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集

所有人生来都是平等的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用800×600浏览效果最佳。

      首页-小草集-读书笔记-读报小议

 

读报小议

 

记得不久前在报上见到这样一篇文章: 一位编辑说, 有一位青年给他们投去一篇文章, 他们采用后按丙等文章付给稿酬。后来这位青年去信说, 他投的文章是原文照抄柳宗元的文章, 经查对属实。为此, 这位编辑发了一通感慨,作了一番检讨,说自己作为“堂堂大编辑”, 连《柳河东全集》都没有读过, 居然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的文章列入了丙等! 深感惭愧。并从此取消了分等级付稿酬的规定。这里尽管是在当作笑话讲过去的事, 但这位编辑有错(哪怕是已经过去了的错)敢于公开承认并检讨的品质是可贵的, 是值得学习的。可是, 这位编辑没有说那位青年所抄柳宗元的文章写得如何, 而是说柳宗元的文章尚且只能评为丙等, 谁的文章能评上甲等!

看了这篇文章, 使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件事: 一位青年写了一篇小说, 投给一个杂志社, 未用。这位青年于是换了一位较为知名的作家的名字再次投给这个杂志社, 登了, 而且还加了编者按, 说小说写得很好。一字未改的同一作品, 只是换了一下作者署名, 便是如此不同的结果! 后来这位青年如实投书这个杂志社, 该杂志社于是作了一次公开检讨。如此看来, 这类笑话并非只有一个。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 评定文章是看作者是谁还是看文章本身? 这个问题在我国似乎是一个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造成原因可能很多, 也很复杂, 这里不敢妄加谈论。问题是, 这种评判标准好不好? 本人认为是不太合适的。

写过好文章的人未必篇篇文章都好(这里并不是说前述柳宗元的文章不好); 还没有发表过好文章的人, 不一定就写不出好文章来。有水平的文学家未必一生所作全是高水平, 没有名气的人不一定就没有几篇得意之作。这个辩证法是十分简单的。这是其一。

其二, 这种评判标准不利于文学新人的成长发展。

其三, 这种评判标准可能在客观上鼓励那些有名气的人粗制滥造, 不利于文学的向前发展和提高。

其四, 那些没有名气的人为了写好一篇文章, 呕心沥血, 费尽心机, 得来十分不易。可到编辑手中, 轻而易举地被评为次等文章, 甚至列为劣等, 打入十八层地狱。作者千辛万苦写出文章, 但稿件寄出后便如石沉大海, 再无结果。不用稿件能退还给作者的不多; 给提提意见, 指导改进的更是罕见。这是对作者劳动的不尊重, 这将严重挫伤文学青年的进取积极性。而这种现象又往往被“人力不够”为借口轻描淡写地搪塞过去。既然要办刊物, 就应该有那种力量; 没那种力量就别办。宁可少而精,不可凑合出刊对作者、读者和社会不负责任。

其五, 认人不认文章的评判标准, 将导致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和不正之风的发展。

…………

本人似乎还找不出认人不认文章的评判标准有什么好处。

建议报刊杂志择用文章时应该认文章而不认人。要真正做到认文章不认人, 一是要有一颗公正无私的心, 二是要有能够鉴别文章优劣的本事, 二者缺一不可。除此之外, 还得有抵制习惯势力和不正之风的勇气。要真正地、完全地做到认文章不认人, 是不容易的, 在这个问题上, 编辑们有可能常常碰到麻烦。但只要不懈地坚持努力, 是会办到的。当然, 这离不开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上述是本人多年来想要说的话, 不过借题发挥而已, 并非针对这位编辑而言。

1987.10.23

上一篇    下一篇


卷首语|建议|时评|随笔|言论|自白|学习|问题|文艺鉴赏|一事一议|读书笔记|文字游戏|网友评说|关于作者|留言|欢迎评议


第一页   第二页   第三页   第四页   第五页

 

 

       站点计数器