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私有化的恶果与教训

         

      俄罗斯私有化为何后果严重?

    俄罗斯形成控制经济的七大金融寡头,以及1998年爆发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是复辟资 

本主义的改革道路的失败,特别是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失败。值得注意的是,戈尔巴 

乔夫改革的初期,曾经探索过多种改革道路,强化激励、企业扩权和租赁制等等,但是,由 

于受西方宣扬的规范经济理论影响,戈尔巴乔夫认为产权改革才是关键,决定大力推行股份 

化,并将其称之为“社会化”。1990年,苏共中央向28大提出的纲领草案,明确肯定了股份 

制的作用,决定以此来加快经济改革。1991年戈尔巴乔夫参加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期间,曾发 

表宏论称“我们愿意实现经济自由,但这主要由社会来决定。我们应当做什么,推动人们进 

入股份企业”。随之而来的是,改革迅速滑向了复辟资本主义。

    主张推行私有化实现“人民资本主义”的叶利钦1991年上台后,开始大规模推行国有企 

业的私有化,其措施包括出售、拍卖中小型国有企业,对大中型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化改造, 

第一阶段称之为“凭证私有化”,发放可出售、转让的私有化证券,第二阶段则称之为“货 

币私有化”,向私人、外资出售国有资产和股权,法人购股、持股基金和产权重组等等。早 

1994年底,俄罗斯已有70%的工业企业进行了私有化,但是,俄罗斯私有化政策的实践效 

果究竟如何呢?根据国际货币基金提供的统计资料,1998年俄罗斯的私有化企业有50%陷入了 

亏损,有25%的私有化企业实际上破产。据我国访问俄罗斯的学者考察,俄罗斯民众普 

遍认为,他们名义上虽然成了股东,却根本没有参与的权力和机会,感到自己非但没有成为 

“主人”,倒是沦为了“雇工”,经常受到拖欠工资和失业的威胁,众多俄罗斯人因生活艰 

难而将私有化证券或股票低价出卖。

    俄罗斯社会早已广泛熟知,私有化中存在着严重的违法腐败现象,黑社会和腐败官员、 

经理相勾结,实际控制了一半以上私有化企业和银行。新兴腐败经理阶层并不关心企业的经 

营,而将其作为非法牟利的工具,多元化产权结构和董事会、监事会,无法监督制衡反而相 

互勾结进行掠夺,导致俄罗斯的企业投资连年持续下降,每年约有数百亿美元非法收入转移 

境外,形成了俄罗斯经济“动脉”大出血。这种变态的私有产权结构一旦形成很难纠正,所 

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将是长期性的。俄罗斯居民普遍认为,私有化已成为合法化的盗窃行动。 

目前,俄罗斯形成了掌握经济命脉的七大垄断财团,通过其拥有的大新闻媒介影响社会舆论 

,提供政治资金和安插内线关系操纵政府决策。

    调查表明,私有化进程中,俄罗斯的原国有财产的控制权正迅速集中在官僚、黑社会和 

投机集团的手中,这种所有权结构是否能提高原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率,是不难想象的。

    俄罗斯推行私有化以后对所有权结构进行任意而且过快的分散化,破坏了经营权的权 

威性和统一性,显然,俄罗斯的私有化非但没有解决国有企业的所谓“产权虚置”问题,反 

而却真的造成了“责任虚置”的问题。

    由于俄罗斯私有化改革造成了企业经营秩序的混乱,征收高额增值税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结果是生产萎缩和税源枯竭,而且80%的私有化企业有严重逃税行为,1997年俄罗斯的财 

政税收不足预算的一半,政府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拖欠了巨额的工资、养老金和福利费 

用。政府为了弥补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兑现叶利钦1996年总统选举许下的承诺,避免因拖 

欠工资出现社会爆炸的局面,被迫依靠大量举借高利息外债勉强度日。但是,近来在亚洲金 

融危机冲击下,俄罗斯举借外债日趋困难利息成本大幅度增长,偿还债务支出已占全部财政 

预算的30%,甚至俄政府将国债实际利息提高到150%,国际货币基金提供了200多亿美元贷款 

之后,外国投资者也不愿购买反而纷纷抛售,最终成为一场国际金融风暴的发源地之一。俄 

罗斯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之后,几乎没有投资建立一家新的工厂企业,资金不是外流 

