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学家揭开日本裕仁天皇的真面目

[不要忘了历史教训]

  很久以来,日本一直坚持他们二战时的天皇裕仁是一位反战的仁慈国君,但美国历史学家赫伯特 P.比克斯在他的新传记中描述的裕仁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形象。书中写道,“坐在皇宫宝座上,裕仁默默看着他的大臣们做战争计划。下面内务部领导和军方将领们也在估量他们的方案。于是首相说:‘只要陛下您一声令下,我们都将努力为国效忠。’天皇点头表示同意。”

  那次会议之后,日本便进入“X日”(日本太平洋战争的代字)的倒计时。在接下来的一周里,裕仁不断地和参谋机构的首脑们会晤,不断地接到“关于部队在各个入侵前线进入阵地的报告”。1941年12月7日,日军轰炸了珍珠港并入侵新加坡。胜利的消息不断飞传回东京,天皇的一位助手在日记是写道,“天皇穿上了他的海军军服,他看上去心情特别好。”

  对于大多数日本人,裕仁天皇是一位终生和平主义者,他反对战争但不能阻止战争。他们仍对他十分尊重,他们可能会认为比克斯的传记有些荒诞。比克斯的《裕仁和现日本的形成》展示了一个“狂暴狡诈、野心勃勃”的君主,他推翻了民主政治,掌控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直至他那浸满鲜血的王朝崩溃。日本战败之后,裕仁设法转移了人们对他的指责。他还有一个帮凶:太平洋盟军最高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这位美国将军急于维持一个没有能力的君主制国家,他把君主包装成一个“军国主义者”的傀儡的形象。让裕仁摆脱困境使他的臣民隐藏了他们可耻的战争记录,为否认罪行的日本文化提供了保护。比克斯收集了裕仁的一些主要同伙的笔记、日志和私人信件,他还追踪了现代日本奠基人的孙子明治天皇。这位年幼内向的小男孩从小从军事将领那里接受教育,他们给他灌输成为伟大的军事领导者的思想--这与他安静的性情并不适合。在裕仁天皇的鼎盛时期,他不断地考虑自己的传承问题,他常常沉思,认为自己“比一个纸玩偶强不了多少”。

  然而,比克斯笔下的裕仁天皇在中年时期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他通过大臣们“极其隐密地”进行着统治,大臣们在做重要决定前都要与他协商。裕仁支持日本的军国主义和领土扩张。日军在1931年入侵中国东北地区区,裕仁催促他们向前推进。1937年,日本在中国扩大他们的“圣战”是,这位君王向他的将领们建议:“在要塞地区集中大量兵力实施压倒性的打击不更好些吗?”几个月后,日本“皇军”攻陷南京,开始了疯狂地烧杀奸淫。当战争后来对日本转为不利的时候,裕仁顽固抵抗拖延投降。最后两颗原子弹和前苏联进攻日本才迫使日本天皇签署投降条约。

  东京仍在试图掩饰历史。当被问到裕仁在战争年代时的作用时,日本外务部引述1988年的首相的说法,称这位君王“从心底祈求世界和平,力图避免那一次全面战争。”比克斯的传记应该能够唤起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