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草集 |
|
|
|
用800×600浏览效果最佳。 |
由“非……”所想到的 非者, 不也, 这是众所周知的含义。 表示必须的“非……不可”结构, 在语法课的最初阶段即可学到, 令人终生难忘, 任何时候都不会用错; 在口语中, 用“非……”结构表示必须也可以, 但却只能限于口语中。 可是, 一些影视片中使用“非……”结构表示必须时往往被安排在一种忸怩作态的气氛之中, 使人感到十分别扭, 十分难受, 总觉得这是一种语法错误, 对演员、导演及剧作者的反感油然而生。从理智上说, 这当然是观众的不对; 但从感情上说, 能责怪观众吗? 这种感情与理智的不协调, 是对剧作者的一种冤屈。而一些书面文学也索性使用“非……”结构表示必须, 大刀阔斧地把“不可”二字砍掉, 这却是真正的语法错误了! 除此之外, 其他一些不注意语法、句法, 不注意标点符号使用, 以及付、傅、副不分, 圆、园不分, 的、地不分, 即、既不分等现象也屡有发生。这些现象意味着什么呢? 字词含义明确, 语法结构严谨, 是汉语的重要特点之一。我们的祖先和现代、当代的前辈们, 是十分注重这一特点的, 在他们的作品中, 是找不到这类问题的。可是, 现在的一些人, 在自己的作品中却无视汉语的这一重要特点, 随意滥写, 似乎这样才能显示浪漫、洒脱, 才能显示作者的不凡。其结果则刚好相反, 这只能是显示出作者缺乏文学基本功训练, 缺乏文学的最基本修养, 缺乏炎黄子孙的基本美德━━朴实严谨。当然, 这类问题的出现, 也不能排斥排版方面的错误━━现在很多排版印刷系统的工作人员素质太差, 就连很多全国性大报甚至是某某部门的机关报, 照样错误连篇, 这确实是令人啼笑皆非而又伤心难过的事。 当然, 任何事情都需要创造, 需要前进。问题是什么叫创造? 什么叫前进? 总不能说凡是生发出以前没有过的东西都叫创造吧, 要是那样的话, 创造就多了, 任何人都可以随随便便地创造了。 文革前, 不仅专家学者十分注重字词句使用的严谨性, 各级各类学校也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 因此那时并没有发生这类事情。文革以后变了。一些文革期间上学的人, 由于正常上课秩序被破坏而没能接受这种严格训练, 故而说话、写文章时总难免出问题。这些人, 有相当一部分现在正充当着一些中、小学的教师, 他们自己就没有这方面的明确概念, 又怎么能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 因此, 现在的学生有不少人总是语文成绩差, 而语法与写作更差(当然, 造成这种现象还有其他原因)。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的文艺作品再不注意, 岂不是更要误人子弟━━文艺作品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如果这样恶性循环下去, 优秀的汉语文化将会成为什么样子? 这简直不敢想象。 一些青年作家才思敏捷, 联想丰富, 敢于创新, 这是十分可贵的。但是, 却不能滥用这些长处, 创造并不等于怪诞, 新意也不等于耸人听闻! 但愿这些青年作家谦逊一些, 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 也要看到自己的短处, 多向前辈学习, 加强基本功训练, 同时深入群众, 深入生活, 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也望编辑严格把关, 认真批改, 不要再出文理不通的作品。 这里语言尖锐了一些, 但是, 正如矫枉必须过正一样, 尖锐一点才能印象深刻, 才能引起重视, 才有利于改正。 尽管在口语中可以用“非……”结构表示必须, 但也可以不用这种结构。而在很多场合用“非……”结构都给人别扭、难受的感觉, 要是换成别的形式也许好些。比如, 有这样一句台词: “不嘛, 我非去! ”这句话正正经经说出尚且给人以难受感, 如果演员再做作一下, 真会让人作呕的。但是,如果改成“不, 我一定要去!”那就好多了, 不仅本身易于被人接受, 而且可以大大减少演员妞怩作态的机会, 因为这种语气的台词演员是不大好做作的。建议今后尽可能少用“非……”结构表示必须。 1987.01.13 |
卷首语|建议|时评|随笔|言论|自白|学习|问题|文艺鉴赏|一事一议|读书笔记|文字游戏|网友评说|关于作者|留言|欢迎评议|网友评说|关于作者|留言|欢迎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