就是进入金融泡沫投机领域,实质生产不断萎缩而股市却出现虚假繁荣,1998年泡沫经济崩 

溃触发了股票市场暴跌,私有化企业的亏损面急剧上升到80%,沉溺于投机的私有化银行也 

纷纷破产。

      美国推荐害人改革药方的误导

    俄罗斯改革走上私有化的道路,进而形成控制经济的七大金融寡头,美国推荐的害人改 

革药方难脱干系。80年代后期,美国一方面积极鼓励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一方面资助 

了一大批前苏联知识分子,前来考察学习西方政治经济制度和理论。戈尔巴乔夫开始进行改 

革的关键时期,美国秘密战略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美国政 

府和中央情报局都通过各种形式,积极介入了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时期的改革,在戈尔巴乔 

夫和叶利钦推行改革时期,美国曾用所谓规范的经济理论和政策药方,蓄意误导俄罗斯走上 

自杀性改革之路,直接造成了俄罗斯遭遇的巨大社会灾难。

    美国的垄断财团的智囊机构和基金会组织,如属于索罗斯和哈耶克的右翼基金会,精心 

培训来自前苏联的年轻知识分子,灌输特殊配制的政治经济改革药方。随着西方精心灌输的 

规范化改革药方流传,人们心气浮躁地很快被引入了改革歧途。前苏联经济学家根据来自西 

方权威专家的改革建议,发明出成套的规范理论和改革药方,轻率地放弃许多符合本国国情 

的政策措施。无论是戈尔巴乔夫还是叶利钦时期,几乎所有导致灾难性后果的改革政策,虽 

然都曾经由本土的经济学家所积极倡导,但实际上都来自美国精心配制的害人药方。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前雇员彼得·施瓦茨,撰著说“前苏垮台不是上帝青睐美国,而是里 

根政府行的政策所致”。他在书中透露,关于前苏联“客观上”是否具有生命力,里根根本 

不感兴趣,他提出的任务就是,将这种生命力降低到零。尽管存在着如此大量的事实证据, 

许多中国人仍不愿相信“阴谋说”,仍将前苏联社会剧变和全面瓦解,归罪于计划经济僵化 

等自身制度的原因,积极否定美国瓦解前苏联秘密战略的作用,这种看法容易误入美国的攻 

心战陷阱,仿佛同里根秘密战略的目的不谋而合。施瓦茨还毫不掩饰地写到,“谈论前苏联 

崩溃而不知道美国秘密战略的作用,就像调查一件神秘突然死亡案子而不考虑谋杀。死亡的 

原因究竟何在?病人吃的是真正对症的药方吗?死亡事件是否存在着特殊反常和预谋?”

    美国竭力倡导私有化改革的经济理论根据,乃是中国人所熟悉的“科斯产权定律”。西 

方蓄意大肆吹捧“科斯产权定律”,将其视为推行私有化的“金科玉律”,构成了“华盛顿 

共识”改革药方的关键核心。历史上英国为维护全球殖民帝国的利益,曾反复制造意识形态 

作为战略工具,今天美英再次利用“科斯定律”蒙蔽世人,作为掩饰私有化战略暗器的华丽 

外衣,但是,人们深入考察不难发现其卑劣政治目的。科斯本人提出的是纯学术的抽象分析 

,他根本没有涉及企业产权制度的问题。科斯在研究污染等经济外部性问题时,认为在交易 

费用为零的不现实假设下,明晰的私有产权不论分配结构如何,都能达到帕累托的最佳效率 

状态。这一结论似乎论证了私有产权的合理性,其实是恰恰相反,因为,倘若考虑到现实中 

的巨大交易费用,显然即使存在明晰的私有产权结构,也无法达到帕累托的最佳效率状态, 

正因如此,现实中政府为了控制污染问题,必须严格限制私有企业的行为。

    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理论分析,而忽视了其隐含的假设是否符合现 

实。特别是当某种理论被捧为“定律”时,人们往往误认为是普遍适用的真理。科斯本人不 

赞成将他的抽象分析,归纳成某种“经济定律”的形式。西方蓄意利用人们迷信权威的心理 

弱点,将科斯的抽象分析吹捧为“定律”,甚至直接违反了科斯本人的意愿,充分暴露了其 

隐藏的政治目的,乃是为制造蒙骗公众的意识形态,为推行大规模私有化披上华丽外衣。科 

斯被授予了诺贝尔经济奖金的荣誉,令世人更盲目相信“科斯产权定律”。正像美国著名经 

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所指出,“经济学中没有一个神话像‘产权神话’那样在人们心目中根深 

