛泽东的这些思路是和巴黎公社原则相吻合的。
  为了使人民群众最终对政府官员有监督、选举和罢免权,毛泽东进行了许多尝试,如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整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直到文革中的四大自由、群众专政。这些东西也是和巴黎公社原则相一致的。
  毛泽东深刻看到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所以不断进行国家体制改革,干部参加劳动,建立民兵队伍,进行文艺革命﹑教育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等等就是深化无产阶级专政的体现。
  毛泽东深刻看到了意识形态的反作用力量,他认为光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还是不够的,还必须用无产阶级思想占领人的头脑,在意识形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所以要学雷锋,要斗私批修。没有这一点,革命最终还要失败。
  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方面,毛泽东和巴黎公社、十月革命是一致的,相比之下更为彻底。
  毛泽东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也必须实行无产阶级全面专政的看法,是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都没有重视的问题,具有深远的创造性意义。
  为了强化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毛泽东认为必须开展兴无灭资的斗争。共产党夺取政权后,许多名义上是共产党人而实际上是革命的同路人的民主派干部开始原形暴露,他们逐渐抛弃了革命的初衷,不想再继续革命,有的人开始追求腐化享受,开始骑在人民头上当官做老爷。这些事实上的党内走资派对毛泽东的批评和警告置若罔闻,并逐渐在党内形成了自己的司令部和利益集团,同毛泽东的路线对着干。他清醒地认识到并告戒全党: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始终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因此,展开各种兴无灭资的斗争、建立巩固完善无产阶级专政就不可避免了。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并下决心发动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三、周秀云考问特色社会  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共产党人如果不讲道路斗争,不搞阶级斗争和人民民主专政,必然亡党亡国。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对广大人民群众是保护还是镇压,是共产党同国民党的根本区别,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根本区别,是无产阶级专政同资产阶级专政的根本区别。”人们都在严肃关注对周秀云事件的如何处理,以回答中国特色社会是共产党还是是国民党、是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专政还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大问题!

  2015-1-31

1
查看完整版本: 秋石客:周秀云之死唤醒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