蒂固,这一神话的危害在于,误导了许多转型中国家把注意力集中在产权问题上,而不是去 

关注在更大范围内的一系列问题”。

    其实,人们稍微回顾一下大量历史事实,就不难看穿“产权神话”的荒谬。自从人类进 

入资本主义时代以来,私有产权曾经不受任何政府约束,随心所欲地追求最大私人利益,但 

是,神圣自由市场的“看不见的手”,并未引导其促进最大社会福利,达成私人欲望与社会 

利益的和谐,倒是殖民掠夺和战争灾难绵延不断。西方列强宣扬私有产权神圣不可侵犯,但 

却残忍地剥夺弱小民族的生存权利,包括其土地、自然资源和私人产权。什么达到帕累托的 

社会利益最佳状态?纯粹是蒙蔽世人的“天方夜谭”!二次大战后,社会主义和公有制的巨大 

成就,才迫使私有产权收敛贪婪掠夺行为,西方也发展国有企业促进社会改良,出现了历史 

少有的“黄金时期”。今天,美英大肆鼓吹推行国有企业私有化,不是因为国有企业的效率 

太低,而是担心其成功会动摇垄断资本统治。美国深知前苏联依靠公有制的优越性,能广泛 

动员社会资源实现高速增长,建立威胁自己的强大军事高科技工业。美国还担心第三世界纷 

纷效仿国有化浪潮,通过发展国有企业促进工业化,实力增强必然威胁其全球霸权统治。正 

因如此,美国垄断资本从战略利益出发,才决定扭转“黄金时期”的国有化潮流,转而贬低 

国有企业大肆鼓吹私有化,蓄意编造“科斯产权定律”的神话,诱骗前苏联东欧和第三世界 

国家,落入私有化改革的灾难性陷阱。

    由于受到了“科斯产权定律”的误导,前苏联人动摇了对公有制的信心,改革迅速滑向 

了复辟资本主义,直接导致了制度剧变和国家瓦解。俄罗斯人盲目地相信了西方产权理论, 

误认为只要私有化实现了产权明晰,不论原来的公有产权落到谁的手中,都能大大提高企业 

的经营效率,于是出现了几乎疯狂的私有化浪潮,不计代价采取一切形式来加速私有化,从 

中小企业出售拍卖到大企业股份化,从私有化凭证分配到货币购买产权,从法人认购股权到 

公众持股基金会,从破产廉价拍卖到干脆赠送亲戚朋友,凡是一切能够“化公为私”的改革 

办法,转眼间都被五花八门地创造了出来,原来还能维护公有制的共产党领导人,一旦为“ 

科斯定律”动摇了根本信念,谋求私人利益的贪婪欲望顿时膨胀,也纷纷投入了掠夺公有财 

产的大宴席。由此可见,美英大肆鼓吹的“科斯产权定律”,确实是威力巨大的战略暗器, 

其厉害之处在于制造“产权神话”,利用人们迷信“权威定律”的心理弱点,从根本上动摇 

共产党的基本信念,瓦解作为社会主义的基石的公有制。

    正如美国的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总结俄罗斯私有化失败教训时所指出,那些大 

肆鼓吹国有企业私有化的西方学者,“往往是富于冷战精神的学者斗士,他们认为自己肩负 

着铲除共产主义的‘罪恶’,重新建立纯粹的私有制市场经济的重任”,“整个私有化程序 

被广泛地认为是不合法的,这种‘强盗贵族’式的私有化过程,使市场资本主义更加名誉扫 

地”,“有些人认为资产最终会卖到最有能力的管理者手中,即‘强盗贵族’,至少能有效 

地拍卖,但这一做法也没有能够获得成功,新兴的寡头们发现掠夺国有资产,比利用资产进 

行生产创造财富来得更快”,“由于缺乏公共制约,‘掠夺的手’更加肆无忌惮地掠夺,资 

本账户的迅速放开,使得私有化的银行业鼓励每年上百亿的美元从俄罗斯被掠走”(斯蒂格 

利茨:《改革向何处去:论十年转轨》)。

    俄罗斯推行私有化已近十个年头,西方“产权神话”终于原形毕露、造成的社会恶果令 

人触目惊心。自从推行私有化改革以来,俄罗斯经济命脉落入七大寡头手中,新兴的贵族式 

经理忙于掠夺财产,私有化企业经营不善,陷入了大面积严重亏损,1998年爆发金融危机后 

,亏损面甚至上升到80%。大多数私有化企业有严重逃税行为,特别是有政府特殊关系的大 

寡头,通过各种渠道疏通逃避税收,政府因税源枯竭濒临破产的边缘,无法保证国防和科教 

事业经费。饱受煎熬的还是广大普通民众,他们没有成为主人而是沦为雇工,随时面临丧失 

工作、医疗养老的威胁。最近,西方媒介暴露的俄罗斯洗钱丑闻,非法转移资金高达上百亿 

美元的惊人数字,不仅涉及了私有化中暴发的金融寡头,而且还牵涉了叶利钦等众多政府高

员。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一方面推荐错误药方造成腐败泛滥,一方面利用腐败丑闻制造 

俄政局动荡,还将其作为要胁控制俄官员的手段。近年来,西方媒体大肆宣扬的俄罗斯洗钱 

丑闻。实际上正是美国控制俄罗斯的厉害撒手锏。美国中央情报局一位专家弗利兹,曾在美 

国《国家利益》杂志撰文透露,早在1992年他曾向当时的布什政府汇报,他获得证据表明俄 

罗斯私有化过程中,一些政府官员和私有化暴发户相互勾结,将200多亿美元掠夺资产转移 

到了海外,而他的上级官员却如此答复说,“资本外逃是正常的,不管是否是盗窃来的,只 

要属于私人所有就是好事”。

    由此可见,美国对俄罗斯私有化掠夺资产转移海外,不仅早就知情而且一直暗中鼓励。 

叶利钦和丘拜斯大力推进私有化,曾指望将掠夺资产转移海外以防不测,今天却成为美国媒 

体大肆宣扬的把柄,曝光其家庭在瑞士银行洗钱的证据,真是“狡兔死、走狗烹”。前不久 

,美国还利用邀请访问设置陷阱,以涉嫌瑞士腐败洗钱案的罪名,逮捕了叶利钦前政府的高 

级官员,以此来羞辱和要胁俄罗斯政府,作为谋求美国国际战略利益的手段。俄罗斯的教训 

向腐败分子表明,不要以为混水摸鱼发了不义之财,鼓吹资本主义就能确保财产安全,就算 

是投靠西方势力隐藏资产于海外,造成了国家衰败和百姓痛苦的恶果,最终也难以避免被西 

方落井下石,成为民族的罪人并遭到历史清算。

      谨防西方产权理论误导中国

    西方大肆宣扬的“科斯产权定律”,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也获得广泛流传,我国许多经 

济学家形成了“产权崇拜”,他们认为“公有产权不明晰是根本矛盾”,认为“产权是绕不 

过去的关键性改革”。令人遗憾的是,中国许多主张产权改革的经济学家们,不愿意正视“ 

科斯产权理论”的神话,在俄罗斯改革中遭到惨痛失败的现实。

    有些著名的经济学家认为,当前改革应大力引进民间资本、股份制改造出售国有资产不 

同于俄罗斯推行的私有化,后者是采取了“分”和“送”的形式,股份公司应将国有股比重 

降低到30%。有些经济学家积极主张“产权改革”,但是,竟然不了解俄罗斯产权改革的基 

本情况。事实上,俄罗斯私有化的主要形式,正是对小型国有企业出售拍卖,对大中型国有 

企业股份化。俄罗斯股份制改造的初期阶段,曾以凭证形式“分和送”国有资产,后来则采 

取了各种形式出售国有股权,因此被广泛称之为“货币私有化”。但是,事实证明,后来各 

种私有化方式造成的恶果,甚至远远大于初期的私有化凭证分配,出现了政府和企业的腐败 

领导人纷纷利用手中职权进行私有化寻租,以更加模糊复杂的产权重组形式,大肆野蛮掠夺 

将国有资产窃为己有,斯蒂格利茨称之为“贵族强盗式掠夺”。

    值得指出,中国经济学家主张的各种产权改革形式,俄罗斯推行私有化过程中都曾广泛 

尝试。包括出售国有股权和法人收购股权,银行直接贷款给企业家购买股份,用政府提供的 

企业抵押贷款购买股权,向国内外私人资本出售国有企业,破产兼并和各种产权重组,通过 

股市并购和多层间接并购,各种持股基金会购买国有企业股权,向企业经理廉价出售或赠送 

国有股权,等等。倘若按许多中国经济学家的说法,俄罗斯也根本没有推行私有化,因为, 

出售的国有资产变成了货币形态。但是,这种产权改革造成了灾难性的恶果,企业经理不关 

心改善经营提高效率,他们更关心通过复杂的产权重组交易,将资金转移到完全属于自己的 

账户,特别是更加安全的海外私人账户上。由于种种原因俄罗斯的私有化企业,往往仍有30 

%左右国有股尚未出售,但是,根本无法制止腐败官员经理肆意掠夺。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实践中,也广泛采取了上述出 

售拍卖和产权重组形式。推行股份合作制普遍强迫职工购股,还纷纷廉价出售或直接赠送国 

有企业。河南、山东等地为了“卖光国有企业”,要求银行贷款给企业领导购买产权,许多 

地方借公司改制和破产兼并之机,暗中侵吞国有资产和蓄意逃避银行债务,也出现了种种“ 

化公为私”的掠夺现象,造成了国有资产和银行贷款的重大损失。少数经理掌握了企业的控 

制权之后,严重侵犯广大职工的各种合法权利,剥夺职工的工作、医疗和养老保障权益,造 

成了社会财产和收入的两极分化。正如江泽民同志在1997年7月1日讲话中批评指出,“我们 

有的同志也产生了错误认识,结果在一些地方的工作中出现了某些偏差。我们的国有资产已 

达八万多亿,这是属于全国人民的财产。如果头脑不清醒,随意地加以处理,比如不加区分 

、不加限制地把国有资产大量量化到个人,并最终集中到了少数人手中,那样我们的国有资 

产就有被掏空的危险,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就会失去经济基础”。

    尽管出售国有股权不是直接“分或送”,但是,这种产权交易和重组的过程中,能够为 

掌握权力的政府和企业领导人提供大量暗中谋求私利的合法机会,创造出名目繁多的“化公 

为私”的形式,打着改革的高尚幌子进行强盗般的掠夺。斯蒂格利茨总结俄罗斯的教训时指 

出,各种形式的出售国有股权和产权重组,“表面上虽然腐败也不那么直接,程序比将国有 

资产直接送给朋友还要不透明,但实际上这两者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两样。由于整个程序被广 

泛地认为是不合法的,这种‘强盗贵族’式的私有化使市场资本主义更加名誉扫地。”因此 

,我们不应轻信各种冠冕堂皇的产权改革理论。

    值得警惕的是,早在改革初期,美国就非常重视向中国推荐私有化改革,遭到中国领导 

人的拒绝之后,就采取各种形式包装私有化,如将私有化改称为社会化,主张通过股份化和 

产权多元化,来隐蔽地、渐进地实现私有化。中央情报局曾积极赞助专家学者,研究如何在 

中国推行隐蔽的私有化。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一开始也是主张国有企业股份化,但后 

来却急剧地滑向了全面私有化,其原因在于依据的“科斯产权理论”,从根本上动摇了人们 

对公有制的信心,的确,既然公有产权不明晰而且效率低下,为何还要保留而不干脆推行私 

有化呢?由此可见,科斯产权理论乃是美国攻心战的利器,其厉害之处在于能够“四两拨千 

斤”,先从根本上动摇公有制的经济基础,进而摧毁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厦。

    我国推行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必须以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为依据,彻底肃清西方“科斯 

产权神话”的影响。近代史上,旧中国早就有股份制、公司制企业,私营、外商企业也遍布 

中国大地,但是,却始终未能实现工业化挽救中国。正是所谓“产权模糊”的国有、集体企 

业,发挥公有产权的一系列独特优势,创立之初就向人民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迅速建立了 

独立自主的完整工业体系。事实说明,国有、集体企业等公有制企业,正是挽救中国的“现 

代企业制度”。公有产权归全体人民所有是非常明晰的,新中国正是凭借这一独特的优势, 

才能形成团结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动员全社会资源投入关键性产业,建立强大的民用和国防 

工业体系,实现振兴中国的艰巨时代使命。

    事实证明,全体人民所有的公有产权不仅能管理好,而且已创造了比私有产权更高的效 

率,正因如此,中国才摆脱了解放前的悲惨命运。至于进一步改善公有产权的管理制度,应 

该是“明晰责任”而不是“明晰产权”,下放经营权的同时创新协调监督机制,这样才能避 

免美国利用科斯产权理论,作为隐蔽的经济战的厉害暗器,从根本上动摇人们对公有制的信 

心,误导产权改革滑向隐蔽的私有化。因此,我国推行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中,必须依据马 

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而不是西方大肆宣扬的科斯产权理论,明确公有产权乃是适应社会化 

大生产,优越于私有产权的明晰产权制度。

      警惕隐蔽的国有企业私有化

    80年代,我国大多数工业领域中,国有、集体企业占绝对的优势,能较好服从国家的计 

划指导,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国有企业效益一直稳步增长,亏损面积保持在10%左 

右的低水平,从未出现职工下岗等问题。1992年经济过热中,私营、外资企业数量迅猛增长 

,所占比重三年猛增了3~5倍。私营、外资企业不愿进入投资大的基础产业,大量涌入市场 

饱和的加工行业,大大加剧了重复投资和生产过剩,工业结构和经济效益不断恶化,企业破 

产和职工下岗日趋严重,社会收入差距也显著扩大。

    当前,我国扩大社会基础建设启动内需,克服通货紧缩增加社会就业,加快关键性、支 

柱性产业的发展,加强国防工业抗衡美国霸权威胁,国有企业都必须发挥主力军作用,因为 

,只有国有企业才能从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而不单纯追求狭隘的产权利益,勇于采取力挽 

狂澜的“反周期”行为。无论从工业产值、投资和实现利税来看,国有大中型企业都有举足 

轻重的特殊地位,分布在冶金、建材、机械等国民经济的关键行业,能够通过广泛的产业间 

联系产生强大辐射作用,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摆脱经济疲软的困境。因此,当前的任务不是降 

低国有企业比重,而只有大力发展国有企业才能摆脱困难。我国进入局部的动员经济状态, 

不仅能动员闲置的社会资源,迅速帮助国有企业摆脱困难,还能提供大量新发展机遇,促使 

国有企业重振昔日雄风。

    有些人认为当前必须依靠民间资本,但实际上,民间私人资本属于敏感的跟进资本,经 

济繁荣时可能导致过度投机,而通货紧缩时则纷纷撤退加剧萧条,如1937年美国经济一有风 

吹草动,私人投资立即下降了50%。因此,当面临通货紧缩和生产过剩,战争和自然灾害威 

胁的困难时期,无论是任何国家都必须依靠国有企业,扩大公共投资来克服经济困难,这正 

是大萧条、二战期间,西方国家大力推行国有化的原因。二次大战后的重建时期,无论西方 

或韩国,国有企业都起带头军作用,公共投资充分拉动了经济增长,民间私人投资才纷 

纷跟进。当前中国也面临同样的情况,民间私人资本正纷纷撤资,正是国有企业拉动经济增 

长。

    有些人认为国有企业应退出竞争行业。实际上,几乎所有关键性的产业都属于竞争性行 

业,包括金融、机械、治金、高科技等,这些产业对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增强国家实力 

和国防建设至关重要,倘若国有企业退出所有竞争性行业,意味着中国经济命脉的控制权, 

可能落入少数富人或外国资本手中,而中国新兴民族资本力量薄弱,因此,命运很可能是重

国资本控制着中国经济命脉,民族资本在市场夹缝中苟延残喘。由于国 

有企业是国家的财政支柱,其瓦解还意味着国家丧失凝聚力,国防建设失去强大的物质基础 

,科教、文化和社会保障失去经费来源,不念养育之恩却鼓吹私有化的学者,也会失去衣食 

父母和工资来源。

    前苏联曾经依靠国有企业的力量,支撑着超级大国的强大国防实力,向全体人民提供完 

善的社会保障,私有化却促使国家财政陷入危机,工业科技和国防力量严重衰败,医疗、养 

老等社会保障体系瓦解。由此可见,大规模推行国有企业退出和私有化,将导致难以逆转的 

历史性灾难恶果。许多俄罗斯学者在对华学术交流中,也对某些中国学者主张推行国企私有 

化,效仿俄罗斯的灾难道路表示惊讶。

    有些人认为凡是经营困难的行业,国有企业都应采取各种方式退出,但实际上,国有 

企业困难不是所有制造成的,而是1992年泡沫经济造成数千亿元损失,超过了国有企业80年 

代亏损10倍以上,引起一系列泡沫后遗症的连锁反应,导致经济失衡和市场疲软造成的。国 

有企业顾全大局的社会稳定功能,恰恰有利于缓和泡沫经济后遗症的各种症状,而国有企业 

退出必然导致经济的恶性循环,美国1929年大萧条的教训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当前通货紧缩的困难形势下,私营企业正在纷纷退出,国有企业一有困难也要退出,宏 

观形势必然进一步恶化,甚至可能触发经济萧条。倘若凡是经营困难的国有企业都退出,那 

么就几乎要退出所有的行业,但是,这样不但加剧泡沫经济的后遗症,而且退出之后便毫无 

出路可言,结果不但是国有经济的全面瓦解,还会导致国民经济的崩溃,因此,国有企业的 

退出应该作为个案处理,以免形成“兵溃如山倒”之势,引起需求萎缩和宏观形势恶化,加 

剧各类企业的经营困难。机械、冶金、化工、通讯等行业,具有技术复杂和固定投资大的特 

点,需要进行产业间的密切协调合作,私人资本缺乏进入能力和动力,倘若推行了国有企业 

退出的错误主张,意味着失去关系国家命脉的重要产业。

    实际上,几乎所有竞争性行业中,都有大量经营出色的国有企业,包括纺织、家电、饭 

店、餐饮等等,因此,不必人为设置不准国有企业经营的障碍。实际上,国际上并没有行业 

进入或退出的标准,80年代,美英大肆鼓吹的私有化浪潮,恰恰是国有企业退出垄断战略性 

行业,包括煤气、水电、通讯和交通等公用事业,是出于意识形态和谋求私利的目标,许多 

发展中国家受骗上当。

    当前,众多国有企业仍面临或刚摆脱经营困难,不具备大规模股票上市的条件,采取 

包装上市办法必然影响社会稳定,强迫推行产权多元化只能“拉郎配”,必然干扰企业的正 

常经营秩序,因此,所谓引入民间资本是不切实际的主张。对于经营状况良好的国有企业, 

应根据股票市场的资金供应能力,有条不紊地通过股票上市筹集资金,但是,其目的是进一 

步巩固和发展国有企业,而不是以出售国有产权的方式退出。无论经营好或坏的国有企业都 

要退,无论是国有实物资产或股票都要卖,但是,这样必然造成政府税源的重大损失,还会 

堵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出路,结果必然是动摇公有制的主导地位,隐蔽地用民间私人资本 

取而代之。所谓以民间资本取代国有资产,股权出售和“靓女先嫁”“不求所有,只求所在 

”、“国退民进”等主张,用社会化或多元化来包装私有化,实质上是对公有制丧失了信心 

,寻找各种隐蔽的借口变相搞私有化。

    其实, 这些人是将私人资本看作民间资本,而将全体人民拥有的公有产权,看作是与 

人民利益对立的官僚资本,但是,私有产权单纯为了谋求最大私人利益,而国有资产才是全 

民所有的民间资本,从其一贯的经营目的和行为来看,始终是为了社会和劳动者的利益,具 

有脱离狭隘产权利益的高尚品质,绝非许多人隐晦认为的官僚资本。

    正是所谓“产权模糊”的国有、集体企业,以撑起民族工业的脊梁和保障人民生活为己 

任,仅用数十年实现了西方数个世纪的工业化历程,建立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实力 

,因此,国有企业不是产权模糊的落后企业制度,而是成功挽救中国命运的现代企业制度。 

    综上所述,看看俄罗斯的前车之鉴,该是我国某些经济学家们觉醒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